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衰患者护理中的运用及效果观察论文_隋凤花,崔顺锦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33)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于心衰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心衰住院护理,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使用常规心衰住院护理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7.7±3.0天,住院费用为6122.8±42.9元,睡眠质量评分为26.6±3.6分,抑郁评分为50.7±7.2分,焦虑评分为49.7±4.9分,舒适度评分为8.0±0.8;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5±2.1天,住院费用为4899.5±40.1元,睡眠质量评分为17.9±3.2分,抑郁评分为41.9±6.5分,焦虑评分为40.8±6.2分,舒适度评分为9.1±1.1分。使用常规心衰住院护理后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得分为80.1±5.3分,护理满意度得分为87.2±5.4分;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得分为95.2±5.6分,护理满意度得分为97.6±6.8分。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减少患者治疗成本,提高治疗治疗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心衰患者;干预;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309-02

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医务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科室共同努力,为心力衰竭患者制定详细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案,医务工作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案,整个治疗、护理过程尽可能贴合患者的特点[1]。我们探究了临床护理路径对于心衰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现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我院收治的104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包括男性54例,女性50例,年龄位于43~76周岁之间。所有患者均具有读写能力,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心脏功能位于Ⅱ~Ⅳ级,2组患者基本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心衰住院护理,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按照医嘱用药,饭后禁患者食水,次日空腹采血,注意患者体重,监测生命体征,进行护理与健康指导,向家属介绍基本情况,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缓解患者情绪,依据患者情况及时安排抢救,叮嘱半流质饮食,降低食盐摄取量,静脉给药速度合适,营造良好住院环境。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及时和患者沟通,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讲解饮食以及药物使用的重要性,叮嘱及时进食水果、蔬菜和优质蛋白,抬高下肢水肿的患者,进行半卧位,预防压疮以及皮肤溃烂,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观察咳嗽、洋地黄药物副作用、血压、呼吸困难程度以及心率、心律情况。记录利尿剂患者的出入水量,注意每天6~8小时间断吸氧。一周后进行普通饮食,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叮嘱及时进食水果、蔬菜和优质蛋白,叮嘱患者及时休息、适当活动、保持乐观心态、及时服用洋地黄制剂,记录水肿和消退情况,做好情志护理,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待患者出院后整理病案,叮嘱注意事项,及时进行随访,鼓励患者积极乐观、规律生活,适度锻炼,进行科学饮食,进食水果、蔬菜和优质蛋白,禁忌不健康饮食,保持大便通常,对各种原发病积极治疗,叮嘱及时服药,及时回答患者疑问,比较2组的实际护理效果。

1.3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统计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2.结果

2.1 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衰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睡眠质量、抑郁、焦虑以及舒适度影响情况,详细见下表1。使用常规心衰住院护理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7.7±3.0天,住院费用为6122.8±42.9元,睡眠质量评分为26.6±3.6分,抑郁评分为50.7±7.2分,焦虑评分为49.7±4.9分,舒适度评分为8.0±0.8;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5±2.1天,住院费用为4899.5±40.1元,睡眠质量评分为17.9±3.2分,抑郁评分为41.9±6.5分,焦虑评分为40.8±6.2分,舒适度评分为9.1±1.1分。

3.讨论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患者的严重阶段,患者心功能不全,心脏收缩能力降低明显,血液排出量无法达到机体需求,因而患者致残、病死、再入院概率都比较高[2]。该疾患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是短期治疗目的,改善预后、延长寿命是远期治疗目标。通过改善患者生活习惯,科学使用药物治疗方能达到治疗目的[3]。

临床护理路径通过详细掌握患者的病症,制定详细、科学的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方法,整个路径标准化,对关键性检查、治疗和护理步骤量化,整个护理过程契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合适的时间点进行适合的诊疗[4]。现有的研究显示护理路径干预可以帮助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有效降低患者的再梗死和心力衰竭的概率[5]。

本研究显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降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降低,睡眠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减少患者治疗成本,提高治疗治疗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云,胡秋利.临床路径指导辨证施护在心衰患者便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03(19):133-135.

[2]陈彩云,王志红,霍燕嫦.临床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3(07):39-40.

[3]冯晓薇,冯晓梅,陈雪琼.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26(27):90-91.

[4]何晓霞,龙燕玲,石碧兰.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03(17):103-104+107.

[5]王长玲.临床护理路径在呼吸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9(07):190-191.

论文作者:隋凤花,崔顺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衰患者护理中的运用及效果观察论文_隋凤花,崔顺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