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资源背景下的社会体育资源协同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论文,社会论文,体育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06-12-15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98(2007)02-0001-05
社会体育资源作为社会体育发展的基础、条件、内容和手段,其质量的优劣、数量的丰缺及利用效率的高低,是影响社会体育功能发挥的因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全面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传统的社会体育资源的认知观念,以及我国现行的社会体育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一方面形成了资源需求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的现有资源闲置和浪费。协同观就是从协同论的视角,更新传统社会体育资源的利用观念,从泛资源观的视角认识社会体育资源,树立资源开发、管理与利用的整体观,实现社会体育资源管理者、使用者和开发者之间的统一观,实现各类社会体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价值充分体现,从而推动资源利用从单一类型向多元类型、从有形到有形无形兼备、从本体资源向共体资源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以解决我国许多地方存在的社会体育资源不足的窘况及利用上的困境。
1 协同与社会体育资源协同观
协同论是德国功勋科学家H·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系统内部不同层次与要素发生非线性的相干作用,随机涨落,子系统的自由度受到整体约束机制的控制,发生自组织的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系统的整体联动性,使系统的效能发挥到最优状态。序参量是协同论的核心概念,子系统间不同聚集状态的改变叫相变,而标志相变出现的参量就是序参量[1],它来源于子系统间的协同合作,同时又起支配子系统行为的作用。
以统一的思想协同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产生宏观水平上的结构与功能的协作,超越各独立要素所产生的效用。因此,协同是一种规律性、系统性的协作,它是一种机制[1]。协同具有协作性、整体性、动态性和反馈性等特点,协同之意强调协同作用是任何复杂大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2]。
社会体育资源协同观是建立在系统观、辩证观、发展观基础上而提出的,具有多重内涵,它以资源利用主体与自身效用发挥为基础,实现多元资源管理主体与多元资源受益主体、不同种类资源之间的功能与结构的协同,即针对各类社会体育资源所属组织(机构)的协同、各类社会体育资源之间的协同以及区域间社会体育资源的协同。这种观念引导下的社会体育活动建构了复杂性的社会活动系统。它以协同理论为主导,以社会体育资源社会化为序参量,以形成共同的社会体育资源管理运行机制、达到社会体育资源组织管理结构与功能发挥一体化的协同、实现社会体育资源整体效应、最大可能满足群众体育需求为目的,打破社会体育活动的行业性、传统性、单一性、地域性发展的局限,实现社会体育由社会各方齐抓共管的局面[3];以探讨有限资源满足更多需要为宗旨;以促进社会体育科学、和谐、优化发展,实现全民体育为目标。
社会体育资源协同的思想打破单纯的“向上看齐”的传统管理模式,代之以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建立基层各类社会体育组织之间合作、协调、互动的运行管理机制,形成的“向左右看齐”、“向下看齐”的管理模式[4]。
2 泛资源观与社会体育资源协同观
人类对资源的认识与态度大体经历以自然资源为主、自然资源分化出社会资源与经济资源(人类对资源的认识从有形向无形转换)、知识资源从社会资源与经济资源中突显并独立出来,最后第四阶段是泛资源观,是上述各类资源在不同资源主体支配下的科学整合与利用,资源主体可以是人、动物或者植物,各类资源是互相影响与作用的有机体[5]。泛资源观是社会体育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认识论基础,只有在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社会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开发与利用,社会体育资源认识的转变才能带来人类利用资源方式从有形向无形、从物质到精神、从直接向间接、从客观到主观的多重资源开发利用途径的革新。
社会体育资源协同观的确立,必须根植于对其科学分类的基础之上。体育资源的分类标准多样,如按资源性质,可分为体育自然资源与体育社会资源;按资源的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这里采用两种分类标准:按资源存在形态,可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按资源存在的本质功能,可分为本体资源与可利用资源。本体类资源指以体育系统为核心,以各行业中的体育系统和社会中的体育系统为辅构成的资源体系;可利用资源是以非体育系统的、但可为社会体育活动开展服务的各类资源,如医院、文艺等(表1)。
