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你教什么?你不教什么?_教学技能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教什么?不教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教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学习是由于学习者的心智结构发生改变的一个结果。此结构的改变因反应环境的刺激或信息而起,但绝对不只是在心理层面复制这些环境的刺激或信息而已。因此,教学的原理不应只是在学习者的脑子里填充知识,更应使学习者处在一种知识产生最佳结构的状态。

      一、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可用图1所示。当一位教师准备去完成一个教学目标时,他必须对学生当前的状态,包括智力、性向、动机以及学习之前所拥有的知识(以下简称过去知识)有所认识。经由比对学生的过去知识,才能决定哪些是教学中所要传授的新知识,并进而确定适当的教学策略,包括传递媒介的选择、教学的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方法。最后则通过观察或测验,检验教学的目的是否已经达到。所以,一位教师每天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传授新知识给学生以及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就学的这边来看,学生在学习时,必须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情绪与动机、紧张的程度、记忆的方式以及思维的方法处在最佳的状态,如此才能有效地收录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达到学习、理解与记忆的目的。当然,学生必须通过比较的历程去判断教师传授的新知识与自己的过去知识的哪一部分有关,如此他才能理解与记忆新的知识,并进而整合新知识与过去的知识成为一个新的知识架构,以达到学习与记忆的效果。

      

      二、语文的知识与技能

      人们从小学习语文,长大之后,则利用语文学习。因此,一个人的学习成长与他语文能力的学习与表达至关重要。这也显示,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语文的技能表现在听、说、读、写四方面,此四方面技能的发展顺序是先听后说,然后读与写(见表1)。语文的学习与发展,都是遵照这个顺序,几乎没有人可以违反这个顺序。

      

      每一方面的语文技能都包括语法、语意、字汇/词汇与语音四个方面。如此,一种语文的学习表现在16种语文的技能上面。也许有人会认为,小学的语文教学应强调在读与写方面,因为儿童在入学之前,通常都被假设已经能够掌握听与说的技能。在读与写方面,一般也都强调读比写重要,因为今天中文计算机的大量使用,已取代了手写汉字的需要。今天我们可能使用中文计算机取代手写汉字,但我们仍旧必须学习造句与作文的技能。所以写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读的重要性,只是先学习读、再学习写比较符合学习的优先性。

      学前的儿童虽然已能掌握听与说的技能,但是,会听与会说并不等于听明白与说清楚。后者才是知识学习与人际沟通的技能所在,是必须学习的,因此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与训练的重点项目之一,不能忽略。换言之,16种语文技能中,每种技能的教学与训练都是必需而且必要的,缺一不可。这确实是语文教师极大的教学压力。每学期单由一位教师负责语文课程,恐怕并不适宜,由两位教师分别负责听说与读写的教学,也许较为适当。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不同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固定与清楚的范畴或实际边界,而语文的教学范畴是模糊、毫无实际边界的。语句的数目如果是无限的,则语文的教学范畴是模糊而无实际边界的。因此,语法的知识是一种内隐的知识,不是一种外显的知识。在教学上,语法的知识与规则是不能简单地透过语言的表达说明清楚的,它们只能举例说明而已。也就是说,语法规则的学习有赖于学生持续不断的练习与探索,教师所给予的是作业的回馈甚于范畴的说明。

      三、从学生学习出现的错误中发现要教什么

      从以上的介绍可知,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繁杂的工作。此外,16种语文的技能及学习亦可能因不同的语文学习而出现不同的问题与困难。譬如,中文是由意符文字与单音节文字组成的,具有同音字以及语尾不变化的特征,必须从字符串中断词才能理解语句的意思。拼音文字系统如英文等是由多音节的文字所组成、较少同音字、阅读语句无须断词以及具有复杂语尾变化的语文系统。两者在学习上势必有不同面向的学习困难与问题。心理学对人类心智历程的研究指出,要了解一种语言学习的困难所在,就是对语文的行为表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这也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在造句、作文与其他作业中所出现的错误。

      第一类错误:同音字

      1.早上起床整理遗容后,我们到学校集合,搭车前往垦丁毕业旅行。(仪容)

      2.报上说重金属污染过的牡蛎会治癌。(致癌)

