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识论重要问题的研究述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学术界就哲学认识论的反映含义、情感意志的认识论意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内在同一性、认识论的现代发展等认识论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探讨,提出不少有价值的观点。
一、关于反映的哲学认识论含义
在关于认识本质的讨论中有一种倾向、既坚持反映范畴,不赞成批评以及取消反映范畴的观点,又不满足于各种教科书和辞书对反映含义的现有规定,而是另起炉灶,提出了许多新规定,主要有:(1)反映是指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自觉地接受客体的信息,在主体意识中复制,再现或生成同客体具有相关性的形象和概念的活动。(2)反映是指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以其认识结构有选择的接受现实客体发出的信息,复制和再现客体的属性、特征、本质和发展规律,从客体的属性出发把握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并超前显现出创造所得的未来客体的观念模型。(3)反映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观念的过程,是主体运用自身的认识结构,情感对通过实践而输入的客体信息所作的筛选、接受、存储、加工、改造,使主体的观念逐步接近客体的过程。(4)在认识中,主体不断影响客体又不断向客体接近,从而在思维中不断地把握客体;客体也在主体中直接或曲折地映现自己。这种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能动表现形式,就是反映。(5)能动反映是主体积极地、主动地以观念形态再现客体及其内在本质规律的活动的总和,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反映的选择性,反映的抽象性,反映的创造性、反映的回溯性和超前性。(6)哲学认识论的反映含义就是意识与意识之外的存在具有镜像与原型一样的对应关系,经典作家在哲学认识论上所有的用法都是如此。反映不等于认识活动,反映是结果,不是过程。(7)反映是客观对象作用于感官,主体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在人脑中对客体模写、映象,形成观念和新思想的过程,(8)反映不是复制、模写,也不是选择或建构,而是自组织的整合。
二、对情感、意志认识论意义的探讨
不少同志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实践和认识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作为非理性的情感,意志等因素的认识论意义,这不仅限制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野,妨碍了对认识活动研究的深化,从而未能揭示认识发展的微观机理,动力机制等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而且跟认识论发展趋势和前景极不相称,更不合乎认识活动的真实情况。情感意志与认识是统一的,它们溶于认识活动中。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渗透着情感意志因素,认识的每一发展过程都离不开情感意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学者认为,情感要素对认识的作用主要是为认识活动的进行提供动力,激活和唤起主体中的认识要素和意志要素,使其处于工作状态,发动和维持认知要素和意志要素完成其加工信息,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功能。主体的情感要素是推动主体的认识活动以保证认识目的实现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没有情感的动力作用,就没有主体的认识。也有学者认为,情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并不是认识活动以外的心理过程,它是和认识活动浸透在一起,同时发生伴随于人的认识过程始终的同一心理过程。情感等主观因素是主体认识活动的内部状态,它们以复杂的形式作用和影响着人的认识活动,客体只是通过这些内部状态的作用才被认识的。情感对认识的作用和影响是有两重性或两极性,既有主观的能动性,创造性,又有主观的随意性、偏狭性,从而表现出它在认识中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也有学者认为,情感是认识主体结构中的一个恒常的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主体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总是首先通过主体的情感体验才能折射出来。情感不仅不能脱离认识活动过程而孤立存在,相反它作为认识结构中主体因素的一个极为活跃和重要的方面在认识活动中具有激化、选择和内控的三大作用。还有学者分别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及认识向实践飞跃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以下几点:第一,在认识过程中,人们一开始研究就形成了由当时的外部刺激和内部条件所引起的感知性情感,在认识的初级阶段,情感作为主体的感性认识活动的内信息形式,是人类认识评价活动和意志行为之间的重要中介,对人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形成起着激发、选择和整合的作用。进入思维活动即理性认识阶段,情感对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成具有驱动、调节和诱导的基本作用。这些作用集中体现了情感在思维信息加工中的组织的或互解的双重功能。第二,在认识付诸实践过程中,情感作用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一方面,它以各种形式推动着主体认识向意志行为的转化,为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奠定了心理基础;另一方面,理智又通过意志反作用于情感,约束其盲目性,使其不能无限制地超出理智的轨道。情感是认识的能动性转化为实践的创造性的中间环节,人的认识正是在情感与意志之间的交互作用下,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实现的。作为实践结果与已有认识之间的矛盾关系的特殊心理反映,情感又通过其依恋,据斥和颉顽作用,实现其缓解或激化主客观的矛盾,难护认识的渐进过程和促成认识的飞跃的功能。
关于意志的认识论意义,有的学者指出,把同一主体的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看作两个系统,认识活动是以外部世界和自我意识为对象的认识行为系统,意志活动则是以主体的认识行为为对象的控制系统。意志对认识过程的控制作用表现在:第一,意志努力促使形成认识过程的优势兴奋中心;第二,意志调节克服了主体内外干扰使认识能够持续发展;第三,意志自制力保证认识达到主体选定的目的。认识是一个多环节的系统过程,在整个认识的各个环节上,意志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作用。没有意志力量,任何较为复杂的认识都不可能实现。另有学者指出,意志要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表现为主体自觉地确定认识的目的,并依据确定的目的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障碍以实现认识目的,所以意志对认识的作用主要是调节作用,包括对于主体外部实践操作程序的调节和内部思维程序的调节。离开了意志的调节作用,就没有正常的有秩序的认识活动,也无法实现主体的认识目的,意志的坚强或脆弱,自制力的持久或短暂,直接决定着拼搏精神的发挥程度和情绪的高低冷热的控制状况,因而关系到认识结果的成败。还有学者认为,意志是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或子系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主体性的重要心理机制。意志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的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主体性的重要心理机制。意志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定向、调节和控制三种情形。它们的共同本质,是人们对认识活动的自我调节。构成认识活动中人的自我调节的心理机制,是意志在主体认识活动中的最基本的能动作用。