泛资源观的确立,资源利用方式的变革,为我们审视全面小康社会下社会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挑战,从表1可见,社会体育资源系统复杂、种类繁多、内容广泛,且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或部门,因此,既提供丰实的资源种类,更为重要的是提出有效利用各类资源的方法论问题。泛资源观承认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多质性,但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并不是“草木皆兵”式的,要根据资源的属性与特点,首先开发和充分利用本体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形成资源利用相对的层次性。协同观就是实现各类资源整体效应的一种途径,把社会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围绕社会体育社会办这一目标,通过不同组织之间、不同类型之间以及不同时空之间的资源协同,形成各类资源的合理搭配与科学运用,使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体育本体资源与体育可利用资源有机结合,推动从同类资源的开放与利用的无序向多类资源并用的有序演变,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独立”的资源管理模式,建立组织化、系统化的资源协同管理体系,完善的保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资源的整体效应,形成自组织的良性运行状态,实现资源利用的主体性与有效性的统一。
3 社会体育资源利用的现实分析
因管理体制、传统观念等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社会体育资源在实际利用中存在多重误区。就本体类有形资源看,有重体育系统轻非体育系统的有形资源的事实,如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调查统计显示,截至 200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547178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02902个,而社内学校、企事业单位活动空间分别为71.4%、60.7%,学校的开放率仅为29.2%。普查数据表明,我国被占用体育场地共有303个,被占面积为 2450000m[2],被占体育场地面积占全部体育场地面积的2‰,被占用体育场地原始投资总额为13亿元。除海南、西藏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体育场地被占用的情况[6]。
对本体类的无形资源重视、开发利用远远不足,尚存在较大潜力,如传统的体育观念、“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的组织资源、政策资源利用处于自上而下、权威性的程序化模式中,多元利用远未形成以及商业气息浓重的媒介等均制约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无形资源。
就可利用类资源看,除有形资源中的场地资源、人力资源利用较多外,其它各类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均存在开发利用意识淡薄、多数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如文化、教育、卫生、健康、娱乐等相关行业中的资源利用率较低。
从当前及社会体育的长远发展看,发挥观念资源、政策资源及媒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导性,组织资源的保障性和反馈协调作用,促使社会体育本体资源与可利用资源、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有效协同,实现体育本体资源与可利用资源的协同,建立有利于各类社会体育资源整体效应发挥的协同运行管理机制已势在必行。充分开发利用本体资源中的潜在资源,可利用资源中的替代性资源是解除因我国社会体育资源总量欠丰造成的体育资源难以满足群众体育需求、而成为全民身体运动健康蓬勃发展“瓶颈”的必经之路。可以看出,社会体育资源观仍停留在对物质的、自然的体育资源基础上形成的总体认识和观念,看重于直接的、有形的资源,看重于资源量的增加,而忽视资源质的提升,形成社会体育本体类资源利用不充分,核心资源不突出,资源可利用的潜力未全面挖掘出来。在这种传统资源观念支配下的体育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日益突显较强的局限性,相对于广大群众体育需求的日益增长,社会体育资源具有稀缺性、分布不平衡性、种类单一性等特点。同时社会体育资源管理主体的分散性、开发利用的指令性与资源类别的相对单一性,社会体育可利用类资源重视不足、意识不强的社会事实,造成资源相对闲置与严重缺乏的局面。因此,更新传统的社会体育资源观念,增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泛资源开发利用意识。必须实现各类社会体育资源的结构性调整和功能性定位,在资源的管理利用上,实现各类社会体育资源的相对整合。任何单一类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将影响资源整体效用的发挥,进而制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体育需求的能力。
4 实现社会体育资源协同管理的对策
4.1 构建社会体育的协同机制
协同性的特质在于该类资源在社会体育活动中的流动性,尤其对于无形资源而言,可以通过复制发生迁移,非但不影响或较小地影响资源原来所有者的拥有量,而且能达到双方或多方的协同性增长效果。当不同组织之间、不同群体之间达到了这种效果,就会进一步加强协同与合作,形成自组织的良性运行机制。
另一方面,在协同过程中,由于原系统有新的要素加入,而使系统增添活力。历史证明,资源利用每递进一个层次必然带来资源利用效率的大提高,必然带来一次资源利用领域的大拓展,在社会体育资源总量欠丰的情况下,通过功能代偿,挖掘潜在的、替代性的可利用资源是实现资源功能协同的内容之一。总之,应根据社会体育活动的实际需要配置资源,以目标为导向,实现不同种类资源之间的层次性、功能上的互补与协同,建立稳定、联动的协同运行机制。
