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路桥施工建设项目越来越多,随之在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于路桥施工来说,既需要注重其整体性要求,同时也严格遵循其组织管理程序与施工工艺,尤其是在软土路基施工处理过程中,更需要以谨慎的态度进行实地勘测与调查,进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通过对加强路桥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特点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其常见处理技术与处理方法展开讨论,希望可以在促进我国道路交通建设事业发展的同时,提升路桥施工质量。
关键词:路桥施工;软土路基;处理
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我国路桥工程的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在当前的实际路桥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上软土层施工情况,因其不仅会受到地面温度变化影响,而且其含水量与硬度均是其重要影响因素,软土路基之所以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也正是因为其便是强度低,土质间隙大,不仅会给施工过程带来一定难题,还因其自身承载力不够,同时在地震作用下,较易发生液化和震陷及失稳的情况。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路桥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全面考虑对软土路基实行加固的处理,以此提升软土路基的承载力,达到路桥建设的使用要求。
1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特点
软土路基自身的承载力较差,稳固性也不高,变形大,所以在路桥的施工过程中需对软土路基采取加固的处理,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和工作的实践,归纳出软土路基以下几种特点,即:软土路基渗透性较差。依据我国有关规定,软土天然孔隙比例在1.0以上,渗透系数较低,特别是软土的含水量较大,所以如此情况一定会造成土中水分无法良好的排出,从而使土体固结程度明显降低;软土本身的抗剪强度较低,易产生断裂的情况。因为软土的土质含有较多的水分,所以在外界作用下,较易发生断裂。如在软土条件下,路桥产生裂缝机率会较高;软土可压缩性较高,因软土的含水量增加会加大软土可压缩性,这就是软土路基为何会发生变形的真正原因。除此之外,软土路基还有强度低、具有流变性和触变性特点。
2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常用处理技术
2.1土质的换填
土质换填便是把地基下一定深度内的软土层挖除,之后填进高强度、坚硬度强的材料,以此确保路基稳固性。现时期常使用的替换材料是:砂石、素土、矿渣等。这一方法是现时期较常用的技术。通常在土质换填好之后,需通过机械来对换填的材料实行压实的操作,以此确保填后材料的压实度。这种技术比较适合用在软土层较浅的地基当中,因为此方法具各操作简便的特点,所以被广泛的应用。
2.2土质的改良
土质改良方法有很多,如强夯冲击碾压与真空的预压等。强夯的方法便是提升软弱地基承载力,从而提升软土层地基固结度与加强承载力。这一方法是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强夯主要用在非饱和粘土时会有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在经过强夯处理以后,软土地基强度需提高约4倍,并且压缩性也会降低10倍,所以施工的速度较快效率也较高,因其独特的特点而被普遍的应用于实践当中;真空预压便是在软土层表面铺砂石垫层,并且在竖直方向设置排水管道,利用密封膜与大气有效的隔离开,应用大型真空装置把空气抽出来,如此能够使软土地基承载力增加。因为这种方法需使用大型抽空装置,可以利用负压状态,节约堆载的费用,并且密实度较高,所以可以确保路基稳定性。
2.3土质的增强
土质补强便是增大土质强度,以此提升软土地基硬度和强度。现时期针对土质补强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水泥搅拌桩。这一方法是将水泥当作固化剂,将特殊质量的搅拌浆水泥搅拌至软土的地基当中,以此使其成为强度高的土体;第二种,高压旋喷桩。此桩的原理同水泥搅拌桩大致上相同,主要通过高压悬喷机械把水泥喷进土层当中,让其和软土相结合,从而构成新水泥加固体。因为高压喷桩的使用范围较大,所以其以自身特有的占地少震动小的特点应用于黄土、砂土和粉土的施工当中,但相对其它方法此方法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较大;第三种,碎石挤密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桩是把碎石桩等粗颗粒土桩采用振动冲击的方式,在软土层当中成孔以后,在把碎石挤压进土孔当中,为此构建高密实土质。
3加强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
3.1合理明确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案
明确施工方案对于软土路基施工来说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所以在实施软土路基施工以前需对路桥工程的施工方案实施合理的设计:首先,需要明确实际的施工造价,工程造价会对施工的方法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明确施工造价以前需对路桥工程的施工环境和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思考,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减少软土路基施工费用;其次,需要确定施工的工期。如采用土质换填法就有工期短的一大特点,所以需参照实际施工标准来选用适合的施工方案;最后,需要对施工人员及机械先实施优化的设计,以此确保资源可以获得良好的配置。
3.2确定路桥的性质
道路性质和道路的等级都较低的时候,可先铺设简易的路面,待路基沉降好后,再进行正式的铺路。道路的等级越高,平整度显得越重要,如此便需通过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加固。路堤的高度和宽度也同时会对选择处理方法而产生影响,道路处的地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构建物的邻接地段需加强处理。
3.3对施工工艺进行规范
路桥建设施工工艺的规范化处理需要做到以下五点:一是清除软土路基的表层土,对场地整理平整,铺垫30厘米的天然砂砾,开挖临时性的排水沟;二是搅拌机械在运到工地以后,需首先进行安装和调试,等转速和空气压力与计量设施都正常以后,再开始工作;三是把搅拌头精准的对准于设计桩位,启动电机,等搅拌头的转速正常以后,开始一边转切土一边下沉,直至到达加固的深度为止;四是从桩底部向上喷射泥浆,并且搅拌提升,直到距离地面以下的50厘米为止,之后再重新开始一边喷浆一边搅拌直到桩底,到达桩底后便可停止钻进,连续不断的喷浆1分钟,直到最终搅拌提升到地面;五是关闭电源。
3.4提升施工人员对安全与质量的认识
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直接性的关系,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提升施工人员对安全与质量的认识。首先,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方面的教育。因为软土路基的施工大多都属于隐蔽性的工程,以改良土质的处理技术来说,因为其需使用强夯的方法,此方法主要是对土质实施碾压的操作,所以需提升操作人员对安全的认识度,对施工现场的相关管理需充分的做好;其次,加强施工人员对质量的意识,特别是提升管理人员对质量有效管理的认识。路基施工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所以工程中的施工人员一定要有强大的责任意识及质量的认识,做好软土路基的处理工作,并同时对软土路基当中所存在的隐藏问题需有效的处理,以此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路桥建设也同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然在路桥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土路基的处理仍然是其主要的一部分。软土路基的问题可以对工程的整体质量、经济的效益及人身的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合理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来及时的解决此问题。并且在路桥施工中,需与新兴技术、新兴的材料进行有效的结合,优化软土路基质量,加强软土路基本身的稳固性和可靠性,确保路桥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唐桥. 软土路基在路桥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分析[J].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101-00101.
[2] 陈怡遐. 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2):148-148.
[3] 徐建. 试述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J]. 工业b,2016(1):00136-00136.
[4] 窦莹莹. 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206-00206.
论文作者:刘玉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土路论文; 土质论文; 方法论文; 土层论文; 质量论文; 承载力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