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林业局医院 164031
摘要:目的 探讨并研究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的临床观察。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切除手术,对观察组患者实行经乳晕切口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愈合情况,术后满意度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的接受了手术治疗,在切除甲级愈合等指标上两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乳房对称性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对称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过术后统计,观察组患者对术后的恢复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切除乳腺纤维瘤的手术中,实行乳晕切口方式相对于常规切除方式来说,在切口甲级愈合等相关指标上虽然与常规切除方式区别不大,但是,在术后的美容效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在未来的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乳腺纤维瘤;经乳晕切口
近些年来,在临床上肿瘤的发生是比较多的,并且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而乳腺纤维瘤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这种肿瘤大多是一种良性的,并且大多是发生了年轻女性当中,大致集中在21~26岁。本院选择了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了不同的切除方式,探讨了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在21~36岁,平均年龄(24.56±1.26)岁,患者的乳腺纤维瘤数量在1~4个,直径在1.4~4.0 cm。两组患者的年龄、乳腺纤维瘤数量等资料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手术前 对120例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常规等相关的常规检查。
1.2.2对照组手术方式 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然后采取常规的乳腺纤维瘤切除方式进行切除,通常切除乳腺纤维瘤以及四周的组织的0.5 cm左右。
1.2.3观察组手术方式 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影像等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好肿瘤的大小以及位置,同时做好标记,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保障手术安全准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手术方法采用经乳晕边缘进行切口,麻醉方式可以选择两种,①是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②是采取全麻的方式,二者任选其一就行。在手术进行时,患者保持侧卧,对手术部位的周围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在消毒完以后,从检查时乳晕的标记处切开皮肤,如果切口不深,那么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离。切开皮下层,将含有肿块的腺体向乳头方向适当进行牵拉,采用放射状的形式将乳腺组织切除,沿着肿瘤包膜进行分离,结合手术前确定的部位,将肿块牵引到切口,将其全部切除,同时对创腔进行止血。同时采取相关措施对乳腺组织进行缝合,同时对乳晕采取分层缝合的方式进行缝合,最后包扎固定好伤口,宣布手术顺利结束。
1.2.4手术后 对两组患者做好回访,统计120例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记录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后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等,同时对这些指标进行比较,制定好手术满意度、伤口愈合情况等调查问卷,最后对患者的伤口愈合满意度进行统计调查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以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对比 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了4~12个月的回访,对120例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12个月以后并发症的复发率情况进行记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2.2伤口愈合标准 在手术后,患者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视为优;患者术后的伤口愈合较为理想,但是有一些小问题,有少量皮肤坏死,有出现积液现象同时伴有一定的皮肤破裂视为良;患者在术后伤口出现了严重的化脓现象视为差。
通过随访,观察组患者中,有55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占总愈合率的93.33%,有54例患者乳晕感觉正常,占正常率的90%;有57例患者的双乳基本对称,总对称率为95%;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并发症,0.16%,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为0.16%。治疗组患者中,有54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占总愈合率的90%,有53例患者乳晕感觉正常,占正常率的88.33%,有47例患者的双乳基本对称,总对称率为78.33%,有4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并发症,发生率为6.6%,术后有2例患者复发了并发症,复发率为3.3%。由此可以看出,两组患者虽然在切口甲级愈合等相关指标上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在术后的美容效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观察组的双乳基本对称等指标显著高于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恢复满意度 通过术后对患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到了患者术后恢复满意度。
3讨论
在临床上,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方式是非常多的,其中最为主要的还是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但是,也不排除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治疗的,只是传统的治疗方式有许多的弊端,在术后容易留下很大很明显的疤痕,并且容易造成患者在手术后乳房不对称[1]。在21世纪伴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在手术的应用,经乳晕切除乳腺纤维瘤的方法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逐步的推广[2]。乳晕出的皮肤薄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也带有很好的韧性,此外,乳晕血供较为丰富,不容易出现皮肤坏死等情况。一般情况下,乳晕边缘的切口伤痕交窄,综合美观效果较为理想,肉眼是不能看到明显的瘢痕的。在上面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接受了手术治疗,在切除甲级愈合等指标上两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乳房对称性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对称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过术后统计,观察组患者对术后的恢复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乳晕切口法治疗乳腺纤维瘤,虽然在切口甲级愈合方面与传统切除法差不不大,但是,术后的美容效果较为理想,因此,在临床上非常值得推广[4]。
参考文献:
[1]张爱珍,马圣君,李静.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496-497.
[2]苏恒宇,李冬玲,康世瑾,等.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经乳晕切口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21:97.
[3]傅建民,张文夏,王恩礼,等.隐匿性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美容技术[J].广东医学,2008,05:842-843.
论文作者:辛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切口论文; 乳腺论文; 纤维瘤论文; 手术论文; 方式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