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组合练习,提升体育素养论文_潘军艺

设计组合练习,提升体育素养论文_潘军艺

——例谈“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组合练习的设计

◆ 潘军艺 浙江省青田县江南实验学校 323900 

摘 要:在小学体育基本技能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体育练习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在“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练习的设计要走出“孤立式”的误区,要通过组合练习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化的体育训练。基于此背景,对紧扣体育特点,设计组合练习;紧扣学生认知,设计组合练习;紧扣学习规律,设计组合练习的策略进行了探究。这样的组合练习设计能够真正突显其科学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体育 组合练习 体育素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特别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关注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这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上的重大变革。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由于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并且采取的体育练习形式是“孤立式”的,因此导致了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了兴趣,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化现象。所谓体育组合练习,就是指基于一定的情境或者任务,把体育技能通过组合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的练习。组合练习与“孤立式”的体育练习相比,具有情境性、系统性的特点,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体育学科的特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体育核心素养的落点设计组合练习,从而让学生的体育练习更高效。

一、紧扣体育特点,设计组合练习

体育运动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设计体育组合练习时,要紧扣体育运动的特点,这样,才能让组合练习更具科学性,才能引导学生体育组合练习的过程中提升体能。

1.紧扣训练目标,设计组合练习。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针对组合练习的设计要紧扣体育训练的目标,这样,才能设计出科学性的组合练习,才能让学生的体育训练更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技巧:多种形式的滚动、滚翻方法与游戏》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因为重点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柔韧性和运动协调、平衡能力。因此,对于这一堂课的组合练习,一位教师以“穿越火线”、“车轮滚滚”为游戏情境为学生设计了组合练习,在游戏情境中巧妙融合各种不同的滚动形式以及滚动状态,摆脱了学生个体单独滚动的枯燥,创新使用了多人套圆筒等方式。这样的组合练习既有助于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是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充分尊重,并且将教学重点有意识地聚焦于发展小学生的柔韧、平衡以及协调等相关素养方面。

以上案例中,教师设计的组合练习是具有科学性的,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参与其中的主动和热情,使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训练。所以,科学性才是真正保障体育训练实效的关键基础和重要保障。

2.紧扣重点技能,设计组合练习。

设计组合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体育基本技能,实现对技能的有效复习与巩固,同时强化体能训练。由此可见,组合练习在设计时既要结合教材内容,同时也要突出体育技能,促使学生准确把握相关技术动作。

例如,针对前滚翻相关组合练习的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独立的练习动作都应当具备典型的目标性。如,在“蹲起+前滚翻”的练习中,要能够使学生将聚焦的重点放置于腿部力量的运动,使学生可以感受到腿部在发力时的蹬感,这一动作要点就是为了前滚翻这一动作中蹬腿的动作而服务。这个组合练习设计紧扣前滚翻这一动作,并对其进行了优化与整合,学生可以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技术要领。

3.紧扣体育规律,设计组合练习。

技术动作的基本规律是组合练习设计的基础和保障,教师应善于抓住基本规律设计科学性组合练习,以防止学生在动作练习过程中出现误差。

例如“快速跑+前滚翻”这一组合练习中,关键的重点在于前滚翻,快速跑的功能实际上就是为了提升学生体能。但是在前滚翻这一动作开始之前,只有保持静止才能确保动作的准确性,然而学生快速移动之后立刻静止很容易发生危险。又如,快速跑+蛙跳这一组合练习的侧重点在于快速跑,蛙跳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提升体能。如果快速跑和蛙跳之间衔接不当,必然会因为惯性导致肢体动作的难以协调,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摔倒等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紧扣学生认知,设计组合练习

“学为中心”理念强调的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学习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组合练习的设计必须要紧扣学生学习体育的基本规律,要体现针对性,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体育练习中。

1.紧扣学生需求点,设计针对性组合练习。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组合练习的设计应当贴合学生需求,这样,才能让组合练习更具有针对性,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高效化的体育技能训练。

例如,在教学“直体滚动”练习时,为了充分满足学生不断发展变化的练习需求,可以将组合练习设计成“V型直体滚动+口型直体”。由于滚动路线的改变,使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会希望难度不断提升,如果与单独的技术动作相比较来看,组合练习的难度会有所提升,这便充分满足了学生对难度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受挫,切不可将难度提升得过高过快;但是,如果难度过低,同样也会使学生丧失参与练习的热情。

2.紧扣学生体能,设计组合练习。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组合练习既要有助于发展学生体能,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技术的准确把握,教师应结合技术动作的关键特点时紧扣学生的体育设计针对性组合练习。

