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色建筑施工是我国开展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的关键环节和手段,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建筑施工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可持续发展;资源
建设施工活动是自然资源消耗最大的生产活动之一,建筑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努力发展建筑业,同时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绿色建筑是指在减少消耗和节约能源的概念下整合环境保护、安全、理顺自然关系、健康和舒适的建筑和施工技术的整合体概念。
一、绿色施工的概念
2007年9月,我国建设部制定了《绿色建筑指南》并向各省发布通知。通知指出,绿色建筑是指在保证质量与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进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建设项目的建设活动,实现四步一环保。绿色施工应实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规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绿色建筑是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本着环保原则,以资源有效利用为核心,奉行低耗,高效,环保的先进建设理念,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环保的综合效益。和生态学。根据绿色建筑的精神,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工作体系,改革传统的建设过程,尽可能地改善传统的管理理念。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促进可持续施工建设。
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耗、效率和环保,实现可持续施工技术。绿色建筑不是一种独立于传统建筑技术的新技术,而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筑技术。它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新理念还将为建筑业带来经济、社会、环保等多重效益。
二、绿色施工的主要途径
2.1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施工”意识
(1)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及评估体系。为了规范和指导建筑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督制度和政策和监管系统,提高的标准支持系统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并制定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加强财税经济杠杆作用,通过税收调控,鼓励绿色建筑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对大力推行建造新建筑物或改建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公司给予减税、奖励或奖励。
(2)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目前鉴于全社会尚未广泛形成对绿色建筑建设和前瞻意识的背景,应进一步加强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深入挖掘人们对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使人们充分发挥认识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下而上”的绿色驱动机制。特别是要对绿色施工人员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加强施工承包商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绿色施工检查评估活动,推进建立和发展示范绿色建设项目和相关的绿色建筑企业。
2.2开展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实施科学管理。企业管理水平低是导致当前我国绿色施工推行进度缓慢、绿色施工经济性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此,首先企业应该认识到,绿色施工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为了社会公众利益、不仅仅在于为了环境保护,实际上它也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投资、质量、进度目标密切联系在一起,密切关系到施工企业自身的发展。除此,企业不仅要从意识上入手,更要注重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绿色施工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2)加快推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8000职业建康认证。为了使绿色建筑的实施制度化和规范化,企业应积极参与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和ISO18000职业健康认证。作为参加国际贸易活动的绿色通行证,ISO14000污染防治和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它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并在自身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使其活动、产品和每个环节的服务和对环境的最小影响,15014001认证将增加绿色建筑施工的经济效果。
(3)加强职业建康和人员安全管理。加强职业健康和人员安全管理。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施工人员的生活区和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中各种有害影响,同时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施工现场不仅要建立卫生应急、卫生保健和防疫体系,而且要有可靠的应急措施。为职工提供健康、生活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对建筑工人生活、饮食、活动、饮水等生活、环境方面的管理,切实提高建筑工人的生活水平。要重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施工知识培训,制定安全可靠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位。
2.3减少环境污染,实施节能低碳降耗
(1)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绿色建筑强调绿色环保意识,不断采用改进设计、先进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垃圾和混凝土,减少砖、瓦、砂石砂浆等固体建筑垃圾,同时保证质量、成本和功能。建设项目尊重基地和周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维护当地环境,采用现代化防护设备,实施封闭式施工,减少或避免灰尘、噪声、振动和有害光线、污水污染到环境或人员,直接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可回收资源的利用。对已形成的固体建筑垃圾,通过改善管理、分类、回收再利用、废物综合利用,实施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有效控制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考虑在现场建立废物回收系统,以降低公司的运输或填埋成本,同时通过回收或再利用建筑材料来减少其消耗。
(3)节约资源。建设项目通常消耗大量的材料、能源和水。绿色建筑是确保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正常功能为前提,提高工程质量、维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在物资、水、能源和节约土地的措施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如建筑用水的循环利用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以减少建设过程的用水量。增加摊销物资周转数,成立专人负责电力、水、蒸汽、石油等能源使用系统和管理岗位责任制,安装节能电器,水管配件,使用节能建筑机械和其他措施,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避免浪费。
三、小结
绿色建筑是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新时代愈加重视生态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然要更加重视绿色建筑施工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设部,科技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L].2005.
[2]科技部.“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L].2012.
[3]王有为.中国绿色施工解析[J].施工技术,2008,37(6):1-6.
[4]毛志兵,于霞平.绿色施工研究方向[J].施工技术,2006(12):108-111.
论文作者:宋嘉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建筑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建筑业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消耗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