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干预论文_付晓利

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干预论文_付晓利

付晓利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 450000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手术全麻后的变化情况,总结全麻恢复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50例在我院就诊并行全麻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低温、高温)、血压(高血压、低血压)、低血氧、苏醒情况及舌后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后高血压、低血压、低血氧、低温、苏醒延迟及舌后坠等现象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的观察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麻醉后并发症发生,并可促进患者及早苏醒,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期

本研究中采用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两种方式对老年全麻手术恢复期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4年1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行全麻手术治疗的150例老年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3例,女67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72.6±4.9)岁;手术类型:胃肠道手术45例,肝胆手术40例,食管手术35例,急诊手术12例,其他手术18例;麻醉方式均为全麻;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可开展比较。

1.2方法

以常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开展护理,即给予患者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等,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展开护理,详细护理方法如下。

1.2.1呼吸道观察

1)在给予老年病人全麻处理后极易引发呼吸道梗阻,其中的低氧血症及舌后坠均为较为常见的现象。故而,医护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管理的重视。首先,应保证呼吸道通畅。因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代偿能力减弱,故而,老年病人术后应及时采取面罩吸氧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在立即将病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其次,妥善处理舌后坠现象。因老年病人口咽部组织较为松弛,因而其发生舌后坠的几率也相对较大,护理人员应予以重视,一旦有舌后坠现象发生应及时置口咽导气管,确保呼吸道通畅。最后,应合理处理低氧血症。因老年病人对刺激的反应较为迟钝,因而,护理人员应保证及早将病人鼻腔、口腔等部位的分泌物吸出。同时应叮嘱病人咳嗽,促进痰液、分泌物排出。另外,低流量面罩吸氧处理也是改善病人低氧血症的有效方式,护理人员应加以重视;此外,及时了解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变情况及血液酸碱平衡情况对采取正确方式处理异常情况有重要作用,因而,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及血压酸碱平衡观察的重视。对于已经清醒的病人可协助其取30°半卧位,以促进病人呼吸。

1.2.2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要加强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测量的重视,若有血压过高现象发生则应在第一时间将该现象告知医生,并按照医生嘱咐给予患者降压处理。若病人有低血压现象发生则应认真对手术伤口情况进行观察,包括伤口渗液颜色、渗液量、尿量等;另外,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处理,对病人右心功能、血容量等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解,并告知医生,为医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低温预防及处理

低温是老年病人麻醉恢复期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及处理,对减少低温现象发生、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室温过低会导致散热速度加快,对患者术后复温的影响较大。因而,护理人员应合理控制手术室温度,通常应将温度控制在20-24℃,将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对于已经出现低温现象的患者可利用输血输液加温仪,将输注液体、血制品等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文内,避免大量冷制品进入病人体内,导致体温下降。另外,手术结束后应及时利用棉被遮盖患者,减少病人身体暴露程度,尽可能减少体温丧失;若病人体温过低则可利用充气保温毯、热水袋等帮助复温。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体温(低温、高温)、血压(高血压、低血压)、低血氧、苏醒情况及舌后坠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并展开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后高血压、低血压、低血氧、低温、苏醒延迟及舌后坠等现象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各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高血压 低血压 低血氧 低温 苏醒延迟 舌后坠

观察组75 35(50.7%)2(2.7%)13(17.3%)38(50.7%)2(2.7%)14(18.7%)

对照组75 53(70.7%)7(9.3%)22(29.3%)61(81.3%)6(8.0%)29(38.7%)

3.讨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其机体各项生理功能及系统脏器功能往往会发生明显减退现象,其机体应激能力、代偿能力及抵抗力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减弱,同时受手术创伤、麻醉等刺激的影响,因而极易给患者的造成较大的压力;另外,由于老年患者麻醉后极易受麻醉药物残留、术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术后麻醉恢复期其机体保护反射仍未恢复正常状态,故而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比如低温、舌后坠、苏醒延迟等,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麻醉风险,对患者安全的威胁性极大,故而临床上必须要加强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的观察及护理。

结果表明加强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的观察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麻醉后并发症发生,并可促进患者及早苏醒,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俊霞,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预防短小手术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恢复期躁动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4,34(10):1171

[2]刘小男,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肌松拮抗剂使用安全性评估[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8(8):926

[3]王宇,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35):4794

论文作者:付晓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  ;  ;  ;  ;  ;  ;  ;  

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干预论文_付晓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