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水资源是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由于水资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水资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资源问题,更成为关系到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重要战略问题。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开发新型水资源和污水处理回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近些年,反渗透 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方面,并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反渗透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反渗透技术在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备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反渗透;膜分离;废水处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工业排水污染严重、用水量逐年增加、水资源短缺成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新的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出台,传统工艺处理的自来水水质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膜技术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饮用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作为小型水厂处理工艺方面更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膜法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是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由于反渗透系统对进水水质要求较严格,实践证明,只有在采用膜过滤技术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长期稳定的保持SDI≤2的状况下,因此通常将超滤过滤技术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
一、反渗透原理、工艺
1、原理。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的选择性,以膜两侧静压差为动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允许溶剂通过而截留离子物质,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膜过程。进行反渗透分离过程必要条件:一是外加压力必须大于溶液的渗透压力;二是必须有一种高透水性、高选择性的半透膜。反渗透膜表面微孔孔径一般小于1nm,对绝大部分无机盐、溶解性有机物、溶解性固体、生物和胶体都有很高的去除率。
2、技术工艺
反渗透膜自身对进水的pH、温度以及特定的化学物质比较敏感,进水的水质严格要求pH值范围4-10,温度<40℃,淤泥密度指数SDI<5,游离氯<0.1mg·L-1,浊度<1,含铁量<0.1mg·L-1等。为了满足反渗透膜进水要求,原水在进入反渗透膜系统之前首先要进行预处理,然后经加压泵加压进入膜组件,在压力的作用下原水透过反渗透膜成为产水,而无机盐、有机物及微粒等被反渗透膜截留在膜的另一侧形成浓液。根据具体工艺的需求,浓液可被回收利用或者再处理。反渗透可以与超滤、纳滤等膜装置连用,组成集成膜装置。
二、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与其他传统分离工程相比,反渗透分离过程有其独特的优势:压力是反渗透分离过程的主动力,不经过能量密集交换的相变,能耗低;反渗透不需要大量的沉淀剂和吸附剂,运行成本低;反渗透分离工程设计和操作简单,建设周期短;反渗透净化效率高,环境友好。因此,反渗透技术在生活和工业水处理中已有广泛应用,如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医用和工业用水的生产、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备、工业废水处理、食品加工浓缩、气体分离等。
1、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反渗透脱盐已成为一种获取饮用水的重要途径,是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一种有效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反渗透脱盐技术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海水淡化和苦咸水脱盐。全世界海水淡化装置中约有30% 是利用反渗透技术实现的,通过反渗透膜可除去海水中99% 以上的盐离子,得到可饮用的淡水。苦咸水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较为广泛,含盐离子较多,可通过反渗透技术进行除盐淡化处理,达到饮用水标准。对苦咸水进行过反渗透处理的实验研究,系统脱盐率>95%,出水水质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是反渗透技术的传统应用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是操作压力偏高,能耗较大,另外海水中的Cl-对反渗透膜也有较大的污染,阻碍了反渗透技术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推广。目前,低压、低能耗、抗污染、抗氧化的反渗透膜正在积极的研发之中,以便从根本上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
2、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备。采用反渗透+混床水处理技术改进了原来的全离子交换制水工艺,运行期间,产水增加,水质改善,大幅度降低了制水成本。此外,许多科研人员均对反渗透+ 电去离子法制取纯水进行了实验研究,达到了预期结果,证实了反渗透+ 电去离子法制取高纯水的可行性。通过控制反渗透的级数可制取不同纯度脱盐水。随着反渗透级数的增加,脱盐水的纯度提高,但是出水量减少,水利用率降低,因此,反渗透装置连用一般不会超过二级,通常将反渗透与电去离子技术联用,不仅克服了反渗透出水不能彻底除盐的不足,还可以提高电去离子装置的进水水质,防止电去离子设备损坏,提高整体净水效果。
3、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是除脱盐和纯水的制备领域外,反渗透技术应用最多的一个领域。工业废水处理具有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实现废水资源化等多重 意义。由于反渗透膜对进水要求较高,运用反渗透技术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时,往往还要结合沉降、混凝、微滤、超滤、活性炭吸收、pH调节等预处理工艺。
(1)重金属废水处理。反渗透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应用较早,国内外均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反渗透技术已经在电镀废水处理中有所应用,主要是大规模用于镀镍、铬、锌漂洗水和混合重金属废水的处理。Mohsen Niaa加入Na2EDTA对Cu2+和Ni2+离子进行螯合作用,然后通过反渗透过滤,对Cu2+和Ni2+的离子截留率可以提高至99.5%。采用反渗透膜处理制革废水,结果表明,反渗透膜对皮革工业废水中的铬和有机物有很高的去除率。
(2)电厂循环废水处理。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对水的消耗量很大,占到纯火力发电厂用水的80%,热电厂用水的50% 以上,对循环排放水进行回收处理,产水作为循环补充水或锅炉补给水系统的水源,不仅防止了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3)化工废水处理。采用离子交换法生产K2CO3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NH4Cl 废水,为了节约用水和彻底解决NH4Cl废水排放问题,采用选择离子交换、反渗透膜分离和低温多效闪蒸相结合的方法,将低浓度NH4Cl废水进一步浓缩回收,使废水由达标排放转变为全部回收利用,达到零排放。石油化工废水成分复杂,除含有油、硫、苯、酚、氰、环烷酸等有机物以外,还含有金属盐、反应残渣等,污染物浓度高且难降解,水量及酸碱度波动较大,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很难达到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公司新建的500t·h-1脱盐水装置运行稳定,脱盐率高,效果良好。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法进行了石化废水再生利用的中试,超滤系统产水SDI<3,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99%,终端产水达到循环冷却补水水质要求。
反渗透一般作为工业废水终端处理,对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都有很高的截留率,出水水质优良,可回用作冷却水或工艺用水循环利用,不仅节约了新鲜水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还减少了污水的排放量,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对缺水地区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总结
在人口众多,水资源不断匮乏的今天,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水处理成本,对企业而言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利益的重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水处理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成熟。迅速崛起的膜分离技术,无论是在产品结构调整、降低能耗及污染防治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反渗透技术的净化效率高,设计和操作简单,切实解决了目前水处理面临的许多难题。
参考文献
[1]王晓伟.超滤预处理模拟放射性废水的实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3(15):13.
[2]姚青旭.含活化产物放射性废水的胶束强化超滤处理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4(4):15.
[3]吴昊,张盼月,蒋剑虹.反渗透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与回用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13(6):6-9.
[4]李国东,王薇,李凤娟,.反渗透膜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4(7):37-41.
论文作者:凌小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反渗透论文; 脱盐论文; 废水处理论文; 废水论文; 技术论文; 超滤论文; 离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