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进步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_知识经济论文

世界科技进步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_知识经济论文

世界科技进步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进步论文,中国论文,趋势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本世纪80年代一场科技革命渡过了其高潮期以后,人们开始注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有些权威人士认为,大约需要70年左右的时间。虽然其代表性技术主要和二战后形成的新技术相似,但进入90年代以后,早已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又实现了初步信息化,致使世界科技进步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科学家、经济学家及各国政府都及时捕捉到了这一变化的特征,人们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智力经济等来描述它。特别是1996年 OECD 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将知识经济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预测2030年全世界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知识经济”。据OECD估计,其主要成员国GDP的50%以上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大家已察觉到, 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它正象钱塘江刚刚卷起的大潮一样,铺天盖地悄然而来。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里,大有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之势,对于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来说,的确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但同时感到庆幸的是,我们及时跟踪了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和认识,只要我们将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参与这场新科技革命的全过程,对我们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

一、未来20—30年世界科技进步的趋势

(一)知识经济的发展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

1.知识经济的内涵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经历了由工业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开始人们用信息化来形容这一新的发展时期,后来发现这是不够的。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比较深刻和细致地把各种不同的知识加以区分:①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可分解为信息单位——比特(bit)。 ②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 此类知识在多数产业中支撑着技术的发展及产品和工艺的进步。研究机构产生的知识,通过转让、培训等方式向企业传播这些知识。③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 如判断一个新产品的市场前景,或一个人事经理选择和培训员工,要运用这种知识。④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接触不同类型的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 他们认为知识的概念比信息要宽得多, 信息一般是知识的Know—what和Know—why范畴,而Know—how和Know—who 是属于“隐含经验类知识”,更难于编码化和度量。人们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学习四种类型的知识,前两种知识可以通过读书、听演讲和查看数据库而获得,后两类知识主要靠实践,获取Know—who就象一个学徒跟着师傅学, 并把师傅当成权威一样,而Know—who则通过相互交往中学习, 是在社会上深埋着的知识,不易从正式的信息渠道所获取。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有效地处理Know—what和know—why 知识的需要,而数字革命强化了知识的编码化,改变了经济活动中知识储备的编码化知识与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比例。目前,一个新兴的全球化的可处理数字化图书馆的基本成分,已通过各种通信网络所连接的各类信息资源而形成,这加速了可用知识存量的增长速度,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知识的学习,不仅靠正规教育,边干边学是最重要的,而且随着知识供给量的增加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在知识经济社会中,需要人们终生学习。

2.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知识经济的鲜明反映

经济增长理论可以从古典派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学说起,到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以及战后形成的新古典派增长经济学,都在致力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古典派经济学家通过比较成本论证了自由贸易学说,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揭示了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规律性。新古典派经济学用生产函数方法分析了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在经济增长因素中,除了投入的劳动力和资本以外,将技术进步因素分离出来,索洛等经济学家还因此获了诺贝尔奖金。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于第三次浪潮的高潮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投入的提高及其对产出影响的增大,以1995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卢卡斯(R.E.Lucas)为代表, 运用更加微观化的个量分析方法,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与索洛的技术进步概念结合起来,化为每个人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他认为这种资本的积累才是产出增长的真正源泉。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曾指出东南亚经济增长的奇迹依靠技术进步不够,他认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远远超过了生产率的提高。同时,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刘遵义教授,在其经济增长模型中,强调无形资产的投入,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几乎为零,并预言了东南亚的危机,这也鲜明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特征。

3.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

在工业经济时代,高技术产业起先导作用,除高技术自身的产业化外,还担负着改造传统产业和农村经济的任务。由于高技术的先导作用,主要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推动了劳动和资本向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业转移,使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先上升一个时期,然后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直至实现工业化。而到知识经济时代,高技术产业成为第一支柱。这是因为:

(1)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结果,走出了工业化——后工业化并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的发达国家,其计算机、电子和航天等高技术产业的产出和就业的增加是最快的。在过去十年中,OECD成员国的高技术产品在制造业产品中的份额和在出口中的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50%。在过去三年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有27%要归功于高技术产业,而工业化时代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只占14%,汽车仅占4%。有人说, 比尔·盖茨现象的出现是今天知识经济开始形成的标志,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富豪的榜首。近一年来,平均每周增加资产4亿美元。而盖茨的产品是软盘及软盘中包含的知识, 它们打开了计算机应用的大门。现在微软公司的产值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而且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5000家软件公司。

(2)高技术产业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核心。 高技术由于其高渗透性,在自身产业化过程的同时,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发展。首先,高技术使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三次产业披上了“知识”的新装,并延伸出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在发达国家中,一次产业比重仅为3%左右。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不仅可直接改良土地、种子、 农药等,而且随着生物多样性、遗传工程和基础生态学的研究,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渗透,将使第一产业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宏观可至人类自下而上的生存环境,微观可至细胞,甚至已成功地由一个细胞克隆成一个动物。在人类的食物中,基因农作物产品的组分将大于传统农作物。从第二产业看,工业经济时期的支柱产业——制造业在完成工业化以后,曾一度被人们视为夕阳工业,但高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出现了先进制造技术,使其成为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国际科技工业园区的规范,在传统技术中,只有当高技术组分超过70%时,才算转变为高技术。同时,高技术还能将原制造业中的某些工序通过计算机模拟加以“软化”,如建筑业的设计、汽车碰撞试验等,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又提高了科学性。高技术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大,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在过去的20年间,世界商品出口量占全世界产出的比例几乎翻了一番,从10%增到20%,世界贸易额中服务的比重已从15%增到22%。服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几年前还被认为是非贸易品的许多服务,已在各国间积极地进行交易,信息业的发展扩展了可贸易商品的范围。有人认为,信息是知识经济的燃料。到本世纪末,一束光纤将可传输现在全世界每一天所有的电话通讯量。现在《纽约时报》一天的信息量等于17世纪一个人一生所能得到的信息的总和。现在,美国已有70万个私人网络,日本有7.5万个,欧洲有1.7万个。全球 135个国家共有220万台计算机进入Internet,并且还继续以每月10~15 %的速度在增长。其次,高技术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据1993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有65%与微电子技术有关。另据我国电子部的一份研究报告,电子类产品与其它门类产品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相比,如果以单位质量钢筋对GNP的贡献为1,则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为1000, 集成电路为2000。

(3)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推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进步的动力。 高技术的产业化不仅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延伸出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社会财富总量迅速增加。同时,由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将在单位时间里生产出比工业经济时代更多的使用价值,可以迅速降低生产知识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降低生产单位产品的价值量。而且由于知识更新加快,一代又一代的同类产品接续而生,从而加速了技术进步的进程。这使人们不断地得到廉价而高效的商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英特尔公司的创始者戈登·莫尔在1965年曾提出一条规则,被称为“莫尔法”。即:每18个月微处理机的能力翻一番,而价格却不变(即相同能力的计算机价格每18个月降50%)。他的法则已被现实所证明。1984年台式小型计算机每秒只能运算200万次, 1994年已达到2.05亿次,预计1998年将超过20亿次。

(4)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 传播及应用的能力与效率。高技术使知识生产的能力和效率提高。人类的科技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一倍,本世纪末,则是每3~5年增加一倍。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在上个世纪,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于生产经历了65年,电话经历了56年,无线电通讯经历了35年,真空管用了31年。本世纪以来,雷达仅用了15年,喷气发动机只花了14年,电视12年,从发现核聚变反应到制成第一个核反应堆只用了4年,集成电路从无到有只用了2年,激光器的转化周期则更短,仅仅用了1年。同时, 高技术产业也决定着知识的传播和使用的效率,其迅速发展影响着企业乃至国家的管理与决策。随着高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资产构成发生变化,无形资产的比例在迅速增加。据测算,美国1995年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已高达50~60%,有人估计,在美国高技术企业中,已高达60%以上。与此同时,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快,知识的报废和过时,将对高比例无形资产的企业的发展,进而对经济的增长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企业必须适应这种由于知识的生产、交换和使用的迅速变化,而带来的不可能静止的动态发展过程,对投资、生产、市场、需求的判断与决策,稍有疏忽或节奏缓慢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更不能有任何重大的失误。因此,需要采用高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建立起知识网络和国家创新系统。