最后,有学者指出,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理论之所以向实践飞跃,这是因为理论本身和实践的要求,这固然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却忽视了主体结构中情感意志因素能动作用的研究,从而未能找出认识物质的能量源泉,如果说感觉和思维是外部刺激向内部意识事实的转化,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那么,情感和意志则是内部意识事实向外部行动的转化,是主体的客体化的过程。这后一个转化、正是通过情感和意志对主体认识物化的过程从方向、方式、强度,速度等方面的调节和控制来实现的,情感意志因素是认识物化的能量源泉。
三、关于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内在同一性
不少学者感到,我国现有哲学理论,大凡论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实现的革命变革,一般都归之于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的结果,却忽视了认识论的革命变革和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和注重唯物史观的内在同一性的研究,以弥补传统哲学的缺憾和空白。
刘福森、傅丽芳著文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的一般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变革的实质,契机和途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的理论前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基本原则,并不是与马克思的一般哲学世界观和认识论并列的组成部分,也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历史的结果,而是内在地包含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之中的。如果缺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就不可能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这样,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就构成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的基本特征。论者特别强调实践观的引入是马克思实践认识论变革的实质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这种说法只有在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基础的条件下才是正确的。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实践,实践运动的规律是社会历史的规律、因此,实践观点在本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姚志安撰文说,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与认识论的革命变革是同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是实现认识论之革命变革的必要前提,“发现”达到什么程度,“变革”也就实现到什么程度;如果没有唯物史观的发现,也就无所谓认识论的变革。而认识论的变革又反过来促进了唯物史观的发现。唯物史观的发现和认识论的变革之间的内在联系,贯穿于认识论的各个方面。第一,唯物史观的发现,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而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基本前提;第二,唯物史观的发现,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对主体和客体作出了科学的规定;第三,唯物史观的发现,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把实践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结合统一起来。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第四,唯物史观的发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就从根本上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五,唯物史观的发现,揭示了历史领域中的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实践和认识的契机。
郝永平的文章指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来看,科学认识论的建立是同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唯物史观交织在一起和同步进行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也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科学历史观是不可分割的。认识论的系统化离不开唯物史观。历史观的完善化依赖于认识论。文章从以下三方面论述了唯物史观与认识论的统一性:一、唯物史观是科学认识论的理论基础;二、科学认识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和灵魂;三,社会实践是认识论与历史观统一的基础和中介。
吴桂荣认为,马克思强调实践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命题”,把科学实践观直接和唯物史观相联系,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通过强调人的社会本质而突出实践及其主体的社会性质,从而使科学认识论成为科学历史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使科学历史观也成为科学认识的一个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在逻辑和历史的坐标中达到和谐和统一。
有些学者还分析了确立和坚持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内在同一性原理的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第一,这不仅有助于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和本质,而且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因为认识论和历史观的统一是建立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这有益于从总体上全面揭示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内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第三,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观的不断发展,使历史观日益完善,使认识论不断深化,真正成为现实的认识论。从实践上看,其现实意义体现在:第一,有利于克服非科学的体系在人们的思维中所造成的消极影响;第二,有助于准确理解并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第三,实现了认识论与历史观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理论形态上就会更加完善,统一而无片面性弊病,在其社会功能上就会更加全面、完备和彻底,从而科学地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更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
