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中医院 313000)
摘要:护理作为临床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护士是护理工作主要执行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医院临床中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这就给临床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防范措施加以应对。尤其是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由于本科室的特殊性,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更高,怎样去应对风险的发生,使患者和护士双方的权益都得到保护,是目前我们继续解决的重点问题。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通常病情严重、存在意识障碍、病情变化快,因此护理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纠纷事件。通过对护理安全隐患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2017年6-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半年时间段视作观察组,选取100例患者,同时将2017年1-5月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半年时间段视作对照组,同样选取100例患者,观察组有62例男以及38例女,年龄平均(50.28±10.36)岁,病程均值(1.52±0.62)年,疾病类型:脑梗死20例、脑出血40例、偏头痛25例、脑部炎症15例;对照组有60例男以及40例女,年龄平均(50.59±10.14)岁,病程均值(1.39±0.38)年,疾病类型:脑梗死23例、脑出血35例、偏头痛28例、脑部炎症14例。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主要是根据护士长的指示完成各项护理管理工作,定时做好患者巡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进行常规生活指导。观察组针对神经内科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签署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书后,实施风险管理。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住院期间的舒适度以及安全度、满意度,根据患者的自我感受进行评分,分值为1~10分,分值越高,表明安全感越强、舒适度越高、满意度越高。评价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具体有导管牵拉、跌倒、压疮、套管针脱落、护理文书记录有误。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对获取数据开展分析,(x-±s)表示文中计量资料,t检验,[n(%)]表示文中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舒适度、满意度及安全度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安全度、满意度以及舒适度自我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护理风险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对照组发生率为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12,P=0.0030)。
3结论
3.1护理风险因素
3.1.1管理方面因素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应该发挥强大的护理管理作用,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护士长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护士一起忙于治疗、护理工作,忽视了护士长的风险管理力度与能力,护士长对自己的管理界限不清,奖罚不明,不能起到监督管理作用,导致护理风险事故多发。
3.1.2患者方面因素
①神经内科患者的疾病特点:神经内科患者的情况较为复杂且严重,并且老年患者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护理风险。②跌倒、坠床:患者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卧床,另外护理过程中护士不认真,出现跌倒、坠床的几率较大,势必会激发护患纠纷。③误吸:患者意识、吞咽发生障碍,在患者进食的时候护士没有起到监督作用导致误吸情况发生。④压疮: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存在障碍,卧床时间长等,都容易出现压疮情况。
3.2护理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3.2.1完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
构建完善健全的消毒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使用消毒洗手液搓洗双手,防止交叉感染现象发生。在使用各项仪器以及管道前,对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利用相应的空气净化消毒器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定期消毒。完善科学、合理的护理风险监测系统,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尽可能防止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3.2.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护士在工作中要处处体现专业性,因此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要不断地鼓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护士参加各种考试来提升自己。每年对可以对资历比较低的护士进行专业培训,让护士学习一些先进的护理知识与技术,要确保操作技巧的娴熟性。要注重从各个方面培训护士,不断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从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3.2.3加强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医疗意识
针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通过健康宣教使得患者更加清楚自己应该如何配合治疗,走出患者的思想误区,切实有效地实现对自己病情的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宣教过程中护士要履行告知义务,使得患者享有病情知情和同意权,切实有效地为意识障碍患者提供真实有效的告知情况,将实情告知家属,取得他们的信任,并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
3.2.4施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装订成风险管理手册。例如:防坠床、跌倒的工作流程,要求入院后对每位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查对工作流程、制度以及仪器设备维修使用制度等;责任护师、护士对患者和家属加强健康教育,让其了解住院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可能引起的危害;同时每天讲解案例分析,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每班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行为进行评估,了解其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以及落实情况;将配合度较差的患者或家属安置在离护士站较近的病房,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在楼道、病房悬挂警示标识,交班时重点交接,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对“气道湿化”“防跌倒坠床”“胃肠营养”“防脱管防堵管”“刺激性药物”“药物过敏”“持续用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建立安全护理警示条,引起值班护士的注意。
4结语
总而言之,神经内科护理实施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及管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牛颖.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218.
[2]曾瑜,陈淑英.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2015(8下旬刊):178-179.
论文作者:周琴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风险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发生论文; 护士长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