4.国家创新系统是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提高知识的生产、扩散与使用效率而形成的创新整体。国家创新系统与工业经济时代熊彼得提出的技术创新理论不同,创新不仅是企业的行为,而是以企业为主体,包括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中介组织等机构大量互动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网络。传统理论认为创新过程是: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市场,随着新的产品、工艺和服务的成功销售而终止。而知识经济时代新的认识是:创新的思维有多种来源,创新可以多种形态出现,创新要使不同行为者之间进行大量的交流,以及在科学、工程、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销售之间进行反馈。同时,国家创新系统还应包括资金和运行机制(包括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政策体系和相应的制度),以保证不同层次的机构间,以及不同创新阶段间的交流和资金的有效使用。这样可以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成效和整个经济体系,以达到创新系统“知识分配力”的效果,奠定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知识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1.全球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

首先,由于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其经营活动、创新活动超出了国界,而知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国际与国内市场显得狭小,大跨国公司间又竞争又联合的局面的出现,加速了全球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进程。其次,知识网络的形成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使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中介组织间加强了联系,缩短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时间。各国的生产过程变成了一个全球的平行过程,创新传播的加快,使得各国和企业必须面向世界,无论势力多么强大,都必须使自己处于经常调整之中,以保持其地位。

随着商品、服务及资本市场的国际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世界经济的面貌。在过去的20年间,世界商品出口量占全世界产出的比例几乎翻了一番,从10%增到20%,世界贸易额中每7 例股权贸易中就有1例包括外国人作为相应一方。发展中国家贸易占GDP的比重已从80年代中期的23%,猛增到1992~1994年的40%以上,1991~1994年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中大约90%集中在十二个国家。在贸易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资本领域,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加上随之而来的资本流动的潜在波动性,正在使得各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更趋复杂,如何开拓与占领市场,决策将十分重要,有人认为,除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之外,又增加了政策机制之间的竞争。

世界贸易在1994年增长了9%,预计在未来10年中的年均增长率为6%以上,这是世界GDP增长速度的2倍。乌拉圭回合结束后,又进一步推动贸易一体化:产成品的关税平均降低了1/3以上;在逐步停止多种纤维协定及自愿出口限制之后,非关税壁垒再次大幅度降低,多边贸易原则推广至农业和服务的贸易中。服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几年前还被认为是非贸易品的许多服务,正在各国间积极地进行交易,信息业的发展扩展了可贸易商品的范围,促进了商品、服务及资本市场的国际一体化。

2.东南亚金融危机显示了知识经济发展的冲击力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种种,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其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次金融危机是对传统经济的冲击,告诫人们不能忽视知识经济的到来。

从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看,是由于进口大于出口的外贸逆差,而对东南亚来说,又主要是由于过度投资造成的。东南亚国家的高经济增长率,使一些企业对经济发展前景看好而盲目扩张,又依赖外债过多,加上泡沫经济的崩溃,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导者一时调控无力而引发了危机。如果再进一步分析深层次的原因,除受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变化影响及本国金融体系不够健全以外,主要是没有重视知识经济的发展,本国企业通过多角化经营方式盲目扩张,并靠大量短期外债以扩大规模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1994年保罗·克鲁格曼教授认为东南亚奇迹是劳力、资本过度投入的结果,不是技术进步所致,为此曾引起过一场争论,至今,仍有不少人对此认识不够,比较强调东南亚危机是宣布政府主导型经济的破产,而不突出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问题。事实上,政府过多干预企业是不对的,但如果各国政府的作用发挥得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危机的影响。

3.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系统。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构成了一个体系。美、德等国都把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作为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而且大的决策要由最高决策层直接抓。一方面,从中长期规划、制订政策、加强教育、增加科技投入、建立高技术园区、确定高技术项目、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组织地区(企业)间某项高技术的竞赛展览活动、扶持中小企业的联合研究,直至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拨款,可以说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要为该体系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框架条件。另一方面,1997年的金融危机,使各国政府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又增添了对外贷款、投资、援助、贸易、技术转让与合作等战略内容,其特点一是各国政府加强了控制,二是各国政府十分注意国家(或地区)之间在创新活动中的利益关系,甚至与政治、外交活动紧密相联。

