云南省文山州卫生学校 663000
摘 要:生动性在人体解剖课堂中的应用是比较重要的,能够产生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来谈一谈生动性的应用。
关键词:解剖学 教学 生动性 效果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人体解剖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不容易学好的一门课程,它的特点是名词多、描述多、记忆难等。所以,对于初学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要使学生较好地学习人体解剖学是不太容易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觉得枯燥、乏味,渐渐地丧失了对本门功课的兴趣。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怎样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来谈谈教学的生动性在人体解剖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导课
1.案例式导入。比如在讲述肝门静脉系统时,我们可应用门脉高压症病例进行导课,通过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使学生了解了肝门静脉系统的内容。这样产生的效果是比较好的,能够使学生更容易地对学习的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视频动画式导课。比如我们在讲解内囊时,首先播放内囊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内囊损伤会出现的症状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较大地激发出来了,能够较好地学习知识。
3.图片式导课。例如我们在讲述肌肉时,先用几张肌肉秀的图片进行导课。这样,学生被图片所吸引,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归到课堂,能够较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善用口诀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一些解剖知识总是记不住,反复讲解还是没有什么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知识点改成口诀进行讲授,口诀是比较琅琅上口的,学生对此能够较好地记忆,学习起来是事半功倍的。
三、设问思考
学生专注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少有学生整堂课都全神贯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设问思考环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注意力专注期间进行设问,在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时,教师就要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往往会对问题产生兴趣,迫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为了得到答案而主动认真听课。这样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教学效果是很好的。
四、恰当应用幽默语言
教师要改变以往严肃刻板的教学状态。若教师总是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学生,课堂上没有笑容,学生会觉得整堂课是很紧张的,也很容易就不愿意听讲了。对此,我们要在课堂中多一些笑容,多一些幽默的语言,使学生觉得课堂是丰富多彩的、是很有意思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心的大小时,老师可让学生伸出自己的拳头,看看自己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在讲胰的位置与毗邻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拟人法:胰看似是个懒汉,他一直横躺着,把十二指肠的降部当作自己的枕头,把胃当作自己的被子盖在身上,把脚踩在脾门上,然而,它可不是在睡懒觉,而是不断地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等。这样,学生觉得课堂是这样的有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与临床知识相结合
医学知识的学习终归是要应用于临床中的,要为临床服务的,所以,教师在授课中要把解剖基础与临床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一些临床应用解剖学的知识,还使学生认识到解剖学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比如,我们在讲授心脏一课时,就可以借助当前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临床情况,学生对冠心病一般都有一些了解,身边接触的人有的就患有冠心病,在讲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方法等,对学生说的对的方面要给予肯定。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同时老师可以向同学们介绍胸外按压术、动脉血压测量等解剖学基础知识,结合播放一些相关的录像,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课堂效率大大提升。
六、结合形体演示
解剖学的教学中是非常强调直观性的。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挂图、标本、模型进行教学,但它们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特别是在讲授复杂动作的过程与一些抽象内容的时候,学生不能较好地理解,有的甚至根本理解不了。因此,在教学中配合形体演示可形象地传授知识,使课堂的生动性不断增强,学生的兴趣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从而能够较好地理解知识点、较好地进行掌握。
总之,生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探究生动性的教学方法,大胆地应用于实践中,使学生乐学、好学。
参考文献
[1]郭新庆 顿爱社 王海蓉 等 人体解剖教学中营造活泼课堂氛围的几种策略[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0,18,(3),64-67。
[2]李雪鹏 张剑凯 陈军 等 如何使解剖课生动有趣[J].卫生职业教育,2004,10,(19),116-117。
论文作者:方保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学生论文; 较好论文; 解剖学论文; 课堂论文; 生动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