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审美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有了更好的要求,这促使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不断发展。以往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随着季节变化栽培植物的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代园林景观绿化需求,同时园林绿化受到地理位置与气候因素限制,很难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多样化、层次化。而近些年来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发展重点也向着重视生态方向发展,生态质量也成为衡量城市环境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反季节栽培由于不会受到时间与气候等因素的限制,能够通过配植与城市空间结构相结合,最大程度上满足城市绿化需求。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反季节栽植施工技术;应用
1导言
近年来,生态质量被成为衡量城市优劣的重要指标,园林绿化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绿化植物的种植水平影响着整体的绿化效果,季节性的种植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园林的绿化要求,为保证园林绿化施工中的绿化水平,反季节植物种植技术应运而生。为了使得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对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势在必行。
2反季节种植技术概述
在传统的园林绿化施工中,通常选择春季种植是因为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植物的整体成活率较高,而一旦进入秋冬季节,则会大大降低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且后期养护十分困难,因此,在传统园林绿化施工中,春季是主要的栽植季节。然而对于园林绿化施工而言,这项工作本身没有季节性,但是对施工工期有着苛刻的要求,因此,园林绿化施工与自然规律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严重限制了园林绿化施工的开展。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出现,恰恰是基于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一种全新技术,不仅打破了传统绿化植物的季节性种植限制,还降低了大自然对绿化植物的影响,减少了对园林绿化建设的制约,即使在绿化植物不适合种植的时段内,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也能达到良好的绿化施工效果。因此,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
因为每一个植物的生长都具备其独特的习性,要想充分发挥反季节种植技术的作用,就必须掌握影响反季节植物种植成活率的基本要素,从此入手加以改善。植物本身的成活率受植物根系的再生能力、生长趋势的直接影响,因为植物的生存与生长都需要根系吸收养分与水分,再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平衡消耗,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如果此时的根系无法吸收充足的养分与水分,那么势必无法产生平衡消耗,就会严重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植物长势还受到栽植技术与后期养护工作的影响,根据植物特性可知,春季是植物长势最好的时间,而夏季与冬季则会对植物的成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使植物的再生能力变弱。
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反季节栽植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选择合适苗木
有效确保植物生长的首要条件就是确保树种的选择,在具体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有效结合实施地点的气候、区域特点以及各种树种生长特性来选择适合其生长的地址。因为反季节条件因素,适宜植物生长的降水以及气候等条件无法有效满足,植物产生死亡的几率较高。所以,在进行树种选择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选择那些抗污染、生命力强、耐寒冷以及耐干旱性强的植物,尽量降低气候和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如,后期便于养护、根系生长速度快以及幼苗发展快的花灌木可以在夏季的时候较为适宜。
3.2种植地考虑
种植地的选择对种植效果有着很大影响,反季节种植可能会影响到植物正常生长,所以在反季节植物栽种时,同样要讲究因地制宜。由于土壤质量对树苗生长有直接影响,所以在种植之前要对土壤做全面分析。首先要保证适当的薄厚程度、肥力、松软度和透气性,确保植物的根系具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要用检测设备对土壤的相关化学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其中不含毒性,从而避免种植苗木之后由于土壤问题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安排合理的种植时间
因为反季节种植本身违背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因此要想提高植物种植的成活率,就必须选择合理的种植时间。通常在每年的3—5月、10—11月更有利于植物的良好生长。在利用反季节种植技术时,应尽量选择在这两个时间区间内,以提高植物种植的成活率。此外,树木在刚刚落叶时,通过适当的修剪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树木的种植效果。在植物修剪过程中,应做好根部、树冠的修剪工作,确保刀口平面整齐,只有如此,才能促进苗木的健康稳定生长。
3.4苗木(植被)的修剪
植被移栽进行前,需要对植被进行修剪。这一工作主要防止蒸腾作用为植被成活带来负担,修剪工作主要针对植被裸根与树冠部分进行。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植被根部带土球,则不需要对植被根部进行修剪。在修剪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妨碍到其他植被生长或畸形生长的部分进行重点修剪。对植被树冠的修剪则需要保留树冠枝条的50%~65%左右,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植被自身水分蒸发。但对于一些自身发枝能力与愈伤能力较差的植被来说,利用抹芽、摘叶等处理代替树冠修剪,能够更好提高其成活率。在对植被修剪后,需要对树冠喷洒300倍~500倍保湿剂以及800倍~1000倍光谱杀菌混合剂。
3.5确保运输顺利
要想有效确保植物运输过过程的完好性,就需要将相关的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在具体进行起苗和运输的过程中,为了有效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效确保树体和根部的湿润性,尽量选择在阴雨天的时候来进行,确保水分的最大化保持,有效避免根系由于失水而出现干枯的现象。再者,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植物的暴露程度,要确保根系发达,在具体种植环节将土球一起埋入,如此以来在对植物根系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还可以充分防止在运输的时候对苗木造成损坏,还可以有效提高植物对新环境的适应性,有效提高其生长率。起苗之后及时修建其根系,同时为了有效促进苗木的后期增长,还需要喷洒生根粉。具体运输过程中,在苗木上用湿草帘将其进行覆盖,运输到栽植区域后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种植,假如天气条件不允许的话,需要先进行假植。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假植时间不宜过长,所选择的器皿要与植物大小相当。
3.6林木栽种
当苗木被运送到移植地后,不要急于栽种,而是要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整理。栽种时要确保植物的牢固,避免其产生倾斜。一般选用木材加固的方法,将植物的根系结实地固定在某一范围内,缓慢拆除泥土包装后,利用棍棒等工具把泥土用拍打的方式弄碎,并且,确保填土时泥土已经全部捣碎。在填土的同时进行浇水工作,并建造好挡水围堰。
3.7反季节植被养护应用
反季节植被在后续的养护过程中,主要针对病虫害防治与浇水两个方面进行,才能确保植被成活率。病虫害防治与浇水作为反季节植被养护工作的重要部分,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植被浇水工作主要根据其品种而定,根据其生长规律对植被进行定期浇水。而反季节植被相对于正常种植植被来说更加脆弱,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在日常养护中可以采取提前喷洒药物的方式对病虫害进行提前预防,或采取生物方式,提高植被抵抗力。刚刚种植的植被由于较为脆弱更加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因此在植被栽植前期需要更加注重病虫害工作的进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和绿化建设面积的不断扩大。反季节种植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在此过程中只要在栽种前科学安排,合理建设,就可以最大范围地体现反季种植技术的独特优势,进而提高园林绿化的建设质量,增强苗木的成活率,加快城市绿化建设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刘欣.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23):52+61.
[2]曾智海.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反季节栽植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7(06):159-161.
[3]徐宏.园林绿化反季节绿化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5):161-162.
[4]刘延峰.反季节栽植施工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分析应用[J].现代园艺,2018(22):119.
论文作者:熊明非,程海洲,乐弋舟,姚柒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植物论文; 植被论文; 反季节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根系论文; 生长论文; 成活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