(2)美、德、日等国面向21世纪的科技发展重点与战略目标。

美国、德国、日本是世界三大科技强国。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这三大强国为实现国家目标和本国利益,都已确定了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战略目标,且各具特色。

①美国

美国的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主要涉及基础研究、生物技术、农业科技、环境科技、空间科技等领域。

基础研究一直是美国科技投资的重点,其目标是保持基础科学、数学与工程的世界领先。1997年4月公布的白宫致国会的《塑造21 世纪的科学和技术》的报告中,确定了基础研究五大“推动领域”,涵盖了知识前沿的几乎所有学科,体现了当前基础研究所具有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21世纪生物技术新的方向》蓝皮报告指出的四个研究方向是: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生物处理方法;海洋生物技术和水产养殖。

《1996年联邦农业改良和改革法》规定了联邦政府的农业研究、推广和教育的八项目标是:提高美国粮农产业的竞争力;提高美国粮农产业的长期生产率;开发农业商品的新用途和新产品及新的农作物;支持农业研究和推广,满足农业对信息和技术转让日益增长的需求;增进美国农业产业的风险管理;使用那些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支持农业高等教育,以便给予下一代必要的知识、技术和应用能力;保持富足的、有营养的和安全的粮食供应,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

美国十分重视环境研究。克林顿政府1995年制定的国家环境技术战略报告,其目的是竞争国际市场,特别是占领发展中国家的环保市场。报告确定了工业生态、清洁能源等八个关键领域。

空间科技也一直是美国政府科技投资的重点,联邦政府对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R&D的投入仅次于国防部和卫生部。NASA开发的R&D活动可归纳为空间对地观测、空间探索与开发、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四个方面。

②德国

德国面向21世纪的中长期研究与技术政策的核心是:发展用于工业生产和服务行业的尖端技术,保证2000年前后的市场竞争能力;抓住机遇,加速信息化社会的进程;大力发展生物科学与技术,力争在2000年成为欧洲生物科技第一强国;保持在环境技术、能源技术和交通技术方面的优势,做到可持续发展和继续提高德国研究开发活动的国际化程度。1996年联邦政府出台了调整后的科技政策和战略重点,强调保持基础研究的高水平是当前德国政府科技政策的重点之一,此外,政府积极主持开展有关环境、生态和气候等多方面的预防性研究,大力支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核聚变、航空等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高技术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在现有条件下全面提高德国的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尽快实现工业化和商品化。德国科研体制的结构性调整重点是促进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德国技术的发展德尔菲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在30多个最重要的技术创新领域中,生物技术排在第二位,并成为有利于环保、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成为开辟和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行业。1995年国家通过“生物2000年”规划,对生物科研机构直接或间接投入达每年10亿马克以上。政府一直力图通过基础研究深化生物学知识、促进技术革新,完成国家在环保、医药、卫生、农业、食品、原材料和能源方面的长期战略任务。1996年,联邦教科研技部推出“生物区竞赛计划”,所谓生物区是指由数个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实力较强并且相邻的城市所组成的区域,参加竞赛的有17个区域。

德国联邦政府视信息技术为面向未来的关键技术,是21世纪的决定性的生产因素。因此,教科研技部制定了题为《1997~2001年信息社会创新》的战略纲领,并确定了研究重点。为促进和提高专业信息的使用率和效果,1996年8月,联邦内阁通过了“信息作为创新的原料”计划。同年,内阁会议通过了一份题为《2000年信息——德国迈入信息社会之路》的报告。该报告系统地阐述了政府关于迈入信息社会的战略目标及行动计划。

③日本

日本的科研重点转向生命科学,1997年的科研预算中,生命科学研究经费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其研究重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基因组研究、蛋白质结构分析、生物医学和脑研究。1997年日本开始实施“脑科学时代计划”,为期20年,总投入计划为2万亿日元。