例如,在“前滚翻”这一体育动作需要手臂以及腿部力量的结合。一位教师在教学时,为设计学生了“蹲起一次(立定跳远)+前滚翻”这样的组合练习,“蹲起”的目标就是为了使学生准确感受腿部的发力和力量,帮助学生聚焦于腿部力量的强化,实现对“前滚翻”这一动作要领的准确把握。实际上,还可以将蹲起转化为兔子跳,或者还可以是俯卧撑姿势螃蟹走,这两种练习方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手臂以及腿部力量,使其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技术要领。

3.紧扣学生发展,设计组合练习。

学生体能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一定强度的运动刺激,因此,设计体育组合练习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和学生运动强度相关的关键因素,如练习的次数、具体的距离以及练习密度等。

例如,一位教师为学生设计的“蹲起一次(立定跳远)+前滚翻”组合练习中,每一个学生需要五次练习,这样的运动强度较小,并不足以产生足够的运动刺激。因此,可以适当增加蹲起的次数,或者拉长跳远的实际距离。基于此,这一组合练习的设计可以修改为“持续的蛙跳(兔子跳)+前滚翻”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轮换练习是最主要的训练方式,最大的缺点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这也就意味着课堂练习的密度相对较低。如果可以选择组合练习的方式,就能够完全避免这一缺陷。如果将以上组合练习中的动作前后调换,也就是说学生在完成前滚翻这一动作之后,返回时选择使用蛙跳的方式,既顺利达成了体能练习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省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提升练习密度。

三、紧扣学习规律,设计组合练习

随着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不管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还是价值追求,都已经发生了颠覆式改革,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成了重要的教学目标。小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教师在设计组合练习时,不能够随意化,而应该基于学生体育学习的规律进行,这样,才能设计出高效化的体育组合练习来。

1.基于迁移规律,设计组合练习。

组合练习的设计以及实际运用,还需要结合一定程度的迁移。迁移理论当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是已经经过教学验证的可以显著提升技能的关键辅助教学方式。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合理性,否则同样会引发知识的零迁移甚至是负迁移。这样不但会阻碍教学预设的达成,更会影响到学生已经掌握的学习知识和经验。

例如,我在教学“排球”这一单元中设计七个组合练习,每一课时的练习都是为下一节课奠定的基础,设计中非常显著地突出了设计意图,如果基于整体展开分析,结合不同的身形以及姿态,更是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这些迁移可以帮助学生以当前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不断推动完善新技能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关注到运动技能以及学生生活日常之间的关联性,使生活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新技能的引导,以此可以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高效的教学实效。

迁移理论的运用应特别关注前后运动技能之间的相似性,这才是确保迁移的重要条件。如果是两种完全毫无关联的技能,或者是与生理特征的不相吻合的技能,是不适用迁移理论的。

2.基于训练梯度,设计组合练习。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组合练习同时应当具备训练的梯度性,这样才能够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针对《多种形式的直体滚动练习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教材原本单一形式的直体滚动练习非常枯燥乏味,由此可以增设四个练习模块对教学进行优化设计,每一个模块的练习都是基于基础的滚动练习而设计的组合练习,其难度显著提升并具有选择性。如:在第一模块中主要设置“爬过横绳+滚过横绳”练习组合,其相关动作要求能够有效解决学生身体的绷直。在第二模块中,由于结合了“滚草地”、“滚斜坡”以及“滚山坡”等,使学生可以感受到具体的发力部位,体会肩部以及腰部的用力以及力量大小。在第三模块中,借助不同大小的滚筒进行直体滚动的组合游戏,在确保身体绷直的同时又发展了多个学生之间的协同以及合作能力。在第四模块中,结合了不同的路线设置,学生可以在直体滚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肩部以及腰部之间协调发力,包括其对于方向的控制。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在模块之间轮换练习,这样的组合方式既有助于提升练习的趣味性,同时也有效地增加了运动量,并且针对性极强,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如果在具体练习过程中,可以将双脚固定,那么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感受到直体,而不会在翻滚的过程中过于随意,效果会更加显著。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设计组合练习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体育训练的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组合练习是否有效,可以基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衡量:是否能够提升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是否能够实现增量练习,是否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否具有典型的针对性。这四个维度又可以概括于“三大本位”,这也就意味着组合练习在设计时必须紧扣体育特点、学生认知以及学习规律,这样才能够真正确保学生进行高效化的体育技能练习,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东立 小学体育组合练习的有效设计策略[J].体育时空,2016,(11)。

[2]王化明 组合练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科技,2016,(11)。

[3]刘新林 让组合练习更具体育练习效果[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03)。

论文作者:潘军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设计组合练习,提升体育素养论文_潘军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