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吴长先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吴长先

吴长先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镇舟镇中心校 644000

【摘要】近年来,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日益被教师们做重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好这一教学方法,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重点研究和实践的命题。本文首先对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并探讨了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优化策略,为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2-104-01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优秀的教学方法,随着该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日益普遍,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虽然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提高了对情景教学法的重视,并将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应用,但如何避免创设情境教学法应用所出现的问题,最大化的发挥创设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则成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该方法时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常见问题

创设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积极性,并完成语文应用能力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还有助于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但由于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起步较晚,因而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对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运用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创设的教学情境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

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还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很多教师在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时,由于对该教学法缺乏理解,常常机械和死板的引用到教学活动中。这使得很多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虽然能够符合教学要求,但却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脱节。与学生生活实践脱节的教学情境,使小学生难以充分的理解教学情境的内涵,让学生无法有效的融入教学情境,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情境创设缺乏创新和生动性

想要提高学生教学情境的参与兴趣,就必须确保教学情境的创新性和生动性。情境创设教学法的这一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资源储备和教学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部分教师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学经验较少,在创设教学情景中一味照搬经典教案和案例,这种缺乏创新性和生动性的教学情境,不符合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影响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兴趣,并降低了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3、情境创设针对性不强

小学生社会经验不丰富,由于其心理发展特点,在教学情境中所关注的重点也不同。有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过于主观化,片面的将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带入到教学情境中。这使得教师的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关注重点无法契合。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一直努力引导,但学生却无法和教师形成有效的互动,影响教学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针对性不强的教学情境,不仅无法发挥其教学效用,甚至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反效果,使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出现混乱,影响教学质量。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创设情境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为了提高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效用,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必须把握好学生的生活习惯,并找到学生的兴趣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出符合教学要求,又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注意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储备,并加强对小学生日常生活模式和习惯的关注。只有做到这一点,在创设情境中才能够巧妙的将教学目标、要求和知识要点融入到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并实现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现代小学语文教师要放下作为老师的“架子”,多和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成为学生的大朋友,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学会并善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从网络上积极搜集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并将其灵活的融入到日常教学情境的创设中。

2、情境创设要以课本为中心

情境教学的根本在于提升学生对语文课本内容学习的兴趣。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语文教师来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贴合课本实际情况,并根据文章主旨大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将文章中所表达的主旨及意境传达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前,必须全面掌握文章主旨,从而有针对性的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将优美的已经传到给学生,通过学生的学习效率。

3、多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

在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实现普及的今天,教师可以方便的采取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不同的情景创设方式,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功能,教师在创设情境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这些情景创设方式,实现视频、图片、音频、文字和动画等情景模块的优势互补,从而为学生打造更加生动、有趣、形象的课堂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才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积极性,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目的。

4、情境融合问题,激发求知欲望

小学生探索和发现世界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小学生普遍好奇心较强,并且喜欢钻研和思考问题。在创设情境教学法应用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情境中融入适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问题的创设不仅要符合课本和教学要求,还要与教学情境相符合,从而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主动的展开问题的探讨和思索,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通过在情境中融合问题,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完成新课标对小学语文应用能力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质量,教师就要正视该教学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性的对该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予以优化,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麻建芬 . 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 159-159.

[2]窦燕 . 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2): 51-51.

论文作者:吴长先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吴长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