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对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论文_李宇春

校本课程对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论文_李宇春

山东省威海市第七中学 264200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开发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学校课程。美术学科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课时制约,更需要校本课程的补充,丰富学生对美术学科鉴赏和操作知识。

一、校本课程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延伸

初中美术教材内容丰富,按照美术学习方式划分四大学习领域,分别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这种划分方式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素质提升。但在学科教学中,受课时和主观认识的限制,制约着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同。一是受课时限制,大多数课题不能充分展开,只能浅尝辄止。二是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工具、材料、场地等原因,导致个别课题不便于在课堂上展开。三是受学生需求的影响,学生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使得有些课题适合甲地却无法在乙地顺利开展。如此等等。校本课程恰恰是在课堂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弥补学科教学的不足,同时它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服务课堂教学为目的,立足于国家三级课程体系中。比如鲁教版七年级美术课程中的“手工灯饰”、八年级的“剪纸”等课程,课时安排基本上都是1-2课时,学生刚刚对课题有一定的理解和体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却不得不转向其他课题的学习,不能够充分体验纸艺的独特魅力。而我们学校作为沿海地区的乡镇中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总学生占数的2/3以上,大多数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美术特长学习,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又懵懂迷茫。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客观条件,我们选择“纸艺”为课题开发编写美术校本课程《魅力纸艺》,并在几年的实践中根据学生需求不断调整、充实,从最初只有一个项目的“纸雕塑”,逐渐拓展为现在分三个单元的“衍纸”、“纸艺花”和“纸雕塑”,单元内的课程安排也符合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美术课程教学的要求相吻合,增强了学生对与“纸”有关的美术门类的了解和体验,实现了校本课程对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调节,美术校本课程丰富了学校的艺术特色项目,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校本课程以生为本,实现学生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包括健体、健身、健心、健智。在基础教育的每一个学科教育中都不同程度不同侧重地承担着健康教育的重任。美术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体现着学生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的目标使命。如何在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交流、实现健康教育,是美术教师探究的课题。

校本课程无论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授课节奏的安排等方面,都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交流情感、疏通困惑,形成健康的思想理念。比如我们开发的纸艺花课程,安排在母亲节之前的学习内容为:献给母亲的礼物——康乃馨。学生把亲手制作的康乃馨送给母亲,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他们一边学习制作方法一边交流对母亲的感情:生活中妈妈的关怀、学习上妈妈的期许、日常小事中妈妈的唠叨……那些温馨的片段、幸福的烦恼,细腻入微地渗透到纸艺作品中。

这节纸艺校本课程,学生不仅学到了康乃馨的结构特点,体验了康乃馨的制作工艺,更重要的成就是搭建起了学生与母亲的交流平台,释放了学生的压抑烦恼,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

三、校本课程在学科整合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美术课程中要求学生逐渐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运用美术知识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美术学科设定了“综合·探究”这一学习领域,用以与其他学习领域、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等方面进行沟通,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美术课堂上远远不能实现这么宽泛的教学目标,校本课程则可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发挥学科间的整合作用,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如衍纸课上,我为学生们设计了“多彩的中国”课题。要求:运用地理课上学到的中国行政区划分的知识,在一开彩色版纸上描绘中国各行政区的轮廓线,多方面收集了解每个行政区地形、气候、物产等地区特色,用衍纸的方法来表现,最后形成一幅“多彩的中国”。这是一份小组合作的作业,从作业的设计、分工到完成要在组长和组员的协作下完成,计时一个月。学生接到作业任务的时候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对美术老师的脑洞大开表示不可思议,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地图怎么画到一开版纸上,我们怎么知道每一个省份代表事物,衍纸怎么表达行政区特色……很多不可能表达着学生的不满。我适时告诉他们,其实你们现在的讨论就已经进入到作业状态中了,能够找出完成作业可能遇到的困难,逐一克服困难,问题就迎刃而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开始列任务单、分配工作,多方收集资料做准备工作。地理老师也被请进美术校本课程的课堂,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当初的不可能一点点变成了可能。随之而来的就是拓印图稿和作品的表达。衍纸的制作是一项精细活,特别是一开版面的大作品,需要完成的工作量是极大的。每周的校本课程,学生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地参与制作,经过一个月紧张忙碌的校本活动,“多彩的中国”作品终于完成,学生说,完成这样一幅看似不可能的作品,不仅提高了我们制作衍纸的技法,还巩固了地理知识,开阔了眼界,现在我们上地理课一点都不觉得难学了。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一个分支,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或缺的教育作用。校本课程的魅力尽在于学校的特色共建中,在于校本课程的不断开发和完善中,在于学生兴趣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中,我期待美术校本课程能够像寒风中的腊梅一样在教育的舞台上一枝独秀、绽放风采。

论文作者:李宇春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月总第2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校本课程对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论文_李宇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