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_评价体系论文

构建基层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基层论文,评价体系论文,公共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层公共图书馆一般指县、乡、镇基层公共图书馆,社区基层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基层公共图书馆等,具有“服务对象多、影响范围大、分布区域广”三大特点。自从有基层公共图书馆这个公益性社会文化设施以来,对其绩效评价就一直是社会公众,尤其是政府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构建基层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对基层公共图书馆各项工作进行测度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现状

基层公共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基层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8年公布了ISO11620信息与文献一公共图书馆绩效指标标准,其绩效指标分为3类共29项,包括:读者感知类指标、读者服务类指标和技术服务类指标。在这个标准中,对每一项指标的名称、设置目的、应用范围、具体定义、计算方法、影响指标的解释和因素、指标的出处、该指标的相关指标等都有详尽的描述。该标准的颁布使得公共图书馆的绩效评价由藏书的测度转向对图书利用率的评价,进而转向到对服务有效性的评价,表明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内涵不断扩大和测度重点转移,由对内评价转向对用户满意度的评价。

我国国家基层公共图书馆在2001年开始着手建立《国家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5大部分:资源部分、基础业务工作部分、业务研究部分、管理部分、读者服务部分。这一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理念上以效益为评估目标,以读者服务为重点,追求投入与产出效果,按照“投入-运行—产出”的逻辑模式设计,将资源、基础业务、业务研究、管理、读者服务依次排列。可见,公共图书馆在绩效评价测量上更加细化结构层次和指标内容,侧重于量化指标,从而便于操作和界定。但这些评价方法未必完全适应当前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新情况,有必要创新基层公共图书馆评价指标。

二、基层公共图书馆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公共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在构建基层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既要遵循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共性原则,又要保留其基层性自身独有的个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公正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一定要站在宏观角度上,由大到小,由表及里,不能以基层公共图书馆现有状况作为评价起点,仅从微观上设计一些指标,这样的思路其实是存在一个潜在前提的,即认可现有规模是合理的,能满足当地读者的需求,认可现有读者总量是合适的,而没有站在宏观角度上,没有针对广大的纳税人,只着眼于基层公共图书馆内部的书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是不客观不公正的。同时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其公共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各评价指标内容及权重应略有不同,例如:信息咨询及网络服务指标,在贫困落后地区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可能根本没有这项服务,在一定阶段也就没有评价的必要,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这项指标会进入评价内容,且权重逐渐增加。

(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评价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技术,已由以定性方面为主的评价发展到现在系统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阶段。为了对图书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必须将部分反映基层公共图书馆特点的定性指标定量化。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评价中“定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性质要求我们还必须有定性的一面,如工作、服务的主动性等等。只有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才是完美的评价方式。

(三)目标与过程相结合原则

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过程。基层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评价不但是检测决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也是对基层公共图书馆整个工作过程的全面监控。但基层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评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体水平与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所以我们要把目标和过程相结合考虑来进行评价。

(四)绩效原则

每一种审计评价方法的运用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揭示问题,改进工作。而问题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只要抓住主要问题,其他次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指标设计只要能揭示主要问题,指导大方向即可,切不可将所有项目纳入评价体系,这样带来的操作成本大大上升,甚至无法实施,而对应于评价成果必然失去针对性和科学性,所以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应该是既科学又简单,针对性、适用性强,层次分明,权重合理。

三、基层公共图书馆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指标及权重

结合常熟市基层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实践个性,借鉴国内外公共图书馆评价指标的共性,我们将开展此项绩效审计工作的指标体系设计见表1。

(二)指标解释

“基本服务”和“文献资源”两项二级指标是满足读者基本需求的指标项目,读者对此需求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两项之和为0.7,占五项指标总和的70%,体现了其重要性;二级指标“信息咨询服务”虽是深层次服务,但相对读者层次较高,基层图书馆适用性不强,且读者人数少,故权重系数次之,设为0.1;“信息素质教育”和“读者调查”为间接和辅助性服务,其权重分别设为0.1,读者调查采用间卷的方法。

文献资源、信息咨询服务、信息素质教育、读者调查,则可得出不同社会环境区域经济、不同类型基层公共图书馆所拥有的不同的读者群体对基层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文献资源及其服务的需求状况。

因此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评价的关键指标是基本服务指标,其相关二级指标解释包括:

(1)到馆率,反映一定时间内到馆的读者与公共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人群人数之比,即年基层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公共基层公共图书馆所在辖区常住人口*100%

(2)借书证利用率,为借书证使用数/累计办理借书证的百分比*100%。

(3)图书流通率,为读者借阅总册数/用于公开借阅的馆藏总册数*100%。

(4)人均年增新书册数,为年新增册数/地区常住人口*100%

“基本服务”中四项评估分值与反映基层公共图书馆到馆率、借书证利用率、图书流通率、每人每年新增图书等评估指标的评估分值成正比。分值越高,证明读者越需要基层公共图书馆,文献利用率就应该越高;反之,分值越低,则说明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读者需求成弱势,对基层公共图书馆评估分值的影响加大,文献利用度相应就低;此时,若该馆文献利用度高于预想值时,则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该馆的本身管理的水平、服务质量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较好。

标签:;  ;  

基层公共图书馆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_评价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