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张弟云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感染科 四川 邛崃 611530)

【摘要】目的:研究在感染科提供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我院感染科于2015年1月-2015年8月间实施一般院内护理流程,随机选取此阶段科室接收住院患者346例,作为对照组;于2015年9月-2016年4月间科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随机选取346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总结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提供的用药指导、生活指导、健康宣教及护患交流等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6.4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6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疾病;护理;感染科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282-02

医院是针对伤病患者提供医疗救治及照顾的机构,感染科收治对象常见包括乙肝、丙肝、细菌性痢疾、肺结核、 艾滋病等,此类疾病特点包括属于慢性疾病,病程较长、疾病复发可能性较大、存在传染性,对科室医护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感染科疾病护理管理工作十分必要[1]。本文研究在感染科提供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的影响,持续质量改进(CQI)此种模式是指做好基础质量管理过程中,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护理目标为减少护理缺陷,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感染科于2015年1月-2015年8月间收治3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17例、女性129例,年龄范围在28~69岁间,平均为(49.2±7.5)岁,疾病类型包括乙肝126例、丙肝35例、肺结核158例、细菌性痢疾16例、艾滋病11例 感染科于2015.9月-2016.4月间收治3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216例、女性130例,年龄范围在29~70岁间,平均为(49.8±7.6)岁,疾病类型包括乙肝124例、丙肝34例、肺结核160例、细菌性痢疾15例、艾滋病13例。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标准:本次研究已取得患者本人同意;需排除机体合并严重感染患者;排除生存期限<3个月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科室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入科后护士积极登记患者体征变化,做好护理记录,根据医师诊断提供隔离护理服务,为患者介绍院内环境及病情现状,用药前后均进行指导,分析患者心理感受,做好心理疏导服务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为家属分析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做好家庭隔离措施,做好出院指导。

观察组患者接受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包括:(1)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护理同对照组,科室成立CQI管理小组,组内成员包括感染科主治医师2名、助理护士2名、责任护士4名、主管护师2名,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内成员通过开会讨论、分析过往科室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危险因素,制定护理计划,护士长应明确规定科室医护人员工作职责,建立追责制度。(2)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结合科室传统护理质量管理条例,结合病房患者实际病情、患者管理、药品、隔离制度等制定工作质量标准[2]。(3)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组员接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多种常见感染类型、科室手卫生消毒标准、院内感染知识等;(4)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建立明确科室环境消毒制度,做好病房消毒工作,提高护士手卫生概念,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规定科室探视制度,减少科室人员流动,限制家属探视。(5)整改护理制度:护士长定期监督科室无菌操作执行情况,定期抽查科室空气质量,查看护理文书记录情况,医嘱执行速度与准确性等,加强病房环境管理,要求护士树立手卫生及无菌操作原则,注重个人卫生,定期消毒科室环境,控制病房空气质量。加强对科室药品管理,限制科室人流量,针对不同类型感染疾病做到有效隔离,妥善处理科室医疗垃圾,患者出院后做好病房彻底消毒工作[3]。

1.3 观察指标

科室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表格内容包括用药指导、生活指导、健康宣教及护患交流等,每项指标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问卷各条目评定者信度值为0.89,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较敏感地反映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3.讨论

护理质量管理是保障临床医疗活动及护理工作执行的重要制度,实施过程包括基础护理质量及持续改进等,此种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适应范围较广,管理目标以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积极满足患者需求 本次研究中感染科于2015年9月-2016年4月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过程包括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科室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明确改进管理目标,结合科室患者疾病特点、环境布局及患者需求等,提出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对科室日常护理工作各个环节制定标准流程,护士长扮演监督者角色,实施质量监控。首先针对感染科收治对象疾病特点,要求科室环境及空气质量达标,护士长在科室宣传手卫生及消毒无菌原则,要求护士接触不同疾病患者前后均需消毒洗手,加强科室器械消毒、坚持专人专用原则。注重细节护理管理,护理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总结日常护理过程中的不足,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调整护理管理计划,不断完善,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5]。

综上所述,感染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管理,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许琴芬,姚勇,沈波等.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5):3595-3597.

[2]成燕,杨薇,侯章梅等.持续质量改进与医院感染率的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5):3596-3597.

[3]刘新萍,刘雁贞.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服务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8):117-118.

[4]王维红.持续质量改进对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6,10(4):426-429.

[5]董新华,李欣.持续质量改进在感染疾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8):3406-3408.

论文作者:张弟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持续质量改进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张弟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