四、认识论的现代发展
科技的发展使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迁,传统认识论的许多内容也受到挑战。近来,哲学界的理论工作者在考察和分析传统认识论的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就认识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出路和对策,特别是现时代如何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和体系等问题提出许多建议。
黄盛华的文章指出了国内外哲学界现代认识论研究的科学化、文化化和语性化三种新走向,并对每一走向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在科学化方面,现代认识论的研究重心已由探讨认识的本质转向分析认识的发生和认识的增长机制,它越来越偏注于经验方法的应用,并展现出其具体科学中的发生机制。在文化化方面,它所考察的认识对象逐步由自在的自然泛化为人化的世界,由探索实体转向研究人的活动,从而为文化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层面的导向。同时,在传统认识论中作为工具和中介的语言符号也逐渐具有客体和文化的意义。在悟性化方面,它着意于将客体系统以及主客体二者视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进行把握,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看作一个互动的整体,以在认识活动中实现心与物、文化与自然、非理性与理性的统一。
陈新汉著文说,认识论研究的重点要有所变化。如果说在过去认识论主要研究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研究主体的本质力量如何对象化,研究主体效应,那么在现时代认识论就要把研究的内容扩大。那不仅要研究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而且要研究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和审美以及三者的辩证关系;不仅要研究主体的本质如何对象化,而且要研究主体的本质力量如何异化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不仅要研究主体性效应,而且要研究反主体性效应以及二者的辨证关系。为要完成这样的任务,认识论研究的视野就必须在横向和纵向上拓展。认识论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单个人或抽象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上,而应该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新特点,研究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之间的新关系及其对自然界的新影响;认识论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现时代人类的认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上,而应该从研究历史的、现代的、和未来的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与自然界变化之间的联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必须以此为己任,为全球范围内主体性效应和主体性效应之间的严重冲突问题,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确立和维护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大系统中的主体地位。
胡军认为,知识现在已成了政治、经济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因素,知识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重视对知识的研究是当今的时代对中国哲学提出的要求。无论从中国传统哲学还是现代哲学着眼,我们对知识论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这一概念的内涵在不断地变化,现代认识论的研究必须跟上这一时代潮流。要使我们的认识论现代化,我们现在需要重视对知识理论作微观的研究。随着知识在未来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生活中起着日益巨大的作用。加强知识论的研究是我国哲学界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旷三平著文指出,没有认识论意义的主客体分化,没有这一分化的不断发展,就不会有认识系统的两极对立,也不会有两极对立所造成的认识系统各构成要素的涨落变化,认识论如果避开客体分化的问题,就不能科学说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也不能完整理解主客体在认识系统中形成的实际的相互关系,传统认识论往往忽视认识主客体分化问题的研究,缺乏对认识论的前提的哲学反思,无法解决理论体系建立的起点问题。因此,对于主客体分化的哲学研究、不仅成为探索现实世界分化之谜的理论指南,而且成为建立科学认识论的“阿基米德点”。从这种意义上说,主客体何以形成分化,如何展开分化以及分化的作用的结果,应是认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李晓明、冯文著文指出,我国当前的认识论研究至少存在这样几个薄弱环节:一、缺乏对人类认识,思维活动的发生学分析和动态系统研究;二、目前的认识论体系还有许多旧科学和旧哲学的痕迹,致使理论框架与现代科学发展的新发现,新理论和新成就之间显得自相矛盾和不协调;三、当前认识论研究过分沉溺于概念争辩;四、目前认识论体系仍然是一种纯认识理论,它忽视了现实认识过程中主体认识结构与价值、情感、意志、审美等评价结构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对“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情感体验等各种非理性认识因素和形成的考察。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必须以认识微观领域的研究为突破口,探究一种能反映人类现实认识过程及其规律的,能揭示认识、情感、意志、审美、价值和社会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的系统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新生长点。
欧阳康的文章指出,为了强化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社会才能,有必要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更新思路,探索其现代形式。他就深化认识论研究提出如下思路:1.强化人类活动的主体性效应是深化认识论研究的根本宗旨。2.把认识作为主体观念地掌握客体的自觉能动活动来加以把握。3.多方位建构多项式和多极中间变量的复合认识模式。4.在知情意与真善美的具体历史统一中揭示现代人类认识的主体性原则。5.在个人意志思维活动与社会文化交流的统一中揭示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6.从认识运动的时间特性方面展开认识的过程研究和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