      汉字的同音字字数甚多,常用词语也有很多一音多字的。这说明学中文的学生常因同音字造成词的错写。学拼音文字的学生是不易出现这类错误的。

      第二类错误:为造句而造句,忽略表达的合理性

      1.题目:一边……一边……

      学生:他一边脱衣服,一边穿裤子。

      2.题目:陆陆续续

      学生:下班了,爸爸陆陆续续地回家了。

      第三类错误:词汇误解

      题目:难过

      学生:我家门前有条水沟很难过。

      第四类错误:词性误解

      题目:况且

      学生:一列火车经过,况且况且况且……

      第五类错误:词汇的解离

      题目:天真

      学生:今天真热。

      第六类错误:为作文而作文

      1.我最喜欢吃的美食是青菜,青菜中最喜欢吃的美食是白菜,为什么喜欢吃白菜呢?因为它是青菜的一种。(绕口令吗?)

      2.我最喜欢吃外婆煮的菜,里面包含了很多爱心,但是万一外婆死了我就吃不到了,所以我要趁外婆还活着的时候,叫他每天煮三餐给我吃。(这算虐待老人吗?)

      第七类错误:长句

      从小就住在我们家隔壁的陈伯伯住家三楼最后面一间厨房不知道为什么会三不五时地飘来一阵又一阵烹煮红烧牛肉时所散发出来的浓浓迷人中药味道。(使用了65字,仍未适当地表达!)

      四、文字的学习

      (一)拼音与意符文字的“形—音—义”关系

      汉字来自六书,是意符文字,因此,“字形—字义”的联结比拼音文字更为直接。拼音文字的“字形—字音”的联结比“字形—字义”的联结更为直接,因为英文的组成字母与拼音的音标形状上相似。因此,学读汉字主要的困难是学习“字形—字音”的联结。这就是为何小学一至五年级的语文课本,每字都与它的注音或拼音符号并排出现,以便让学童不断地学习“字形—字音”的机械性联结。但是,这种联结可以透过“字形—字义”与“字义—字音”联结的途径,加快学习,理由是“字义—字音”的联结早在学前就已具备,如果透过字源的解说而了解“字形—字义”的关系,那么“字形—字音”的联结就不必依赖机械性的配对学习与强记。这是汉字学习的优势所在。但是,文字过度的简化,远离六书的字源结构,可能会使这种优势丧失。

      (二)汉字与词的常用程度

      表2呈现有关于中文词、字与字音[1]与英文字[2]的使用频次的分配情形。中文部分的资料是从百万个中文词的出现机会里收集而成,总共收集到的有40022个词,4583字与401字音。表2显示,在百万个词的出现机会里,只出现4583字与40022词。4583字之中,有26字占百万使用机会的前25%,125字占前50%,418字占前75%,1413字占前95%,以及2460字占前99%。因此,小学生学到2500字左右,则能普遍阅读中文,不会有太多生字的问题。就词而言,40022词里的22词占总使用率前25%,158词占前50%以及15708占前99%。换言之,如果能学会使用常用词汇16000个,即约能掌握中文的阅读。表2使用频次的分配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是,优先使用常用的字或词编成小学的课文去学习,而且愈常用的字与词愈先学,则掌握中文的效果是较为显著的。

      

      五、语文教学的目标:自动式的使用语文能力

      人类许多的认知技能在经过长期与稳定的练习之后所表现出来的速度与正确性,均远非初学时所可比拟的。这是由于执行技能的运作,随着练习的增加而产生自动化的缘故。在技能学习的早期,一个人必须投入极多的注意力在学习上面,反应缓慢、容易出错,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人势必不能分心去注意其他的事物。以文字阅读为例,文字的阅读涉及字形的辨认、语音的转录以及字汇触接。对于一个刚开始学习阅读的人而言,这三方面的技能都必须投入极大的注意力,而结果是必须花费许多时间与力气,方能辨识出一个字以及“字形—字音—字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练习过程中,他不能分心去做其他的事情。但是,经过长久而稳定的练习之后,一个人对许多文字的辨识以及字“形—音—义”的联结,是极为快速,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之下,就能反射式地自动执行。这种运作的方式称为自动式的运作。由于一个自动式的运作,无须耗费注意力的资源,所以这些资源可以节省下来,以便用来处理其他同时发生的心智活动,其结果是,一个自动式的运作,可与其他的运作同步发生。同步发生的结果,就如同一心可以两用或多用一样。这是后期的认知与动作技能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从控制式的运作迈到自动式的运作并无其他的窍门,只有通过不断的、一致性的练习才有可能产生自动式的认知运作。长期不变的知识、基本的、底层的知识以及经常使用的知识都需要自动化。最常用的2500字与15000词的听、说、读、写与四则运算皆属于这类的知识,皆需要自动化。目前小学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内与课后不断地练习字、词与四则运算,常被认为是机械式与填鸭式的教学,实际上是自动式认知运作的教学,值得称赞与鼓励。

