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住院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探讨论文_谭宝华

血液科住院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探讨论文_谭宝华

牡丹江市中心血站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 要】目的:探讨血液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血液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全部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2.50%,例次感染率为13.6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泌尿道为主,占全部医院感染的73.87%,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结论:血液科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住院天数、原发疾病、周围血白细胞和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有关,对症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改善患者的住院条件、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是预防与降低血液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血液科;危险因素;患者感染

血液病患者因原发病及化疗、放疗、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原物生物侵袭发生严重感染,其中,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使病情加重,影响预后。为降低血液病院内感染率,探讨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对我院 2015年 3 月 -2016 年 3月收治的 88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血液内科住院患者88例,男50例,女38例;年龄4~83岁,平均41.3岁;发生医院感染11例,感染率为12.50%。

1.2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系统收集此期间所有住院病人临床资料,仔细查阅每份病例和各种检查检验报告,将确诊为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填表登记。将所有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统一整理和分析,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作出核实,报告实际医院感染发生率。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X2检验与构成比。

2.结果

医院感染发病率:88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例,感染率为12.5%,感染例次12例,例次感染率为13.6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泌尿道为前3位,占全部医院感染的73.87%。抗菌药物使用率:88例患者中48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55%;治疗性用药占48.29%,预防性用药占51.71%。使用1种抗菌药物的占52.74%,联用2种的占44.52%,≥3种者占2.74%。48例患者共使用了11类别31种抗菌药物,主要为青霉素类(含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占全部抗菌药物的84.43%。使用前3位的抗菌药物是青霉素、头孢噻肟、环丙沙星,使用率分别为36.29%、26.00%、19.71%。病原学检查:11例医院感染患者中,病原学检查8次,送检率为72.73%,阳性率19.44%。真菌占37.24%,革兰阴性菌占35.87%,革兰阳性菌占26.89%。前5位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住院时间的关系: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医院感染发生时间最短的为住院后3 d,最长为64 d。住院时间<14 d、15~30 d、>30 d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5.73%、12.18%、31.87%;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等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2.22%、21.42%、18.21%,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发生率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周围血白细胞的关系:白细胞降低的程度与医院感染呈正比。按白细胞>4.0x109/L、(4.0~1.0)x109/L、1.0x109/L分组统计,医院感染率分别为8.60%、17.25%、44.26%。与免疫抑制剂及化疗的关系 11例医院感染患者中,8例在感染前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感染发生率为15.56%;9例在感染前使用过化疗药物,发病率为18.68%;两者均高于平均发病率。与抗菌药物的关系:使用抗菌药物者医院感染率为18.86%,未使用抗菌药物者为2.38%,使用种类越多,感染率越高。

3.讨论

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血液病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起病急,症状重,危及生命;白血病细胞不但在骨髓及淋巴组织中增殖,还干扰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使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常因严重感染而导致死亡。其治疗大都以化疗药物为主,这些药物不良反应大,损伤脏器,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宜造成感染。本次调查中 45 例患者院内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1.14%,其次为口腔、皮肤、消化道、血液、泌尿道。这与有关研究报道相似。原因为普通病房空气洁净度差,而患者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下降;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对呼吸道纤毛粘液系统、IGA 及纤维素等细菌清除系统均有破坏作用;加之呼吸道与环境直接相通,病原体容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等是造成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正常数量的和质量的粒细胞是机体抗感染的重要条件,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严重缺乏是血液病患者感染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当白细胞总数降低,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时,绝大多数患者易发生感染,且以医院感染为主。防治对策患者安置在有空气消毒设施的病房,每日晨间护理后和下午探视结束后空气消毒 1 小时,若使用系外线灯消毒,应保护好患者眼睛和皮肤;病房床单位、地面等用消毒液擦拭,每日两次;每月监测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效果。严格限制探视人员,减少人员流动;患者外出检查时戴口罩。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尽量减少侵入性治疗措施的实施。大量流行学调查资料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借手传播,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强化医护人员洗手意识,接触患者前后用洗手液流水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双手;病房备速干手消毒剂,对患者、陪护及探视人员进行手卫生宣教,提高洗手依从性,减少感染机会。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一方面防止抗生素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菌群失调和双重感染。血液病患者住院期间多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易引起菌群失调。据 Greene 等的报道: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增加了机体的耐药性,不主张使用。选用抗菌素应根据药敏结果,在未获得细菌学监测指标之前,经验性选择有效抗菌药物,应兼顾到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同时应根据病情选择抗真菌药物。为了减少白血病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院内感染病人死亡率。建议:对血液中白细胞<2.0×109/L 的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病人安置在洁净病房,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前严格洗手,保持病人口腔、皮肤清洁卫生;对白细胞数<0.5×109/L患者要进入无菌室治疗。对患有感染性疾病的白血病患者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对病房环境、病人鼻咽部、肛门、大小便及血液进行细菌学检测,以查找感染来源,切断感染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牛桂林,蒋国敏,刘桂荣.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J].护理学杂志,2005,20:65-66.

[2]周宏,任玲,郑雯,等. 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7,17:657-657.

[3]杨晓敏,陈艳.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对策[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36-236.

论文作者:谭宝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血液科住院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探讨论文_谭宝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