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桥梁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在交通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交通建设对桥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了大型载重车辆的数量增加,这些大型重型车辆由于迫于生产压力时常出现超重的现象,甚至在某些时刻其重量超出了桥梁的承载能力,这对于桥梁的质量是一个极大威胁,它不仅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加强对桥梁的养护与施工技术的管控意义深远。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一、桥梁养护的基本要求
1、预防性。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预防桥梁的过早损坏。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必不可少,对于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好预防工作,建立养护日志,按时保养,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首要工作建议查阅养护的档案,做好预防工作。
2、及时性。在桥梁养护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或者危险情况要及时快速地处理排查,减小桥梁出现的问题对车辆行驶的影响,确保交通畅通,必须要有一支能够快速反应的完成桥梁养护工作的施工队伍,这也是桥梁养护的重要工作。
3、安全操作。桥梁的养护工作必须要在安全规程下施工,采取安全措施,使用安全的养护方法,减少对通行车辆的影响。
二、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技术现状。从我国当前桥梁工程的现状进行分析,不同施工单位对于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不同的标准,所以在整个行业中比较混乱,无法用统一的规定保证桥梁施工的质量,这就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能有效的确保桥梁施工的质量,那么就会造成施工进度与工程总量不成比例,造成人们的出行处在不安全的包围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埋头苦干的精神,另外在施工技术以及自身的施工经验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桥梁主体的安全隐患也就此产生了。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三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基层的施工阶段,一部分是主体施工的阶段,还有一部分是路面施工的阶段。在主体施工阶段中,是桥梁工程中存在问题比较多的一个阶段,因此要想得到有效的控制,就要从施工技术入手,对其予以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
2、施工技术改进与优化标准。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有几点是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其中一项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对桥梁三角网的布设。在进行这一环节的布设工作时,需要保证三角点之间具有广阔的通视,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并且三角点在设计时不应该安装在松软的土壤中,这样对稳定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三角应该尽量做到简单,只要确保基础点的强度符合要求就好。桥轴线的一边可以是三角网的一端。另外一端要与基线相连,这样可以将桥轴线的精度得到提升。一般情况下,桥梁三角网边长是河宽的0.5-1.5倍,并且只能在这一范围中进行变动。由于桥梁三角网边长一般较短,故三角网的精度不及三角网及边角的精度,测角网能控制横向误差,测边网能控制纵向误差,布设成带有基线的边角网为最好。施工中对支架、模板的技术要求:支架和模板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在河道施工的支架,应在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设置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桥梁养护技术要点
1、桥梁的日常养护检查
1.1常规检查。对于桥梁的常规检查包括对各种设施、桥梁结构以及各种构件进行检查,通常由工作人员到桥上进行查看,并且对桥梁损坏、堵塞等现象进行及时维修,这种检查属于常规检查,时间不固定,可进行随时查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需要用到一些专业的观测仪器,检查周期也是固定的,新建桥梁则需在使用后进行全面检查。
1.3特殊检查。当桥梁破损严重时,就要进行特殊检查,并且在检查过程中需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建立桥梁检查档案,建立档案可以全面了解桥梁病害的发展态势,并且能够及时记录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后期的维修提供借鉴。桥梁档案所包括的内容为施工设计、工程决算、管理方式、申报报表和检查状况等。2、桥面铺装层。桥面铺装层主要是保护桥梁上部结构行车道板不受车轮的直接磨耗,使桥面有平坦的行驶面,以保证车辆平顺、舒适且安全的行驶条件,防止上部结构遭受雨水、冰雪的侵蚀。由于直接与车轮接触,同时受到温度、气候变化的影响,其磨损较其他构件更易发生。桥面铺装层的修补视损伤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水泥混凝土铺装除采用彻底翻修重做铺装外,通常也采用沥青料进行修补,可通过应急修补、表面处理、翻修法等方式实现[1]。
3、桥头跳车维修养护要点。对于桥梁来说,如果出现桥头跳车现象,那么行车的舒适性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桥梁,破坏构件。通常情况下,产生桥头跳车的原因主要包括:施工不符设计要求,台背填土速度过快,进而造成压实不密,加快了沉降速度,增加了对台背挡土墙等构造物的挤压力。如果不及时构筑台前护坡、挡墙等结构物,在一定程度上可造成土体滑移,甚至对压实效果产生影响,严重时危害到桥基;对台背、台墙后侧、翼墙内侧进行填土时,在施工作业面的影响和制约下,由于工期紧而且不易使用压实机械等,进而难以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在设计桥头混凝土路面的过程中,因考虑不周进而为施工质量埋下隐患;对桥头沉陷病害缺乏足够认识。填料质量关没有把好,以及施工时没有考虑气候因素,进而使得路面产生沉降。为了彻底解决桥头跳车问题,在选择解决方法时,一方面对老桥两侧接线路基的沉降,造成的桥头跳车进行综合考虑,另一方面对桥头刚度突变和纵坡突变引起的跳车进行综合考虑。当桥路连接因桥头搭板脱空、断裂、枕梁下沉等因素出现不平顺时,进而出现桥头跳车,通过采用调整桥头纵坡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结合修复伸缩缝和桥头路基的方式对桥头跳车问题进行处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桥头跳车进行治理。
4、伸缩缝装置维修养护要点。养护伸缩缝的措施主要包括:在混凝土初凝后,采用草帘等遮挡物对混凝土进行及时的覆盖,经常浇水,进行保湿,养护时间大于7d。混凝土养生期间,安排专人对交通进行管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好防护、封闭措施。例如,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离桥头两侧5m处用挂彩旗的绳子对交通进行封闭,同时设立相应的指示、警示标志,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严禁车辆、行人等通行。混凝土经过养生处理,其强度已经达到设计要求的5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安装相应的橡胶密封条,在安装密封条之前,全部清除缝内充当模板的泡沫板、纤维板、漏浆的砼硬块等杂物,然后将橡胶条嵌入其中,当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开放交通,并且将缝中杂物及时清除,对伸缩装置各部位构件进行定期检查,避免出现松动或局部破坏,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结束语
总言之,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桥梁施工技术越来越先进,相关部门对桥梁设计与施工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桥梁施工的质量,可以有效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还可以提高行车的舒适度,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交通服务。维护技术与施工技术都是保证桥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施工单位一定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还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并且保证桥梁工程的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华安.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及养护[J].山西建筑,2017(12):91-93.
[2]刘国江.高速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分析及维修养护建议[J].山西建筑,2016(19):267-268.
[3]李道胜.关于桥梁日常养护管理的几点体会[J].科技资讯,2015(23):89-91.
论文作者:夏东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桥梁论文; 桥头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桥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