      六、课文的阅读、理解与记忆:新旧合同

      “温故知新”虽是一句老话,却是至理名言,它说明两个事实。(1)新事物的学习与记忆并不困难,如果感到困难,那是由于缺少相关过去知识的联结。(2)新事物的学习与记忆,必须与过去的经验与知识联结或者触发过去相关的经验与知识,才能成功,否则,新知识是难以理解与记忆的。这就是“新旧合同”的看法,这种看法也就是“温故才能知新”的看法。

      试阅读下面的一段文章,假想看完之后要回忆这篇文章:

      如果这个气球破了,声音就无从传递,因为所有的事物都距离那层楼太远了。如果窗子关着,声音也无从传递,因为许多的建筑物都有隔音的设备。由于整个运作全靠电流,如果电线断了,也会产生问题。当然,这个家伙可以放大声音喊叫,但人的声音究竟不能传得那么远。同时要注意的是,弦可能会断掉,那样信息的传递就没有音乐的伴奏了。非常明显的,最佳的状况是缩短距离,如此潜在的问题就不会产生。如果能面对面,就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差错了。[3]

      受试者被要求阅读这一篇文章,并在一个7点量表(7为完全了解,1为完全不了解)上评价自己的理解程度与回忆这篇文章。结果是,理解的程度是2.30,回忆的分数是3.60(满分为14)。如果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先看图2,则理解的程度从2.30上升到6.10,回忆分数则由3.60上升到8.00。此插图的功能是在唤起个人相关的知识。凭着这些过去的知识,才能理解这篇文章。这显然说明,对新知识的了解与吸收必须建立在对旧知识的联结上。

      

      同样地,你很难理解与记忆下列的文章,除非先看到它的标题“如何使用洗衣机?”:

      方法实在非常简单。首先,根据它们性质的不同分成不同类,如果不分类也无所谓。其次,如果你缺少某些设备,就必须到别的地方,否则你就是设备齐全了。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能一次处理太多,否则就会发生意外。同样地,任何的错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操作这种机器不应太难,稍微练习就能学会。基本上,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未来是否仍旧需要,就很难预测了。

      由以上的介绍可知,新旧合同的教学有如下的启示:阅读、理解、记忆三位一体。

      文章的标题、插图有助于对课文阅读、理解、记忆。课文教学之前,先提醒学生哪些过去的知识与经验是跟课文内容相关的。教学之后,要求学生说出,哪些是课文所提供的新消息。

      七、外显与内隐的知识

      知识可分为意识与无意识的知识。意识的知识是能自我觉知的知识,从课堂的语言教学中能透过语言传授与学习的知识都是自我觉知的知识,因为教师能自我觉知这些知识,才能在教室里使用语言表达出来。譬如,字形、字音、字汇的知识是意识的知识。如此,人类的知识有些部分是意识的,可以言谈的,知道其所以然的。

      但是,有些知识是无意识的,不可以言谈的,也不知道其所以然的。无意识的知识亦称为内隐的知识。拥有这类知识的当事者是不能自我觉知这类知识是什么以及如何学到的。

      根据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任何一个复杂系统的学习都涉及意识学习与无意识学习两部分,而这两部分都可能有其天生、遗传或演化的基础。因此,单纯地把语言的习得看成是天生自然或后天学习的、意识或无意识的并不适宜。本文提供了一些例子说明,有些看似无意识的语言学习实际上是意识的,有些则相反;看似意识的语言学习实际上是无意识的。还有一些在开始时是意识的,但最后掌握的却是无意识的知识。澄清语言学习的意识与无意识部分,对语言教学是有益的,因为意识的部分是教学可以直接介入而改善的,而无意识的部分是教学无法直接介入的,它只能通过适当的环境安排,由学习者亲自去体验、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给学生充分的回馈。

      [本文是作者应邀在第12届两岸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2013年12,台湾)中所作的专题演讲,发表时作了精简与修改。]

标签:;  ;  

小学语文教学:你教什么?你不教什么?_教学技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