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分析论文_郭瑾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本文首先对杭州地铁庆菱路站工程概况进行简单介绍,结合本工程特点,在车站原有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分析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方案,集成化,地下冷源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尤为突出,它与城市经济和规划建设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提高工程建设投资效果,从建设场地和工程总平面布置,直至结构构件的设计,都要进行多方案竞选,从中选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佳设计方案,或者现有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已达到更加经济合理。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就杭州地铁庆菱路站在原有建筑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新工艺等进行优化分析为研究目的。

1 工程概况

庆菱路站是杭州地铁2号线第15座车站,位于杭州市江干区老城区庆春东路与庆菱路交叉口,沿庆春东路东西向布置。庆菱路规划道路红线宽12m,为双向2车道;庆春东路规划道路红线宽40m,为双向6车道;交通繁忙。

车站周边建筑物林立,路口东北角是杭州汽轮国际大厦、庆春发展大厦,东南角是现状为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西南角是庆春御府住宅小区、3层商铺,西北角是浙江紫晶大酒店、紫晶商务城。车站西侧紧邻庆春立交桥,约350m处为贴沙河。场地内地面标高6.5~7.5m,地下管线密集,基坑范围内存在DN600给水管、D1500雨水管和D300污水管等。

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0691㎡,共设置4个出入口,2组风亭,与周边建筑、道路及立交桥的关系复杂。

2 工程重难点及设计技术措施

(1)本站地处杭州核心地段,交通拥挤,周边为商业区、办公区及住宅区,区域建设成熟,客流量大;

(2)本站地处杭州老城区,周边建构筑物距离道路较近,空间受限,重点处理车站出入口、风井及冷却塔与周边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在满足环评及消防间距要求下,达到车站功能最优;

(3)本站与庆春立交桥上桥口距离较近,交通疏解及施工场地困难,工程难度和风险均较高;

(4)周边建筑物离基坑近,基坑开挖、回筑需保障房屋安全。

同其它类似工程相比本工程重难点及设计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车站出入口及风亭集成化设置

车站位于城市核心地段,场地狭窄且条件复杂。合理的布置附属方案是工程建设推进的前提,为此,设计期间通过多方案的比选及论证,两端附属均采用非常规布置方式,特殊的处理方式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及车站功能的完整性。

车站东端北侧为杭州汽轮国际大厦和庆春发展大厦,建筑裙房与庆春东路道路红线的距离仅为5.1m;南侧为中国工商银行和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建筑紧邻庆春东路道路红线。

车站小里程端的出入口和风亭如按常规车站的外挂结合方式设置,则风亭与周边建筑之间的具体不满足消防要求。

结合以往经验及实际情况,提出了车站出入口的楼扶梯分离,风井从出入口通道的正上方顶出,出地面单体一字排开的设计方案。

具体设计技术措施为:将原本为“扶梯+楼梯+扶梯”,净宽6m的出入口并列模式拆分为“扶梯+扶梯”和“楼梯”,净宽均为4m的出入口独立模式。4m宽的扶梯A1出入口乘客使用率高,平行于主干道庆春东路设置在道路红线的内侧,1号风亭组结合A1口从出入口通道的正上方顶出,出地面部分与A1口一字排开,保证与庆春发展大厦裙房之间的6m防火间距,紧邻现状非机动车道,占用现状人行道,道路恢复时充分利用庆春发展大厦门前广场设置人行道;4m宽的楼梯A2出入口平行于次干道庆菱路设置在道路红线的外侧,与杭州汽轮国际大厦的最近处为6.9m,满足消防要求。同时两个出入口考虑对周边建筑底商的影响,均采用无盖出入口设计,以达到视线上的通透性。

东端总平面图 东端出入口与风井的结合剖面图

2.1车站新排风井与地下冷源的新技术应用

车站西端北侧为浙江紫晶大酒店和紫晶商务楼,均为高层,距庆春东路道路红线的距离为10m,经协商仅同意设置出入口;南侧为庆春御府小区,建筑地下室边线距庆春东路道路红线仅为2.8m;西南角的3层商铺,为浅基础,且产权复杂,施工期间无法拆迁;西侧紧邻庆春立交桥,距杭州二级水源贴沙河约350m。

车站大里程端的出入口、风亭及冷却塔如按常规车站的方式设置,则附属与庆春御府的地下室边线冲突,且冷却塔与周边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不满足规范要求,风亭的设置需拆迁3层的商铺,该商铺产权复杂,拆迁难度非常大,同时造成附属与主体之间地下围合区域(夹心地)后期无法开发利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为此,设计期间与其他部门多次沟通,提出了车站出入口及风亭设置在道路红线的内侧,风井不直接地面利用覆土通过风道转换,并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几个冷源厂家,经过分析整理收集的资料信息,决定采用新技术,设置地下冷源提供模式的方案。

具体设计技术措施为:出入口与风井平行于主干道庆春东路设置在道路红线的内侧,占用部分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将原本直出地面的活塞风井在地下4.7m深的范围内通道风道转换后再出地面,保证与庆春御府及3层商铺之间的施工安全距离,道路恢复时充分利用庆春御府门前广场设置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设置在出入口和风井的外侧,附属基坑采用分坑设计实施,围护结构在地面4.7m范围以下工法桩,在4.7m范围以上采用拉森钢板桩,即有效的解决了基坑施工机械的操作空间问题又满足地面风井之间的规范间距;充分利用附属与主体之间的地下围合区域(夹心地),舍弃地下冷水螺杆机组、冷却水泵与地面冷却塔相结合的传统式冷源,采用纯地下板管式蒸发冷凝水机组的新工艺冷源。

西端总平面图 西端出入口、风井及地下冷源的结合剖面图

新式冷源与传统冷源的对比:在工作原理上,新式冷源采用一次热交换比传统式冷源的二次热交换减少一次;在综合能耗上,新式冷源虽然综合能效上略高于传统式冷源,但耗水量远低于传统式冷源;在空间利用上,新式冷源仅占用地下空间,利用地下空间置换地上空间,充分提高了地上空间的利用率。

结束语

地铁建筑设计中的方案设计对地铁建筑设计影响非常巨大,可以说是地铁建筑设计的关键性因素,在方案讨论阶段,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调研、分析、讨论、设计等工作,从而达到一个设计的完整实施的顺利性,使整个建筑工作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资金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晶,论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策略与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4).

[2]李珊.基于建筑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与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2,(08):270.

[3]崔志强.地铁车站方案设计探讨[J],隧道建设,2005,25(03):30-34.

[4]倪步宽,岑超.浅析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J],今日科苑,2010年,(08).

[5]罗高杰,李飞.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策略与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

[6]黄家成.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方案构思[J],福建建筑,2006,(03):25-27.

论文作者:郭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分析论文_郭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