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视域下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思考论文_张笑蕾

素质教育视域下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思考论文_张笑蕾

摘要:当今时代,素质教育之风盛行,国家、社会全面提倡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而不单单是学业成绩。在大众的眼中,博物馆一直承担着研究与收藏的作用,着重于对文化藏品的保护和探究,同时博物馆一小部分职能就是供大众参观鉴赏。但现如今,随着博物馆职能的逐渐过渡,其承担的教育意义应该慢慢凸显,尤其对于青少年的文化传承教育。众所周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希望也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因此,博物馆更需要建立健全教育体系,帮助广大青少年了解古代文化,传承华夏文化,完善其道德人格。通过促进多方面文化教育活动的进行,加强与校园之间的教育联系,大力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

关键词:博物馆、素质教育、社会教育、青少年

前言

素质教育强调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学业,更是德智体美,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才能够拥有足够的竞争力。因为学生及其家长深谙这一道理,所以当今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以获得更好的未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博物馆的职能转变就尤为重要了,不仅能更好地持续发挥博物馆的作用,还能促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进步。所以,博物馆应该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和资源,增添一种新型的素质教育方式,已达到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就当前而言,博物馆因为其得天独厚的文物价值和历史底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信赖,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追捧。而且青少年也热衷于这样新型的教育方式,更真切,更有沉浸式的体验。

一、青少年博物馆教育需求分析

从一个方面而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获取知识和提升自我素质的方式肯定是越来越多,但是选择多就难以让人找到最适合自己方式。但是现代博物馆已经区别于了传统的博物馆,不仅仅是藏品的展示方式和介绍方式,亦或是教育意义的提升,都为现代博物馆大大加分。这一系列在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创新,都极好的迎合了当代青少年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符合其年龄段理解能力、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的教育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将文化底蕴根植于青少年的内心。

换一个角度,传统的素质教育以书本和说教为主,单调而枯燥,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无法真正吸收理解,最终沉淀到素质提升上的并不多。而且过多的说教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日后的教育更加难以进行,严重的可能导致学生价值观和取向的扭曲。所以,实践的教育对于素质教育就是尤为重要的,而博物馆的存在,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博物馆的实践教育中,青少年能够

亲身触摸、体会到那些实例,往往真实的存在,能够给青少年以精神的滋润,促使他们去成长,以及完善自己的内心。与此同时,在直观的展示与陈列中,文化信息与内涵价值,可以更加强烈地灌输给青少年,使之主动去感受、体悟其中的精神意义和价值,由此青少年能够产生对于国家、民族和过去的敬畏与自豪。

二、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推进策略

青少年正处于他们一生中最具有可塑性的一个阶段,他们内心情感、价值观都还没有完全成形,正受着来自外界一切因素的影响,或好或坏,都有可能导致青少年素质修养的未来走向。博物馆作为一种较为社会性的组织或者说是机构,承担着教育者的责任,对广大青少年的修养提升、文化沉淀、知识积累都有着莫大的帮。笔者也认为博物馆在未来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将起着较大的作用,而其中具体的教育推进措施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才能达到高质量、高效的目的。笔者在这里也提出以下推进策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政策推动,优化博物馆的教育格局

有关部门应该合理划分教育管理的范畴,将不同的教育领域分配给不同的教育部门,让他们用专业化教学去进行青少年教育,使所有的优势都得其所用。与此同时,博物馆也应该积极统筹自己的教育范围,将相应的领域规划到将来的转型计划中,不仅仅为大众提供参观游览的机会,更能成为文化艺术继续传承到青少年身上的地方。博物馆要选好自己的定位,逐步优化在教育领域的格局。博物馆应该主动寻求和学校等的教育合作,除了基础的参观教育,也可以积极开发多样性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堂,激发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喜爱,让他们由不了解到愿意去了解,由内而外地产生变化,循序渐进地让素质修养得到提升。总而言之,博物馆应该明确自我教育格局,遵循政策,最大化利用所有优势去开辟教育新路径。

2.2课程引领,提升博物馆的研学水平

任何一种完备的教育体系的构建,都需要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尝试,才能够将漏洞一个个寻找出来并弥补。在博物馆进行青少年教育这一方面,不能够只坚持传统闭塞的方式,而应该不断创新和研发,多元化地发展。以此,为了可以持续发展,博物馆应该适当迎合当代青少年的兴趣和追求,从青少年的角度出发,抓住他们的内心,研发相应教育课程,在课程中了解青少年的吸收和反馈,从而不断改善课程设定,提升青少年对各种文化精神的理解,如红船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不仅如此,博物馆还可以依据自身的教育资源,出版各类教育类的图书,在馆内现场介绍讲解之后,还可以进行相关的阅读,更深层次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文化艺术的熏陶。此外,多种形式的展览,如雕塑、绘画、园艺等等,能够丰富青少年的知识,传递更加有价值的人文内涵,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与过去的伟人面对面对话,感受他们的价值,同时意识到自己应该如何填补内心和精神的空缺。其实,博物馆就是将游览和教育结合于一体,以此让青少年体味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感受年代情怀。

2.3氛围营造,发挥博物馆的资源优势

众所周知,博物馆作为广大青少年的第二课堂,是他们增长眼界、充实自我的绝佳之地。博物馆里所陈列的不仅仅是陈旧的与现代所不同的事物,而是过往人知识和经历的沉淀,经受过一代代人的传承,才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博物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以前往往被忽视了,博物馆并不只是字画的最后归宿,而应该成为文化的传承者,成为文化发散的地方。因此,博物馆要注重自身文化氛围的营造,这也就好似一种品牌的营造,只要一提到博物馆,就能让人们想到其独特的影响力。为了营造教育氛围,博物馆应该根据青少年的需求,以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在展览方式、讲解方式上进行多元化的创新,在保证展览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做到足够新颖、足够吸引青少年的眼球。

另外,开展教育活动,还要寻求新思路,将教育意义与趣味相融合,开展各式各样的青少年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自我探索和追寻,去逐步接近崇高的灵魂,让他们在内心产生敬畏和向往,用内在驱动外在,达到增强各方面能力的目的。所以,一系列生动而不失意义的教育活动就尤为必要了。比如,让青少年担任博物馆讲解员,不仅能够锻炼其社交和表达能力,更能深刻其对所讲解人物的印象和了解,继而对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引导作用。亦或是开展历史文化知识的竞赛,让孩子们在合作和竞争的氛围下,扩大知识面,提升思维广度,得到思想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在做到结合博物馆现有优势的前提下,迎合青少年的兴趣,能够让青少年主动去参与历史文化,而不是被动接受。展览活动的举办,也不能缺少高水平的文化艺术,也不能过度创新,而丢失了历史文化所该有的精髓和深刻意义,这便需要博物馆不断尝试,不断累积经验,以达到完善。

结语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其职能将不会固定不变,在当今教育领域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观念不断催生,学校与博物馆的教育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博物馆将会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的窗口,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素质提升,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建设社会。

参考文献:

【1】曹丽芳. 素质教育下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J]. 学园, 2017(6):119-119.

论文作者:张笑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素质教育视域下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思考论文_张笑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