针对我国社会体育资源利用与管理缺乏必要协同的事实,笔者认为:从体育行政部门、企事业组织、社会组织等资源所属部门、资源利用部门、资源管理部门着眼,在共同实现社会服务性的价值观念指导下,以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管理为保障,通过分析各类社会体育资源的特点与利用现状,权衡实现资源协同利用的现实差距,进而剖析制约协同效应形成的因素,衡量实现协同的时机性[7],建立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资源所属组织(部门)或机构共同参与的沟通机制,在已承担的责、权、利的基础上,对各类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与配置,这一系列的过程是社会体育社会化这一序参量从弱到强的形成与驱动过程,以社会体育社会化这一内在要求形成的自律性与政策干预形成的他律性共同作用下,使社会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逐渐从无序的、松散运行状态走向有序的自组织管理,实现社会体育资源的协同效应(图1)。同时,在社会体育资源协同机制形成过程中,应注意协同目标与协同效应的同一性关系,不断进行管理层次与操作层次信息的反馈与互动[8]。
图1 社会体育资源协同机制过程
Figure 1. Social Sports Resource Synergetic Management Mechanism
4.2 构建社会体育资源的协同体系
协同论思想以整体的观点调节社会体育资源系统形成宏观水平上的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是用统一的观点处理复杂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其核心是系统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社会体育资源分属于体育政府管理部门、各行业系统的体育部门及各类社会组织或个人三大系统,其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9] 的模式,因此通过依托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以其所辖区域内的各类相关资源所属组织(单位)共同构建社会体育综合管理中心,由辖区内的各组织(单位)负责人兼职,体育行政部门专职人员主持工作,形成一眼多线的管理运行机制,以系统思想和社会发展内涵为主线,达到社会体育共同目标的协同、体育需求的协同、各类资源的利用协同,实现社会体育系统有序、整体协调运行。
在三类组织中,各类组织(单位)的同级管理部门之间,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在共生互利的前提下,对下一级体育组织授权,实现社会体育资源内部的协同,由基层组织共同形成的社会体育综合管理中心,在社会体育具体活动中协同具体事宜,并不断反馈相关信息,形成良性的自组织运行状态,因此,各类组织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在社会体育社会化这一内在驱力下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图2)。此外,组织协同还包括与体育系统内其它组织的协同,如竞技组织,同时也要与其它类型的社会组织以上述方式进行协同。
图2 社会体育资源各管理主体协同流程
Figure 2. Social Sports Resources Managing Subjects Synergetic Flow Chart
社会体育资源协同管理的具体运行必需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之上,表现为对社会体育资源性质的认识、对社会体育资源分类标准及内容的认识及社会体育资源协同管理保障因素的认识,无此基础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可持续性的协同。
社会体育资源性质。社会体育中的社区体育、各类社会团体组织、各企事业单位等是以公益性为主的体育活动,与经营性体育资源相比具有非盈利性、公益性和社会性,各类资源之间具有同一的服务目标与价值取向,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社会体育资源这一性质充分体现在资源利用的多元主体及其效用性上。任何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应以此为前提。社会体育社会化是实现协同效应的内在动力,协同过程是这一序参量控制下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过程。协同的主要环节体现在社会体育各类资源之间的协同和社会体育资源各类管理组织之间的协同,除国家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宏观扶持外,各资源管理主体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共同体,而非国家强制性的协同。
社会体育资源利用主体界定。社会体育资源的主体指各类社会体育资源的管理组织、各类人群及个人,因此,在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即注意各类资源利用主体的特点、目标与各类资源丰度、功能、质量及布局形成协同性适应。
5 结论
各类社会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然打破传统观念的约束,不断探求管理创新,实现资源的最大效应,服务社会。基于协同观的社会体育资源研究正是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探讨资源利用观念的转变,转变资源总量不足、共享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基础上,提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主体性资源与可替代性资源的有机结合,以政策为主导,建立资源各个所属部门共同利益协同机制,在社会体育社会化序参量的驱动下,形成资源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