自从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日本政府认识到自己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已全面落后于美国。政府加强了对信息研究开发的指导与支持。从1994年开始推出一系列计划与相关政策,如“关于建设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政策、“高度信息化计划”和“高度信息化产业计划”以及“推进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基本方针”、“2000年的信息通信高度化中期计划”和“信息通信技术研究开发基本计划”等。日本将于2010年实现全国的光纤网建设。对2000年要达到的信息通信社会经济指标、应用指标和网络基础设施的高度化目标做了具体的规定。并且提出了2000年前要推进的信息通信研究开发项目。此外,日本也积极发展多媒体技术这一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追击态势已经准备就绪。1997年日本政府开始实施大型科研计划,目的为在尖端领域赶超欧美。同年,日本成功地发射了M5火箭,使其行星探测水平达到与美国并驾齐躯的程度。为了在航天领域赶上欧美,日本投入90亿美元,积极参加“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计划。

二、世界科技进步对中国的影响

(一)我国存在的主要差距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知识经济时代相差一个发展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比发达国家要落后几十年。与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中国的产业结构层次低,完成工业化还需20年左右的时间。

中国三次产业的变化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245.4 34.40 20.20

195733.40 43.84 22.72

197829.20 47.80 23.00

198535.90 42.30 21.80

199028.40 43.60 28.00

199420.30 48.00 31.70

199520.60 48.30 31.10

199620.00 48.90 31.10

199719.90 49.10 31.00

建国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化巨大,1952年在社会总产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5.4:34.4:20.2,到1997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重为19.9:49.1:31.0。中国产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标志,迅速改变了半殖民地经济的特点,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第二阶段从1979年开始至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中国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第三阶段从90年代初开始,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两个根本性转变”以后,至2020年左右,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前,中国才能实现工业化。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层次相当于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之间的水平。1997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9.9:49.1:31.0,从发达国家(3:36:61)、中等收入国家(14:38:48 )和低收入国家(37:34:29)的三次产业比例看,中国大致处于中等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之间的水平。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第一产业的农业占有相当的比重,高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由于生产技术落后,集约化程度低,粮食生产不稳定,农业基础比较脆弱。第二产业偏高,比上述三类国家都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反映了中国产业总体层次还不够高。

2.技术水平低

据1995年工业普查资料,1995年末,在全国独立核算工业已安装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新设备占34.5%,80年代出厂的占55.6%。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工业设备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26.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27.7%,国内一般水平的占33.4%,国内落后水平应该淘汰的占12.8%。同时,技术重复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不够。另外,技术改造缓慢,制约了产业技术进步。

特别是高技术的水平低,商品化与产业化差。高技术产业在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的先导作用尚显不够,距知识经济要求的“第一支柱”作用相差更远。

目前,我国居世界前列的是传统的资本或劳动密集的产业,而高技术产品无论是在种类、质量还是性能上都与国外产品有很大差距。我国高技术企业自主技术很少,实现商品化并成为名牌的更少,许多高技术企业主要以贸易为主,做外国产品的代理比较多。据抽样调查结果:我国高技术商品化率为10%~25%左右,产业化率为5%~7%左右。

从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看,90年代以来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一直是进口大于出口。1993年,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差超过100亿美元, 1994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为142.6亿美元,1995年为117.4亿元。

我国高技术产业还没有表现出高附加价值、高效益的特点。199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资金利税率为7.3%,产值利税率为6.8%,均低于全部制造业资金利税率(8.92%)和产值利税率(9.84%),这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

高技术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高技术企业的总收入还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40~60%。 尽管我国高技术企业有几万家,但大都规模小。以计算机工业为例,1996年我国生产微机约100万台,产量最大的联想集团和长城集团分别只有10 多万台,而美国COMPAQ、IBM、APPLE等公司每一家的年产量都在400 万台以上。中国微机产量不到世界的1%,但我国计算机行业有30万从业人员,与美国的一样多。目前我国软件销售额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不到1%, 国产软件占国内市场的份额不足30%。

