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网调度中变电站实现自动化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将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各项技术进行融合,并且在设备的数字化方面能够做出相当大的改进,并且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降低了操作难度,能够使用计算机对变电站电气控制的流程进行实时性的管理,还能够对其运行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将数据最终显示到计算机的屏幕上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为系统的功能控制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
电力是日常工作和生活正常运行的保障,因此变电站的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围绕电气工程相关建设和施工这一中心环节,抓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能促进变电站整体工作的顺利运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1电气自动化分析以及应用原则
1.1分析
在当前社会的稳定发展背景下,变电站发展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这对于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有助于电气自动化的全面发展。在电力行业发展中,自动化技术主要指的就是对变电站进行必要的调节与工作管理。在对信息技术进行发展的环节中,在信息监测技术的作用下对电力工程进行有效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协同配合。在当前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环节中,应该加强对各项技术的信息统计或是分析,从而更有效的实现变电站的稳定发展。这种方式不仅能实现对电力工作人员强度的降低,还可以强化监督工作的效率,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采用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而配电网技术则可以实现对电气自动化的有效配合,进一步提升和强化城乡配电网,有助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
1.2原则
电子自动化在电气工程应用时,为了保证整个电气工程操作的安全性、稳定性,使电气自动化的作用最大化,那么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应用原则。首先,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要对产品自身特点以及生产过程有详细的了解与把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后续的一系列工作,避免在对产品不了解情况下盲目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导致一系列情况的发生;其次,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当中,还要对电气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同时还要尽可能挑选性能优良的机械设备,从而提高电气工程的工作效率;最后还要对电气设备和其他设备的连接问题进行反复查看,确保自动化能够顺利实现。
2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
在设计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时候,我们第一点就是要设计好对变电站内部元件的保护功能。之后我们也要对数据的采集功能加以重视,主要是对状态量、模拟量和脉冲量的采集要做好充足的基础,对状态量的采集主要包含各个部件的开关情况,还有分电器接头的位置状态等,如果对重要的数据进行采集,我们可以利用双位置接点进行对重要数据的采集,运用专业的显示来表示出两种不同的状态,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差和错误;模拟量的采集主要包含在变电站工作中所有线路的电压值、频率值以及功率值的采集,同时模拟量也包含对电量参数表和非电量参数的采集,电量参数和非电量参数同样是采用不同的采集方法进行记录;脉冲量的采集主要是采集电路输出了多少电量,主要采集方式还是要依据电度表上的最终数值。其次再设计的时候我们也要对变电站设置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功能,事件记录指的是在设备发生开关跳合的时候系统可以及时的对现象进行记录,如果是因为故障造成的开关跳合,也需要系统对故障前100ms和故障后3m的波形进行记录,使以后可以有效的防止故障的发生。同时设计也要考虑到对远程操控功能的考虑,要在装置周围安装好保护定值,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在远处根据显示的数值进行判断装置是否在正常的工作。在此之后我们也要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拥有良好的控制和操作系统,可以对变电站中的各种元件进行相应合理的控制和调节,也需要能够对电容器的切换进行良好的控制。最后还要具有自动化的控制功能,要能够根据数据自行的对变电站内部进行调节和控制,即使是在主电源没电后,也要能自动转换备用电源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
3.1电气管理
在电气管理中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通过编程调试的手段对变电站的工作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最终将整理的结果显示到远端的显示屏中供电气管理人员参考。这项系统能够在电气管理的稳定性方面发挥出极其关键的作用,并且促进了管理技术的更新,还能够降低在传统的操作模式中由于工人操作不当而产生安全意外的概率。
3.2设备与技术管理
目前在变电站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其一些特征也逐渐显露出来。例如电气自动化应用逐渐改变了变电站工作中使用的相关设备类型以及相应的工作技术,实现了设备微机化、工作技术智能化的转变,在保证整个工作质量的同时,更满足了社会对用电的需求。在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测中,必须加强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有效落实,可以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另外在变电站工作过程中,电气自动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电气自动化改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加深了其对自动化生产理念的认识,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3.3电网调度
此系统能够在将变电站电网调度中各个环节中的功能进行衔接,包括终端和其调度的机构,然后在每个环节之间通过自动化控制的方式进行紧密连接。这种电网调度模式不仅可以对变电设备和整体系统进行有效监控,还能够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计算对不正常的参数进行模拟预测,大幅度增强了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3.4自身性能分析
自动化控制系统还能够对变电站设备、仪器的自身性能进行分析,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增强其进行监控的范围,还能够在设备的运行参数控制和运行安全等方面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减少了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和意外事故,降低了由于操作流程受到影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这一方面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的设备为电磁装置,使用自动化技术进行自身性能分析后能够保证控制手段实现全微机化。
3.5实时仿真系统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变电站中的负荷动态的监测和仿真建模工作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和应用,变电站逐渐将数字模拟仿真系统作为了应用重点。当前仿真实验室的环境主要体现为混合性和实时性,只有这样才能对变电站的实验进行稳定开展,可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也给电力控制设备提供了更封闭的系统环境,对于实验检测工作的开展有着较强的帮助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根据相关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资料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现阶段的电气设备管理中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应用并且取得了稳定而高效的效果。自动化处理与传统的流程控制手段相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由于粗心等原因造成的失误概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监控力度,在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方面也产生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研究人员可以将多种功能实现一体化操作作为主要的工作重心
参考文献
[1]梁业盈.浅谈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运行[J].电子世界,2016(22):132.
[2]向琪.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及其应用[J].科技风,2016(21):145.
[3]杨善珍.刍议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5(51):217-218.
[4]康乐.关于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研究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144.
[5]张金义.变电站高压电气系统中微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32):49-50.
论文作者:麻广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变电站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电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