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本文选取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的平民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墓葬形制、墓内装饰内容、墓主人阶层等方面,分析此类墓葬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关键词:宋金时期 平民墓 家族墓
在长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当中,帝王、贵族、官僚等上层统治阶级和大知识分子的墓葬一直是关注的重点。平民阶层的墓藏很少被提及。这种不均衡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帝王将相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更为关键与直接。其次,上层阶级的生平事迹多见于各类历史文献资料,使得研究者方便两相比较。相对来说,平民阶层在政治上默默无闻,又几乎不见于史料。这样就造成了平民墓研究价值的低下与研究难度的增大。因此,历朝历代的平民墓自然就受到学界的冷落。然而,宋代平民墓的地位却不能小觑。因为宋朝政府重文轻武的统治思想以及经济的飞跃发展,宋代社会环境更为自由宽松,平民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水准明显提升。正如钱穆等史学家所说的进入了“平民社会”。而宋代平民墓的研究正是研究宋代平民生活的重要资料。宋墓的研究不仅仅可以给我们提供宋代丧葬文化的资料,还因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可以展现给我们宋代平民家居生活的缩影。
一宋金中原北方地区平民墓的考古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宋金平民墓的考古发现不断地见诸报道。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平民墓集中在中原北方地区,主要包括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较典型的墓例有:
1白沙宋墓
1951年在河南省禹县白沙镇发现白沙宋墓。宿白先生据此撰写成《白沙宋墓》一书。
M1是南北向仿木结构双室砖墓,由阶梯状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及后室组成,建于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前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84米,东西长2.28米,高3.85米,宝盖式盝顶藻井。后室平面呈六角形,边长约1.26至1.3米,北部砌0.4米高的棺床,攒尖顶。前室西壁上绘绛色悬幔和蓝色组绶。画面中心为砖砌男女对坐像、一桌二椅及摆设。右侧为男主人,左侧为女主人,皆四分之三侧面坐于椅子之上,椅子下各设脚床子,中间置一张方桌,桌上设一注子、二盏(盏下有托)。男主人像后绘一屏风,屏风左侧绘一侍女手捧果盘,女主人像后也绘一屏风,屏风右侧绘一侍女袖手站立,一侍女手捧圆盒,桌下绘一带座的瓶,男主人椅子下绘铤状物。南壁绘进奉者。东壁绘女乐11人。北壁绘兵器。M2是南北向仿木结构单室砖墓,由阶梯状墓道、墓门、甬道及墓室组成,时间较M1稍晚,推测为宋徽宗时期。墓室平面呈六角形,边长约1.2至1.26米,砌棺床,六瓣宝盖顶。墓室周壁有施彩绘雕仿木建筑雕饰,西南壁绘绛色悬帐和蓝色组绶,帐下绘墓主夫妇坐像、一桌二椅、摆设及侍者。西南壁的壁画所表现的图像与M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全部施彩绘,男女墓主及桌椅摆设不使用砖砌的技法。南壁券门上绘牡丹、水禽及云朵。东南壁绘绛色悬帐和蓝色组绶,帐下绘妇人坐像,背后绘高足柜、衣架及侍女。东北壁、西北壁砌破子棂窗,绘绛色悬帐、卷帘。
M3是南北向仿木结构单室砖墓,由阶梯状墓道、墓门、甬道及墓室组成,时间较M2稍晚,下限应不超过宣和六年(1124年)。墓室平面呈六角形,边长约1.17至1.26米,砌0.41米高棺床,六瓣攒尖顶。墓室周壁有施彩绘雕仿木建筑雕饰,墓室西南壁砖砌一桌二椅,右侧椅子之上绘女性墓主,其后绘屏风及侍女,左侧椅子上未见男性墓主而是绘两个袋囊。西南壁所表现的图像及采用砖雕彩绘相结合的技法都与M1大致相同,只是男性墓主像被袋囊所代替。南壁券门上绘牡丹、水禽。东南壁砌矮足柜和衣架。东北壁、西北壁砌破子棂窗。
根据M1的过道题记称墓主为“赵大翁”以及这三座墓地的距离、墓内壁画等装饰内容、仿木结构彩绘建筑等特点,宿白先生推测此三墓属于同一赵姓家族墓,墓主没有品级可能是兼营商业的地主。
2安阳小南海宋墓
安阳小南海宋墓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小南海水库底部,约建于宋徽宗时期。仿木结构单室砖墓,由斜坡式墓道、墓门、甬道及墓室组成。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44米,南北宽3.24米,北部砌0.42米高的棺床,顶部塌毁。墓室周壁砌彩绘仿木仿木建筑雕饰。东壁砌一桌二椅,绘墓主夫妇对坐像,背景为悬帐挽起,露出一副山水画屏,两侧各有两名侍女、两名男侍,后绘衣架。南壁拱眼壁绘朱雀,门洞左侧绘杂剧图,演员身后为幔帐,书法屏风,屏风后有三名侍女探身观看,门洞右侧绘二人一马。西壁砌假门、灯檠,阑额中部绘白虎,假门左侧绘备宴图,假门上绘卷帘,右侧为乘轿图。
此外,还有新安古村宋墓、登封刘碑宋墓、登封高村宋墓、新安梁庄宋墓、巩县稍柴宋墓、博野刘陀店宋墓、济南洪家楼宋墓、侯马镇西宋墓、稷山马村4号金墓、汾阳高护校金墓、绛县裴家堡金墓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宋金中原北方地区平民墓的特点