从高技术产业结构看,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高技术服务业特别是国际服务业占的比重较低。

3.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都不够

自1995年5月中国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虽经政府、企业、高校及研究院所等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从中国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看,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从教育看,知识经济主要靠人的智力,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的迅速发展,不仅对社会经济运行,而且对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都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与农业经济时代需要小学文化、工业经济时代需要大学文化不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终生不断地学习。由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性,其政府和人民对知识价值的认识要比我们来得早并且深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2月4日发布的《国情咨文》中特别强调:美国政府要将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今后4 年政府的头等任务是确保每个公民享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除普及大学教育外,鼓励每个公民活到老学到老。我国人口众多,落后地区有的还不能实现9年义务教育, 大学与成人教育也与发达国家、甚至与印度差距都比较大,若不采取强硬措施,后果难以设想。

其次从科技看。近几年来R&D投入与GDP的比重一直在0.5%左右, 与发达国家在2%—3%差距较大。企业R&D 投入占全社会投入的比重目前不到30%,尚未形成研究开发的主体,发达国家为50—70%。据调查,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费用中,企业自筹占60%左右,贷款占20—30%,政府拨款只占1—3%,风险投资还没有发展起来。

4.适应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够适应。在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大。根据测算,目前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仅占工业品总额的11%,而发达国家则在40%以上。扩展海外投资和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开展国际化服务还刚刚起步。

②国际竞争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据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1996年对46个国家国际竞争力比较权威的评估,中国居26位。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类、科技、人口素质及管理方面在28位—40位之间。

③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尚需进一步努力。同时,保护好国内市场和占领国际市场两方面都存在问题。

④人口素质低使知识经济的发展受阻,将对中国下一个世纪适应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⑤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表明中国的整体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不仅影响中国产业升级,还将影响中国占领国际市场。

(二)中国如何赶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

1.要从全局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制订中国的发展战略

中国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订是十分复杂的,不仅由于存在“双肩挑”的任务,还在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面对科技、经济与政策机制之间相互交错的竞争,在竞争中,我们又缺少市场经济的经验。所以,中国战略的选择不能是单一的。

①把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

随着科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科技与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会不断缩小,与世界强国之间的国际分工会发展到以水平分工为主,这必然使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力加剧。

②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国家的主体战略之一。

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措施。知识经济需要高智力人才,而中国大量低素质人口存在,如何保证在未来20年内,使中国公民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广辟就业门路,是十分关键的。同时,如何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制订出具体的重点与目标,并有可靠的落实措施,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应绕过某些传统技术的发展阶段,直接获取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发展。要脚踏实地地把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产业创新能力的工作做好,这是决定我们生存与竞争力提高的根本。

③考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资源的永续供给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④选择渐进式开放战略,既保护好本国利益又要积极对外开放,以适应全球一体化要求。必须综合地考虑并处理好这些大战略问题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中国将实现工业化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有机地结合起来。

2.把握好中国产业发展的新特点

①企业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体与突破口。

自1995年“两个根本性转变”提出以后,中国产业的发展将出现新的特点:企业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体和突破口。因为,第一,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还要靠企业最终完成。第二,企业能否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是产业能否不断发展的关键。第三,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国家优化资源配置的措施,没有企业的呼应,就不能落到实处。第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第五,防范金融风险。因银行不良债权主要是企业经营不善及企业间相互拖欠造成的。

②企业是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这一系统的中心环节。

把实现工业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主要是依靠提高投入生产要素(资金、劳动、知识和技术)的使用效率,要把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知识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因此,这个系统应从教育开始,构成一个链条:教育(人才培养)研究与开发(R&D )—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市场等)—企业技术进步—产业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必须相应建立起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中介组织的作用,以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其中企业是主体和突破口,企业不仅是产业升级的主体,也是研究与开发的主体,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是一所大学校,是教育的重要阵地。

