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 柳州 545006
摘要:伴随着建筑行业逐步朝着工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基于建筑行业出现了严重的材料浪费以及大量人工成本过高的现象,国内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大力推广绿色理念的装配式建筑。可是由于现今我国装配式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并不成熟,部分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并未做好标准、模块化。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建筑施工风格,对于BIM技术合理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还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本论文针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应用
引言
在绿色生态引领下,装配式建筑被国内外各建筑行业普遍采用。但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还有待提高,因此,运用信息化技术BIM成为当下建筑行业的主流。
1、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1.1装配式建筑标准化流程体系
第一,建筑方案的设计。其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化设计。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主要通过专业的电脑设计软件进行,传统设计方式通过AutoCAD手工绘图进行初期的设计工作,现在为了达到对结构设计的高效化和直观化,开始逐步采用AutoCAD自动成图及BIM三维模型技术,达到对建筑单元、套型、构件、管线等的标准化、模数化设计,并结合BIM可视化技术对局部构件的拼装、节点处理上进行预施工,模拟构件防水、模块、干涉、现场拼接、管线预埋等现场问题,最终确定预制装配图纸。第二,构建的生产制造。按照施工设计的最终图纸和方案规划的合理顺序,对构建进行统一的模块化定型加工制作,并按照重要程度和安装进场的先后顺序进行批量的加工和编排运输批次,在此期间BIM技术会通过其强大的构件数据接口,达到对构件各类数据的有效传递,完成构件的标准化生产和在现场完成堆场工作。第三,现场装配施工。按照施工计划,对堆场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工作,在此过程中利用BIM与施工计划和三维定位手段等将构件按照预设的生产信息和定位信息进行组装,完成建筑物的最终建设工作。
1.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首先,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预制构件的生产供应商资源严重不足,且生产能力、生产工艺、设计加工和现场装配一体化程度都不算很高。其次,由于产业链资源缺乏、设计能力、设计技术及各方面人才的缺乏,致使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压缩无法达到预期,甚至比传统建筑方式还要高,造成市场推广困难。再次,对于标准化、模数化、工业化及设计建造一体化的建筑工艺及技术掌握不足,不能有效达到构件生产工业化、现场施工机械化及整个过程信息化的目标。最后,传统建筑行业管理制度及相关规范并没有达到对装配式建筑各环节的有效引导、规范化监督,也没有形成必要的行业质量、安全生产标准,整个装配式建筑还在初级探索中慢慢前行。
2、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价值
其一,BIM技术能够将装配式建筑中的所有构件信息融入到一个相应的建筑模型中,从而使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效果变得更加直观,并且BIM技术还能够在建筑模型中融入进度信息与成本信息,这使工程人员能够根据建筑模型来对进度计划与成本控制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二,当BIM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某一构件信息发生改变时,其他构件信息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使得工程人员需要进行工程变更时,只需进行少量参数的修改,即可完成工程变更设计,从而大大降低了工程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也避免了因参数的不合理而造成后期返工或施工出错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三,BIM技术能够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施工模拟和碰撞检查,进而帮助设计人员更好的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检查各个构件的尺寸是否合适,从而根据模拟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实现了对装配式建筑的合理组织施工,大大避免了施工不合理或设计出错等问题的发生。其四,BIM技术可通过平台来进行各类工程信息的传递,使工程各参建单位能够在该平台中实时接收到所需的工程信息,进而大大提高了工程各参建单位及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协同施工水平。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3.1 设计阶段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在设计阶段BIM技术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良好的选址参考与规划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工程进行场地分析。将BIM技术与GIS有效结合,实现场地空间信息、地理信息的全面了解,并以此为依据建设工程模型。另外,BIM技术还可以绘制图纸,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压力,相比于传统的图纸设计,BIM能够对所有元件给予设定,比如材料属性、构件尺寸等,能够保证设计与施工的一致性,并方便设计人员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设计方案。
3.2 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是BIM技术的一项关键内容,其主要是在项目施工前对可能存在的各种碰撞接触问题进行模拟,通过反复的检查和分析,降低施工中的资金投入与质量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安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BIM模型及相关软件开展碰撞检查,并对检查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尽可能地保证施工方案与现场的一致性。这种碰撞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现场施工安装中可能存在的各种不便或质量问题,根据进度计划分为静态碰撞与动态碰撞,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根据时间进度对动态碰撞进行检查,其主要是依据构件的运动过程,比如:梁柱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存在各种碰撞问题,一些重叠、碰撞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究其原因是在BIM三维建模的时候,没有对构件图进行精准的检测与分析,容易造成一些复制形式问题,使之出现完全重叠的现象。
3.3 安装阶段
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顺序的要求较为严格,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顺序出现问题,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可能毁之一旦。在安装阶段运用BIM技术,对建筑构件进行模拟的4D检查,将当前设备、资源、管理、布局等都清晰地描述出来,从而保证各方面的协调作业。装配式建筑安装过程中涉及的人员、设备较多,容易因为疏忽大意导致安全事故,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BIM技术具有的虚拟现实与模拟分析,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安装人员帮助与指导,通过模拟整个安装过程发现其中的问题,避免安装失误与安全事故的发生。
3.4 运营维护阶段
装配式建筑安装完成以后进入后期的运营维护阶段,BIM技术在这个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物业管理中的应用,将BIM技术与相关设备建立有效的结合,为其提供准确、全面的建筑信息和各种参数,物业管理人员通过对这些参数的了解,判断建筑物的运行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保证各项决策的有效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物业服务;第二,装配式建筑扩建或者拆除的过程中,BIM技术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各种依据,避免对建筑结构造成损伤而产生不必要的影响。与此同时,BIM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为装配式建筑资源回收和利用提供支持,了解构件的具体参数与利用价值,尽可能的降低能源消耗。
结束语
总之,BIM技术的应用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在设计规划阶段、生产制造阶段、施工建造阶段还是运营维护阶段都应当给与足够的重视,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彬,王亮,黄有为,刘威.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2):41-42.
[2]李殷龙.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四川水泥,2017(03):231.
[3]杨亚丽,刘可心,李彦婕.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5):258-259.
论文作者:陈家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构件论文; 阶段论文; 信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