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急性肝功能衰竭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论文_孙明蔚

孙明蔚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摘要】目标 探究并分析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 57 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针对性的对其提出急救护理方式,实施急救,以及饮食、心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在参与研究的 57 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有 22 例患者被治愈,16 例患者的治疗比较有效,19 例患者的治疗无效,且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66.67%。结论 对于急性肝功能衰竭而言,其发病急且病情发展较快,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脏器的功能衰竭,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密切的观察,并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救护理;护理方法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270-01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 2017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 57 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 57 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 34 例,女性患者 13 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 23-54 岁之间。在参与研究的 57 例患者中,入院时,39 例患者出现一倒二度昏迷,18 例患者出现二到三度昏迷。

1.2 方法

1.2.1 急救措施

第一,观察病情。首先,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以及神志等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必要时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控,以便及时发现患者脑水肿以及肝脏综合症等情况的发生,并及时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处理。其次,确保患者皮肤、鼻腔以及口腔的清洁,当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对其出血情况进行技术的护理。最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行为和性格上的改变,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醒[1]。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肝性脑病,护理人员应该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

第二,一般护理。让患者经常卧床休息,并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糖以及丰富的维生素;针对出现腹水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限制患者对钠盐的摄入;对肝性脑病患者,护理人员要给予其鼻饲流食。分析患者的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隔离以及护理。

第三,感染的预防。确保环境以及卫生的清洁,注重患者饮食的卫生,所有医源性操作均要根据规定严格的实施操作流程。对患者的体温进行观察,同时对患者口腔、肠道以及肺部等器官进行监测,防止患者出现感染。一旦患者出现感染,护理人员要立即通知医生对患者实施抗菌药物[2]。

第四,使患者的大便通畅。倘若患者的肠蠕动降低且消化不良,都会致使患者肠道对毒素的吸收有所增加,阻碍了其肝功能的恢复。如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可以适当使用生理盐水加醋对患者进行灌肠,或者让患者服食乳果糖。

1.2.2 饮食的护理

尽量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糖食物,例如瘦肉、鸡蛋、动物肝脏等;让患者适量的食用较为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为患者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如患者有出血的情况,可为其服食一些有凝血功能的事物,如海参、肉皮等;如患者有贫血症状,可为其服食枣泥、菠菜泥等事物;如患者腹部有积水,可让其服食一些利尿事物,如羊奶、西瓜汁和鲫鱼汤等;肝功能出现衰竭的患者,同时易伴有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缺失,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血检的具体情况及时给予一定的补充。禁止患者食用煎炸等食物,避免患者的食道受到损伤,与此同时,禁止患者饮用酒精类饮品,禁食辛辣食物等。

1.2.3 心理护理

对于肝功能出现衰竭的患者而言,其通常会在病情重、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以及治疗费用高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等悲观的心理和情绪,并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大量的关心、同情以及鼓励,并尽量使患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解答,对其内心进行疏导,多向其讲解一些临床治疗的成功案例,使患者能够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进而积极的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

1.2.4 出院指导

对于出院指导而言,其即是患者出院后护工作的延续,使患者能够从医院环境成功的过度为家庭环境。生活方面,当患者出院后,应该根据自身的恢复情况适当开展一些户外锻炼,如太极或者散布等简单的运动项目,同时,要保证患者规律的作息时间。药物方面,患者应该严格的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服药,禁止胡乱用药而致使肝脏功能受到损伤。

2.结果

在参与研究的 57 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有 22 例患者被治愈,16 例患者的治疗比较有效,19 例患者的治疗无效,且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66.67%。详情见如下表 1:

3.讨论

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就是指原本没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在肝脏受到损伤时,短时间内出现肝功能严重损伤的情况。有关资料定义为快速发展的严重肝细胞功能损害,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特别是凝血酶原和因子 V 血浆含量降至50%以下[3]。其中,病毒性肝炎为常见病因,脑水肿则是患者主要的死亡因素。在临床治疗中,除了一些因中毒导致的患者可使用解毒药物治疗以外,现阶段尚无有效的的治疗方式。本次研究重点分析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表明,在参与研究的 57 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有 22 例患者被治愈,16 例患者的治疗比较有效,19 例患者的治疗无效,且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66.67%。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肝功能衰竭而言,其发病急且病情发展较快,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脏器的功能衰竭,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密切的观察,并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爱宁,孟青芳.中医护理干预在人工肝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7,47(03):73-74.

[2]谢素青,黄高.护理干预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家属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20):2501-2502.

[3]杨伟霞.1 例急性肝功能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急救和护理[J].现代护理,2006(22):2090-2091.

论文作者:孙明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探究急性肝功能衰竭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论文_孙明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