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一般是学生自己独立地首次接受新知识,要自己独立地?阅读、独立地思考,因此,课前预习实际上是课前自学。由于要求不明?确,对预习的方法指导不到位,对预习的结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检测,课?堂上不能有效的运用预习的成果等,导致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以致于有些学生认为预习跟不预习差别不大,所以也就缺?乏了预习的动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认真备好课;同理,学生想在听课过程中取得最?佳的学习效益,也应该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所以预习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效预习呢??
1 指导学生巩固原有知识,发现新问题?
新的知识是原有知识基础上合乎逻辑的发展。一般说来,大多数?学生对新的章、节的大部分内容可以完全看懂,即使对有些知识,在预?习中怎么看也看不懂,也没有关系,这属于正常现象。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也可能?是自己不熟悉的思考方法或特殊解法等。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预习时可以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
有的人认为,只有复习才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其实,预习也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首先,因为预习中独自弄懂的内容,经过了积极?思考,就难于遗忘。其次,因为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经过了一番思?考,听课时豁然贯通,会使你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再次,因为预?习中理解错误之处,听课中得到了纠正,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较之?只有正面的认识,印象也会深刻得多。最后,因为如果预习没弄懂,课?堂仍然没听懂,到专门请教老师时或复习时才彻底搞清楚的问题,经?过三番五次钻研,花费不少心血,一般是很难忘却的。?
学生之所以存在问题较多,主要是基础不牢,已学的知识没有及?时巩固。因此,学习中难以跟上老师的思路。有效的办法,是争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经过预习,一方面,由于复习了新课需要掌握的?旧知识,扫除了听课中的一些障碍,课堂上可以听懂了,或基本上能全?部理解了,这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因为上课听懂了,课后?用于复习的时间相应减少,做作业的速度相应加快。预习虽然用掉了?一些时间,但从听课、复习和作业的效率上得到了补偿。长期坚持,就?能赢得一定的时间,用在回头系统地复习过去学习这门学科时没有弄?懂的地方,或遗忘了的地方,从而使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成绩也相?应会上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合理安排好预习时间?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课前预习———指?上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用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把下一阶段要讲的一章或几章的新课内容自学一遍。学期预习———指?开学前,在假期中预习下学期的学习内容,这时往往需要浏览整本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种学期预习主要是要了解一下要学习的新?知识体系,摸清自己的特点,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可以?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来进行。这种预习一般利用节假日进行。?
预习时间一定要安排好。什么时间采用哪种预习方法,每次预习?要花多少时间,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预习还是不会奏效。?一般来说,预习不可能把新知识全部理解,总会遗留下一些不懂?的问题,盼着上课时解决。这样听讲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讲效果好。比那些老师讲什么听什么、主观上没有思想准?备、没有重点、没有具体目标的学生,要主动得多。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已经理解的部分时,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要看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拿自己的思路与教师或同学的思路进行比?较,看教师或同学高明在什么地方,不足在什么地方,自己还有哪些理?解不够的地方,取人之长,被己之短。如果不先预习,不管用哪种方法?解,都认为对,不会产生上面的情感体验,印象淡薄。由于盲目地听课,?听和记本来就够紧张的了,哪里还能够匀出精力去思考理解,更谈不?上与教师和同学比较思路了。?
3 合理安排预习步骤?
语文课比较流行四步预习法:第一步:默看,即看课文、注释以及?习题,划出生字、生词和不好理解的句子。第二步:查工具书,即给生字?注音,给生词注释以及解决一些可以解决的性问题。第三步:默读,即?带着问题(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默读课文,看到课文中能解答问题的?部分便划上记号,并做必要的眉批。第四步:笔记,即尝试归纳出课文?的中心、段意、人物特征、表现手法等,可用作听课时与老师的讲解对?照,以加深理解。?这样有步骤地扎实地充分预习,一是准备充分,听课主动,能提高听课效率;二是对老师的启发提问能迅速反映,记录也能抓重点;三是?课后复习有主次,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四是能培养自学能力,有益于智?力开发。?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预习作业本,把预习要求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预习,我们开始时将预习任务的布置安排在课?内进行。教师有具体的指导,传授预习方法,细致地安排预习步骤。教?师必须在学生预习前做到“三给”,即给时间,给要求,给方法。同时要?求老师预习目标的确定与任务的布置注意以下几点:①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布置课前预习。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级段特点和实际的学习能力对课前预习内容进行设?计。②课前预习的要求目标要有层次性。课前预习的设计,教师要在认?真研究和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敢于向学生的智力挑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力情况,分层次布置不同的预习目标。【本文为河北省“十二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先学后导教学模式探讨》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董朝晖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学生论文; 课前论文; 知识论文; 时间论文; 自己的论文; 老师论文; 教师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