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和音乐的联觉交互初探论文_魏莎

中国画和音乐的联觉交互初探论文_魏莎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

摘要:中国画技法构成中的点线面造型,勾画和运笔中蕴含强烈的节奏感,使其具有音乐旋律的抑扬顿挫,,笔墨色彩的浓淡和构图犹如音乐作品中庞大的和声调式体系,能给人直观的情感交流。绘画和音乐气韵贯通,有着很强的交互性。

关键词:中国画 音乐 交互

一、中国画和音乐的同源混生关系

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看,美术和音乐艺术形态具有同源混生性,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世界。在人类最初诞生时期,艺术的范畴是所有形式艺术之和,各种艺术互融共通,浑然一体。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艺术自身的演变,混生在一起的艺术逐渐分化,并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原始文化具有的混合性和体裁、种类、样式结构的不确定性。亚当•史密斯认为舞蹈标志着艺术的起点,尤其是集体舞蹈须有节奏,所以在舞蹈之中和舞蹈之处也许先是音乐,接着便是诗歌得到了发展,而舞蹈的模仿力被转移到在材料上幻想出造型形状和轮廓画的运动上去,绘画也就随之产生。

从创作角度来说,作为艺术的范畴,绘画与音乐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相同的,中国画作为世界绘画艺术皇冠上最璀璨的那一颗明珠,自古以来也是与音乐有着相同的艺术气质。中国画和音乐可以说都是从中国传统的“礼”中诞生的,“礼”在当时大约是一整套从祭祀到生活,从军事到政治制度等礼仪的总称。“礼”、“乐”并行,音乐是中国最早发展成熟的艺术形式,从音乐到舞蹈再到诗歌,最后发展到中国画的艺术,经过漫长的过程和层层叠加,是中华文化特有的有着共同的审美和道德内涵的产物。中国画和音乐密不可分。

二、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与音乐的联觉交互

中国画一直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中国画的题材相对单纯,以山水花鸟和人物为主,但从历代的发展上来看,中国画的风格是多变的,那些细微的变化可能在外行人眼中可以直接忽略,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变化,展现了中国画不断变化发展的进程。而在中国画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画中的音乐性也开始越来越明显。

中国画的发展方式与进程与中国的哲学息息相关。中国的哲学发展进程总的来看像是一个正三角形,从先秦时代开始,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就发出了一批哲学言论,使得这个时期的中国神秘和多彩。然而从秦开始,各类百家哲学不断减少,各类门派之间相互影响和融合,唐末至宋,三教合流,中国哲学的发展是从多元到相通的,是从百花齐放到一枝独秀的。这种哲学的发展,反应在中国画上,便使得我们感受到,中国画的表现方式,形势特点,各类不同的绘画方式,似乎越来越“相似”。但这种“相似”包含着不同画家对中国画不同的感受和态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中国的哲学和绘画发展的总的趋势是朝着相通的方向,但中国画中出现的“大家”、“奇派画者”并不是集中出现的,这些奇才画家大多相隔数代,如倪瓒、徐渭、陈老莲、八大、吴昌硕等,

中国有句先贤的名言:“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宇宙漫无边界,无论再大的世界也没有一个确定的外沿边界,无论再小的东西也说不完它的内在,无论是大还是小,都是无限的,都是没有边界的。无论是画家还是音乐家,在表现一个艺术作品的时候,可以用宏伟的篇章表现微小的一个事物,也能用哪怕一笔的色彩,一秒的短音,表现无限遐想的空间。中国画总是到世间万物中去感受的,中国画历来的画家,总是希望把自己放在自然中,把自己的情感、理想、生命、意识渗透到所描绘的对象中去。

追溯到中国早期的汉、唐时代,长沙马王堆出土有西汉帛画、河南洛阳的西汉墓壁画以及东汉部分墓室里那些大量的壁画及画有人物的石、砖等,我们便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的风格,反映了当时的人民对神明世界充满着敬畏之情的色彩。到了西汉时期,远古神话色彩依旧深入人心,理学思想和人伦道德还没有占据优势,使得这一题材的绘画依旧在这个时期中占有重要地位和比重。到了东汉时期,儒家文化得到蓬勃发展,三纲五常这一类型题材在封建统治时期表现的异常强烈,有着重要地位。线条和画面结合着节奏节拍,使得这一题材的韵律十分明显。富有故事性的画面中,体现着乐曲的节奏感,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绘画的音乐性是格外含蓄的。在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大兴,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到形式,绘画所表现的东西多带着异域风情,从新疆开始发源的佛教艺术,渐渐地不断往东向南发展,甚至影响到长江流域,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当佛教文化在中国普遍渗透的同时,加入了更丰富的内容,赋予了中国当地人民乐于接受的思想,进程出现了“中国化”的特色。纵观历史的发展,宗教画的内容与形式,也剧烈地发生着变化。无论什么题材的绘画,例如山水、人物、花鸟等,都开始纷纷对画作的意境的表达开始侧重。魏晋时代,伴随着“竹林名士”的出现,玄学开始逐步趋向于自然化的转折点,随之还产生出了自然主义审美。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画的音乐性开始更加突出,并且这种音乐性的表达,也恰恰是愈发显得抽象和易于感知了。中唐山水画从写意到趋于写实,然后经后代的发展,又走向写意。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中国画越来越追求意境,同时具有明显的节奏感,终于使得中国画中所蕴含的音乐性也越来越丰富起来。

三、结论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中国画和音乐之间是相通的,两者间的交互是有联觉的,尽管在体验方式上截然不同,但意外的,又是在体验方式上可以互相影响。尽管在表现方式上也很不同,但其表现方式又在内在层次上表达着共通性。音乐通过听觉感官表现具体的情感,把耳朵当成眼睛,中国画用画面表现音乐的韵律,以视觉感官的具体形象表现无边无形的情绪,把眼睛当成耳朵。中国画用她独有的笔墨线条,用不拘泥于形式的形式,表达出富有韵律感的空间。如果说西方绘画更像是一种表现具体事物形象的绘画艺术,那么中国画则更加像是诗词歌赋,与音乐更加接近,也表现出了与音乐之间更加强烈的联觉交互关系。

参考文献

[1]音乐美学问题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苏)克列姆辽夫著,吴启元,虞承中译.1983

[2]论艺术的精神[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俄]康定斯基 著, 1987

[3]艺境[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宗白华著, 1999

作者简介:魏莎(1979.6- ),女,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绘画语言研究。

论文作者:魏莎

论文发表刊物:《品读》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中国画和音乐的联觉交互初探论文_魏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