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地质测量工作的有效方法的探讨论文_邵秀云

关于开展地质测量工作的有效方法的探讨论文_邵秀云

嫩江县国土资源局 黑龙江省嫩江县 161439

摘要:地质测量是地质勘查的重要性的基础工作,它能够精准的确定出矿床的方位,还能够精准的测出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区,防止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出现。

关键词:开展;地质测量工作;有效方法

前言:地质测量的任务就是测量地质图及地质点,也就是将各种地质现象客观的反应在相应的平面图或剖面图上,然后通过地质图来了解或掌握所研究区内的地层、构造、岩石、矿产等地质特征。地质测量为普查找矿、水文及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提供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因此,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增强测量质量。

一、地质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方案问题

设计人员缺少对作业区情况的实际勘查和调查研究, 表现为工作人员不能深入作业区对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不能随时发现勘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设计往往浮于表面,表现在设计过程对新技术、新方法和生产的运用过少。考虑问题缺乏从作业区实际情况和作业单位的实力出发,对需采取的措施和其效果等缺少深入地研究。在设计格式方面方案的封面及内容不规范,文字不完整。表现为文字欠简明扼要, 数据和图表不准确没有针对性,名词表现为文字欠扼要,公式、数据和图表不准确,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不一致。自评不客观,表现为对技术方案、作业方法和设计思想的分析和评价偏高。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偏个性化。对设计格式进行套用根本就不管工作地点和地质测量项目内容是否相同,内容也是大同小异,并且在地质测量的技术参数、设计方案等给出的建议太少。

2、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项目没有经过设计就开展了测量工作,整个过程中易出现很多问题:如在测量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局部的测量根本就不考虑后期测量工作的需求,对后期工作形成较被动的局面有时常常需要重测一次,从而增加了工作量和影响了整体效果。有些测量单位因为经费和时间问题,用一次性布网取代分级布网,由于数据缺乏明显的代表性致使误差过于偏大,所得出的测量结果根本满足不了工程的要求。还有部分地质测量人员不能对方案进行正确整体的理解,运用错误的概念进行工作,导致结果和实际情况出现很大的偏差。

二、高效地开展地质测量工作的有效方法

1、技术设计方案的要求

对于技术的设计要依据相关的法规及技术标准、上级下发的文件、相关测量产品的成本定额、生产定额及装备标准等;并且在设计方案中要先考虑测量的整体然后再考虑局部问题,同时还要满足工程的要求,注重方案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要广泛的收集有关地质的资料,并适当的运用新方法、新工艺及新技术;相关的地质测量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明确自身工作的任务,对工作区的情况要进行勘察及调查分析,对所负责的设计书要进入第一现场进行了解,并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在编写设计书的时候,内容要简洁明确,对于标准中已有规定的不必再进行重复,对于易混淆的问题应该进行重点的叙述,对于所采取的新技术、方法或工艺,要进行可行性说明,刻意附有鉴定报告,其名词、公式、符号、术语等要与相关标准相符,地质测量工作应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基础进行测量控制。

2、做好地质测量预备工作

首先,收集有关项目的地质测量资料,对于前辈所收集的各种测量资料、原有资料及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争取对相关测量项目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进行实地考察,争取在实地测量时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结合实际的测量工作,依据地质资料图,把基岩露头的地点标出来,并编制出地质略图。然后,编制地质测量设计书,主要包括地理状况、地质状况、任务及目的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野外实测工作的开展

地质测量野外工作开展时,应该对所测量工作区内的地貌、地质及地理构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所测区进行勘察以使实际测量的剖面能够准确,并且在勘察时还应该了解所测区内的经济、供应、交通、地质及气候情况。在地质情况测量时,应该按照一定的路线进行观察,对于路线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规律且布满所测的区域,为了确保地质测量图的质量,要选择好地质观测点,并在地质图上标明,然后根据地质体分界线的具体情况进行连线,在整个测量路线上,要随时对地质情况进行记录,对地层单位的分界线、岩体矿体、断层面出露线等进行划分。在野外地质测量工作阶段,所获得的野外地质图是最原始的地质图件,也是野外工作最大的工作成果,只要根据试验资料,对野外地质图进行稍微的修改、补充及取舍就可以获得正规的地质测量图了,对于地质图的填绘工作应该尽量做到位,这样为后续的填图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测量成果的整理及编写

整理地质测量成果。在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对所取得的测量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整理,根据野外采集的原始测量数据,制作相应的测量成果图表、图件等,同时检查发现和补充原始记录中不完整或有问题的测量数据。在野外地质测量资料整理中要搞好标准化工作,遵循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将标准化作业流程与质量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测量工作的全过程,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安全质量隐患存在的概率,促进地质测量行业规范发展。

5、地质测量工作的信息化及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都在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着,对于地质测量工作来说,也具有推动发展的作用,传统的地质测量工作中,有大量的资料需要人工进行整理、分析及处理,这样所得到的资料就有很大的不准确性,而地质测量的数字化对于所测量的数据能进行自动化的管理,所需要的各种地质图件也能自动生成,这样对于地质测量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分析及决策,有效地减少了人为所带来的差错,并且有效的节省了时间,这种地质测量的数字化将是其发展的方向,更能有效的保证地质测量工作的高效开展。

6、加强地质测量新技术运用

1)GPS 技术的地质测量。应用GPS技术可以在地质测量作业中,实现了对测控点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控制,而且可以完成对数据的自动记录、自动数据预处理。特别是GPS与RTK相结合的技术能实时地得出所在位置的空间三维坐标,大大提升了地质测量的精度。

2)地理信息(GIS)技术的地质测量。应用GIS技术的优势在于信息处理的能力,GIS 技术可以实现地质测量数据收集、存储、加工、管理、分析、成图等过程的数字化,便于以三维可视化的形式对地质测量进行呈现,特别是矢量化和图块操作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地质测量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便地质测量实现信息化、标准化。

3)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地质测量。应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以计算机、数字影像处理、识别和匹配技术为一体的融合性技术,可以达到使地质测量的结果向自动化和数字化方向防治,便于地质测量结果在工程和建设上的应用。

4)遥感(RS)技术在地质测量的应用。遥感(RS)技术的地质测量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对于提高地质测量结果的时效性、经济性和综合性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地质测量的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来获取,能够快速形成各种大、中、小比例的地质测量地形图,不但提高了图形的成图速度,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成图的准确性。

结语:综上所述,高精度的开展地质测量工作应该也必须引起测量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只有对地质测量工作有明确的定位,并重视工程地质测量,采取合理正确的测量方法,才能保证拥有比较可靠的地质测量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智.刍议煤矿测量工作的各个环节及解决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1(31).

[2]李海亮.浅谈如何高效的开展地质测量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8).

[3]朱志澄.构造地质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

[4]胡静,张辉,张欢.浅谈RS、GPS、GIS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27:54-54.

论文作者:邵秀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关于开展地质测量工作的有效方法的探讨论文_邵秀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