③尽快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

目前,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政府的职能还要不断转变,企业的改革还要不断深化,企业对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一个适应过程,企业主体还没有确立起来,各类资源的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政府虽然比较成功地制定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但政府各部门及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新旧政策的交替、各类政策之间的配套和协调,完成更高次的配置资源的任务,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研究中国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时发现,国家计划对国民经济大的比例关系的调整是比较有效的,建国初期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80年代中期,又对重工业过重和自我循环与自我服务进行了调整,90年代初,又加强了基础工业与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成功,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问题始终存在,归根结底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企业没有确立起主体地位,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微观基础没有解决。80年代末,国务院就批准了50多家计划单列的大型企业集团。1997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又将其扩大到120 家国家试点企业集团。目前这些企业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缺乏宏观指导,对国家整体规划和有关政策吃不透,反过来看,有些政策没有直接与企业的利益联系起来,对企业的发展指导作用不大。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盲目扩大规模,不注意技术进步,大有步韩国大企业后尘之势。一方面,政府要创造框架条件,利用有限的资金,或制定相应的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支持和引导这些企业向主体地位迈进,另一方面,企业自己也要主动地走上主体地位。

3.解决好产业升级与市场开拓及就业的关系

①注意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而实现农村城市化。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 中国必须抓住科技兴农这条主线, 力争在2010年使中国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现在的52.9%下降到30%左右,城镇人口比重由现在的29%提高到2010年的45%左右,农业的非农产值比由现在的77%进一步上升到2010年的90%左右,使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一个质的飞跃。

②发挥好高技术产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先导”作用的同时,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支柱”作用创造条件,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和产业高技术化并举。

中国发展高技术产业要以创造高附加值、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为主要目标。在高技术产业中,应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等作为重点。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要注重用高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向企业输送高技术及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移植高技术产品,扩大高技术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只有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应用高技术成果,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质量,才能振兴中国的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一起步入知识经济社会。

③依靠信息化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促进信息为基础的服务业发展。世纪之交,第三产业的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是服务业的知识化,二是服务业的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使服务业交易可以在异地进行。如80年代后期,法国航空公司对通讯设备的投资与购买飞机的开支相差无几。从目前看,中国从事信息服务的机构和企业大批涌现,信息服务营业额以两位数增长,“七五”年均增长27%,“八五”年均增长47.6%, 1995 年信息服务营业额达到140亿元。但总的来看,信息服务业滞后于电脑业和电信业, 电子工业滞后于通讯业,通讯业所需设备和器材的市场80%被国外公司占领。

国家组织实施了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信息工程。“三金”工程的全面实施,标志着中国信息化建设事业翻开了历史上新的一页,信息化促进了现代化,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根除腐败创造了新的环境。

④注意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开拓国内外市场。

消费结构是指在市场供求矛盾运动中,形成的多类消费对象支出的消费总支出中的比例及其构成状况。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带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的动力。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的运行以投资带动为主,消费品紧缺。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提出后,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了“短缺经济”的怪圈,进入了消费需求、市场需求及投资需求相结合的运行轨道。在实现工业化及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加速消费需求通过市场信息反馈到企业的过程,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品种与质量,既满足消费需求,又防止水平的供给过剩。市场是生产和消费的是间桥梁,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们应特别注意国内市场的保护,同时,改变低层次的出口结构和扩大海外投资,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⑤解决好产业升级与就业的关系问题。

如何依靠技术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扩大就业机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难选择问题。技术进步有多种类型,如节约活劳动型的技术进步和节约物化劳动型的技术进步,中国应选择后者。同时,技术进步可能在原有岗位上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但它也可以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为了在技术进步过程中解决好就业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及农村城市化过程中,通过加强产前与产后服务,吸收转移出来的农业劳动力。

其次,在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和农业三个层次上,选择发展劳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如特种养殖业,已在中国广泛发展起来,其技术水平有的在国际上属首创,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这应成为中国的一大优势。

第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三次产业的比例看,第三产业比重从目前20%提高到中等发达国家的50%,其就业比例也会大大提高。同时,要发展软件等智力密集的产业及国际服务业,培养一批掌握世界领先高技术的人才。

第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加强教育和培训,开展再就业工程,使劳动者具备多种技能,以适应工业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的需求。

标签:;  ;  ;  ;  ;  ;  ;  ;  ;  ;  

世界科技进步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