1彩绘砖雕壁画装饰方式使用的增多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丧葬制度是礼制的一部分,是维护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因此,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对丧葬制度的规格有严格的限制,不得僭越。鉴于国家对丧葬制度的严格掌控,平民阶层往往限于自身没有爵位或官位品级的社会身份以及自身财力的薄弱,在建造墓葬时几乎不制作装饰内容。而皇室贵戚、高官显爵者为彰显其身份地位在建造墓葬时往往雕梁画栋,极尽粉饰之能事。这一点可以从已经发现的唐代壁画墓的墓主基本是皇室贵族不见平民而看出来。到了宋代,壁画墓的情况则大不同,以白沙宋墓为首的众多砖雕壁画墓的墓主皆是没有品级的普通的平民。许多略有财力的小地主阶层纷纷建造在前代属于贵族官僚才可以享受到的带壁画装饰的墓葬。
2家族墓与合葬情况的流行
历代修建家族墓的都是有权有势的皇室贵胄。平民阶层的家族墓非常少见,原因其一在于经济基础的薄弱,平民往往无力修建大型的家族墓;其二在于丧葬礼制上的限制,统治者对平民修建墓葬多有限制。到了宋金时期,由于平民阶层富裕的人数大大增加以及统治者对丧葬礼制的放松,出现了许多精美的大型平民家族墓,比如河南泌阳宋墓M1、M2、M3和陕县化纤厂宋墓M1、M2、M3,河北两岔宋墓M1-M7、河北武邑龙店宋墓M1、M2、M3和井陉柿庄宋墓柿M1-M10等。
合葬的习俗古已有之,以夫妻合葬的居多。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不仅流行夫妻合葬墓,考古发现的两具骨架的墓葬有曲阳南平罗宋墓、平山两岔宋墓M1、山大南校区宋墓、大官庄金墓M1和M4等,应为一夫一妻合葬。还有多人合葬的情况,如林州市李家池村宋墓、林县城关宋墓、邯郸南湖小区墓M3等墓葬内有三具骨架。甚至有同一家族中多代多人葬于同一墓穴的情况。比如在侯马金墓M29中共发现9具骨架,包括正室三面各放2具、中间1具和侧室迁葬的2具。
三宋金中原北方地区平民墓繁荣的原因
宋金中原北方地区平民墓在墓内装饰以及家族合葬方面呈现出繁荣的特点,其原因在于北宋的社会背景。
1打破了“礼不下庶人”旧制
自古以来就有“聚族而葬”的观念,秦汉时期形成制度,其后历代都有相关规定。到了宋代,地主阶级的政治家们提出了重建宗法制的要求,他们纷纷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经过改造后的宗法学说逐渐成为地主阶级所接受,他们在各地建立起新型的、以同姓同宗的各个家族组成的宗族组织。一种不同于以往朝代的宗族制度也随之出现。这是宋代在传统家族制度上的一个重大发展,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在丧葬制度方面,宋代首次打破了“礼不下庶人”旧制,积极推广国家丧礼。原本只属于上层阶级才能享受的诸多的“礼”得到推广并逐渐下移,与民间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协调互融,为百姓所接受并实践,进而成为约束整个基层社会的规范。考古发现的大量带精美砖雕和壁画的墓葬正是在宋代政府鼓励“敬宗收族”的背景下完成的。
2承认家法
家法族规是宗族内部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自北宋建立开始,统治思想就是重文轻武、宽仁尚礼。因此,在管理下层民众方面也不是依靠严苛律法而是宣扬伦理纲常并依靠宗族组织来管理,使民众自觉遵守秩序。祖宗家法的实质精神正是“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宋代的宗族组织通常都有着自己的家法族规,用以调整宗族内部关系。其移植礼教伦理而成,或是以前宗族遗传下来,又或来源国家法律。家法族规所强调的家长权威乃是国家法律赋予的。国家法律和家法族规互为依存,家法族规是国家法律的补充。家法在规范民众的同时也僵化了思想形成了守成循默的风气。
3支持平民的丧葬活动
宋代政府出于维护统治秩序、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宣扬孝道,支持民间的丧葬活动。政治环境方面的自由宽松促使下层民众重视丧葬活动,许多人会花费大量金钱请僧人、道士来举行法事。家祭、墓祭、祠祭等祭祀活动也非常普遍。有宋一代民间丧葬活动的活跃,在加强宗族、家族内部凝聚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丧葬的奢侈浪费以及攀比虚荣,许多不富裕的人家因此破产甚至负债。
综上所述,宋代平民阶层家族墓的特点表现在砖雕彩绘壁画的装饰手段的使用。其较前代兴盛的重要原因在于北宋政府在积极建立宗族制度的背景之下带来的丧葬领域的宽松环境。自上而下的宗族观念的渗透以及政府对平民阶层丧葬活动的支持,使得拥有一定财力的小地主阶层关注家族墓地的修建,从而与前代相比平民阶层的家族墓修建得如此精美。
参考文献:
1脱脱:《宋史》,《二十四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2司马光:《司马氏书仪》,北京:中华书局,1985 .
3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井陉县柿庄宋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2.2.
4宿白:《白沙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5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河南沁阳县宋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5 年第 2 期.
6李明德,郭艺田:《安阳小南海宋代壁画墓》,《中原文物》,1993年第2期.
7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5.
作者简介:王芝鹤,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
论文作者:王芝鹤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平民论文; 丧葬论文; 北方地区论文; 宋代论文; 墓室论文; 宗族论文; 墓葬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