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许晨,魏继鸿,王扬洁

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许晨,魏继鸿,王扬洁

绵阳市中心医院康复科 四川 621000

【摘 要】卒中后抑郁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康复时间,增加了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而且加重了其及家属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本文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为提高护理人员对卒中后抑郁的认识,促进患者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相关因素;护理

2008 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国民第一位死因,其中尤以脑卒中造成的危害为重[1],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 万人,其中,卒中后抑郁(PSD)患病率约为25%-79%[2],发病多在2年内,3个月~6个月为发病高峰,以后逐渐降低[3],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烦躁、悲观、全身疲倦等症状,PSD可减慢疾病恢复进程,降低生存质量[4],加重社会孤独感[5],增加死亡率[6],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高自杀的特点,PSD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充分重视,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PSD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相关因素

1.1疾病因素

1.1.1 卒中部位 蔡萧君[7]研究显示,PSD与卒中部位有明显相关性,不同病灶部位PDS发生率不同,基底节区,大脑前部及左侧大脑半球损伤更易导致PSD.

1.1.2伴随疾病杨玲俐等[8]研究认为,脑梗死、高血压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1.2 功能状态

1.2.1 神经功能障碍 杨中华等研究[9]显示,PSD的发生与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且发病后14d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是卒中急性期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1.2.2 自理能力障碍 脑卒中造成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从而导致自理能力障碍,患者由完全独立突然陷入被动状态后对现状的难以适应而导致抑郁.研究显示[8],PSD组患者入院时Barthe评分显著低于非PSD组,且人院时Barthe评分与PSD独立相关。

1.2.3 失语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失语症的发生率为14%一38%,失语使患者难以与他人交流,导致患者出现孤独、抑郁等情绪,从而更易发生PSD[10].

1.3 个体因素

1.3.1 性别 孙秋英等[11]研究发现,PSD发生最佳预测因素是性别,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原因可能与女性患者内分泌激素有关.发生脑卒中后的心理应激能力更差。

1.3.2 性格 研究[12]显示,采取以屈服为主的消极应对方式者更易发生PSD。而病前性格随和是避免发生PSD的保护性因素[9]。

1.3.4 基因 陈爱敏等人[13]通过观察5-羟色胺lA受体(5一HTRlA)c(一1019)G基因与G蛋白β3亚基(GNβ3)基因c825T均可能是卒中后抑郁的易患基因,而且两者在卒中后抑郁的发病中存在微效协同作用。

1.4 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不足、孤独感以及对社交网络不满意均为PSD的预测因素。Doble等[14]研究发现,卒中患者对时间利用不满意往往提示社会支持不足和社会活动减少,而且与PSD密切相关.

2.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Hackett等[15]收集了全世界14个随机对照试验(1515例),其中纳入抗抑郁药物临床试验10个,心理疗法试验4个,结果显示,心理疗法能够显著的改善卒中病人的情绪和预防PSD的发生.

2.2 全程健康教育覃佩红等[16]选取96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健康宣教后15天及45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下降明显,与对照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3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能扰乱患者情绪的东西,主要是患者对事件的认知、判断和评价;一个人在行为表现上的缺陷是由于其认知上的缺陷引起的,一旦认知上的缺陷得到改变和矫正,不良情绪和行为也会相应的好转。梁翠萍等人[17]运用对照试验研究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2.5 音乐疗法 音乐能改善人体的中枢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边缘系统的功能,能消除人类的精神紧张状态,使人忘却烦恼,增加食欲,减轻疲劳,对情绪异常人群情绪的改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孙秋英等[11]研究表明:音乐疗法对PSD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感受式音乐疗法由于简便易行常被选为首选疗法.

2.6 陪伴式情感干预 应美艳等[18]将12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陪伴式情感干预,主要方法为:1、环境营造①弱化治疗环境;②实施人文关爱。2、家庭支持。3、艺术情感干预,根据患者病情组织病友团在科室示教室开展艺术习作活动,采取感受式和参与式相结合形式。结果显示,陪伴式情感干预能有效改善PSD患者心理症状,降低其抑郁症状,促进康复。

2.7 坐式太极拳 太极拳能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别对改善老年人焦躁神经症、躁郁症、神经质等症状效果显著.坐式太极拳是在坐姿的状态开展的徒手运动,在动作上以上肢运动为主,但每个动作通过意念活动带动下肢。李玉玲等人[19]研究显示,坐式太极拳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

3.小结

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要加强对PSD的认识,关注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早期发现,运用多种护理措施,减轻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

参考文献:

[1]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52-87.

[2]Hackett ML,YapaC,ParagV.etal.Frequency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2005,36(6):1330-1340

[3]ZavoreoI,Basic-KesV,Bosnar-PureticM,etal.Post-stroke depression[J].ActaClin Croat,2009,48(3):329-333

[4]CastellanosPinedo F,Hernfindez P6rez JM,Zurdo M,eta1.Psychopathological disorder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brain infarction[J].Neurologia,2012,27(2):76--82.

[5]Scott CL,Phillips LH,Johnston M,et a1.Emotion processing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following stroke:study protocol[J].BMC Neurol,2012,(12):56.

[6]Henderson K/Vl,Clark CJ,Lewis丌'et a1.Psychosocial distress and stroke risk in older adults[J].Stroke,2013,44(2):367--372.

[7]蔡萧君.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损害部位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信息,2014,27(4):373-374

[8]杨玲俐,张志堵,孙鼎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0,23(3):185-187

[9]杨中华,张宁,白莹等.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2,7(9):698-704.

[10]Hacker V L,Stark D,Thomas S.Validation of the StrokeAphasic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Using the Brief AssessmentSchedule Depression

Cards in an Acute Stroke Sample[J].Br J Clin Psychol,2010,49(1):123-127.

[11]孙秋英,张廷香.柳韦华,等,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7B):1230•1232.

[12]陆虹,陶娟敏.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不同应对方式的研究[J].上海护理,2010,10(6):41-44

[13]陈爱敏,刘振华,赵连旭.5一羟色胺1 A受体、G蛋白β3亚基基因多态性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8):544-549.

[14]DobleSE,ShesrerC,Lall-Phillips J,etal.Relation between post stroke satisfaction with time use,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ve symptoms.Disabil Rehabil,2009,31:476-483.

[15]Hackett ML,AndersonCS,HouseA,etal.Interventions for prevebting depression after stroke[J].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08(3):3689

[16]覃佩红,卢叶玲,刘春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卒中后抑郁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1,9(10):2805-2806

[17]梁翠萍,孙素娟,张卫红等.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2-13

[18]应美艳,曹海鹰,黄燕等.陪伴式情感干预在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9):70-71

[19]李玉玲,胡杏娟,崔丽娜.3 0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运用坐式太极运动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12,26(8):2254-2256

论文作者:许晨,魏继鸿,王扬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许晨,魏继鸿,王扬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