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县区供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文_范鹏1,任新运1,张猛2

思考县区供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文_范鹏1,任新运1,张猛2

1.国家电投集团南阳热电有限公司 河南南阳 4730002.平顶山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县区供热是我国县级城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供热系统直接关系到人们群众的取暖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县区供热具有地方政策的支持,应当充分利用政策发展机遇,结合县区供热的实际背景分析其在供热过程中的经济性问题以及供热热源问题。

关键词:县区供热;机遇;挑战;分析

县区供热具有国家政策方式的支持,国家为此具有财政补贴,县级单位应当积极利发展机遇,并积极面对目前县区供热中的挑战,对此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县区供热背景分析

县区发展规划中建立集中统一的供热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县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县区供热是我国供热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求在县区范围内建立统一的供热管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供热服务。国家对县区供热系统的发展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支持措施,从政策体系上鼓励县区供热系统的发展,从财政支持上为其提供了财政补贴等,积极促进县区供热体系的集中发展与统一规划。县区是我国基层的行政发展规划,其供热体系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基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出了重要的民生意义,为此要求县区积极应对供热系统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政策发展优势与配套技术支持,探索出适合县区发展的供热体系[1]。

2.县区供热的经济性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区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地成长,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应当积极建立基于县区经济发展的相应配套体系。在县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供热系统的构建与发展已经不仅仅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还是对经济发展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的重要力量,能够积极促进城市建设、为县区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县区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求对城市供热体系进行统一规划,从统一县区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念,积极促进能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县区供热事业的良好发展。

县区供热在发展体系上具有国家相关经济发展政策的支持,为了促进县区供热体系以及县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为其提供了有力的财政补贴等,同时为县区供热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配套费支持,积极促进县区供热体系的配套设施建设。对县区的供热企业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县区当地的供热资源与热网资源,实现对供热体系发展的合理规划建设[2]。

3.县区供热热源问题

热源问题是县区供热体系建立与发展的重要来源,也是县区供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县区在供热体系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用煤取暖造成的大量污染、电力供热配套设施建设不足以及新型能源建设不足等问题。

3.1用煤取暖

以煤作为供热热源之一是我国县区供热体系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以煤作为热源会带来比较严重的二氧化硫以及烟尘排放现象,对县区的经济发展规划不利。尤其是在冬季,会出现大量的烟雾缭绕现象,煤灰飞扬,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单纯使用煤炭资源已经难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取暖需求,要求积极建设集中供热站的工程项目。

3.2电力供热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电力取暖是县区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热源之一,电力能源运用到热源系统之中需要有一定的电力配套设施的支持。同样县区供热系统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大量的供热配套设施,需要加强供热系统的官网建设,同时充分促进其管网建设的良性运行。但是目前县区供热体系在这些层面的建设上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县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规划滞后现象,新城区建设的起步时间较晚,存在着各种楼房建设混杂的现象,小区建设发展的规模较小,缺乏程式化建设,规范性不足,给县区供热系统中管网铺设、发展规划以及热网平衡均增加了难度[3]。

部分老旧小区原先的旧管网建设中存在着很多规划不合理的现象,部分体系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还有的运行体系没有按照科学的暖气安装规范进行,不符合热网循环建设的需求,在供热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求进行大量的技术改造,从而达到热网平衡的目的,同时老旧小区的地下网路情况比较复杂,施工条件非常不良,部分住户基于自身取暖的需要已经在入户管网铺设层面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给后期技术改造以及热网平衡均增加了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新型能源建设不足

县区在供热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种能源形势,包括太阳能以及农村地区的沼气等,有效改善传统供热系统中以煤炭、电力以及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方式,这是县区能源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目前我国县区供热系统发展过程中在这方面上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对新兴能源的重视与发展程度不足,能源建设过程中仍然主要是以煤炭以及电力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在新兴能源的开发利用上不足,对县区供热系统的发展较为不利[4]。

4.县区供热热源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县区供热系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应当积极加大供热站项目建设,积极探索适合县区经济发展的供热运行模式,加大对老旧小区的技术改造力度。

4.1加大供热站项目建设

在县区供热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取暖需求,本县启动了集中供热站的工程项目建设,预计达到120万平方木的供热规模,建设了7座热站,两年时间投入了4000万资金,铺设5公路的一次管网,11公里二次管网,安装了4台燃煤锅炉,截止到2017年底实现70万平的供热面积,有效解决了县区4000余户居民的冬季取暖问题。

在集中供热模式的运行之下,有效控制了我县的煤烟污染,与家庭分散小锅炉取暖方式相比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极大地减少了烟尘排放与二氧化硫排放,降低了灰渣排放,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与保护环境,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民众的幸福生活指数,是县区供热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有效实现了县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2积极探索适合县区经济发展的供热运行模式

县区供热体系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发展情况的供热运行模式,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区位因素,在对大量的理论数据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其中的规律,加大对优秀县区供热体系发展情况的考察,学习其优秀的发展经验。设计出大小合宜的循环水泵,以及粗细合宜的换热管径。对老城区老旧小区的换热站进行有效的技术改造。

对换热站区域进行有效的平衡技术改造,实现对末端用户有效的供热,减少供热未达区域,同时也有效控制不同换热站之间的温度悬殊差距。加大对平衡阀使用范围与基本原理的充分利用,在管网总流量不够的情况下及时安装足够的平衡阀也难以实现其足够分配。由此能够看到在热网建设过程中要求加强有效的官网布局、平衡阀配置、暖气结构与大小的合理布置。构建起良好的县区供热运行模式。

4.3加大对老旧小区的技术改造力度

在县区供热系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老旧小区采取一些技术改造,需要加强技术改造与稽查的力度,要求保证暖气费用能够做到足额征收。加大对设备使用的维护现象,及时解决处理其中的堵塞漏洞现象,采用分户控制的方式,实现对循环用户的技术改造。加大暖气费用的征收力度,确保在足额暖气费征收的基础之上供暖,有效解决老城区暖气费用征收较难的问题。在供热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缠户与钉子户,在对其费用的征缴上存在着一些难处。对周围群众的暖气供暖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可以对大循环用户采用技术整改通知,同时建立稽查队伍,对暖气费用缴纳情况进行及时审查[5]。

5.结束语

县区供热体系的发展是县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政府对此积极采取了财政支持政策,并为其提供配套费等,积极促进县区电力系统的良性发展。但是目前县区电力设施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用煤取暖造成的大量污染、电力供热配套设施建设不足以及新型能源建设不足等问题,要求加大对老城区的技术改造,充分利用多种能源,加大供热站项目建设,积极探索适合县区经济发展的供热运行模式,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县区供热系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树铎.供热计量改革“强制全面推行计量收费”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J].供热制冷,2014(6):26-27.

[2]王慧,张岗,沈建锋,等.SWOT法在集中供热战略规划中的应用[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4,33(4):46-48.

[3]裴哲义,王新雷,董存,等.东北供热机组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分析及热电解耦措施[J].电网技术,2017,41(6):1786-1792.

[4]万燕,孙诗梦,戈志华,等.大型热电联产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全工况热经济分析[J].电力建设,2016,37(4):131-137.

[5]冯澎湃,王宁玲,杨志平,等.直接空冷高背压供热机组的梯级供热特性与冷端变工况协同优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36(20):5546-5554.

论文作者:范鹏1,任新运1,张猛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思考县区供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文_范鹏1,任新运1,张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