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及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宸瑜,彭垒,纪敬斌,矫文捷[1](2021)在《环状RNA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肿瘤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全新治疗方法,极大地改变了癌症的治疗方案,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在应用免疫治疗后都疗效明显,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选择适用免疫治疗的患者和提高免疫治疗疗效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随着对环状RNA(circular RNAs, circRNAs)不断深入研究发现,circRNA不仅在肿瘤标志物、肿瘤进展和预后领域中作用显着,还可以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进而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免疫。因此检测circRNA的表达量不仅可能作为筛选适用免疫治疗的患者的补充手段,还可能用于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本文总结了circRNA在以肺癌为首的多种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潜在的作用,意在为circRNA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殷宏雨[2](20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与免疫微环境特性及临床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总体死亡率低,但仍有部分发生复发和转移,而且这部分患者预后不良。BRAF V600E是乳头状癌中较为常见的突变基因,伴有突变的患者多预后不良,但机制有待解析。肿瘤内部具有复杂的异质性,其中免疫微环境稳态的破坏可造成内源性宿主免疫监视功能失衡,促进肿瘤免疫逃逸,从而使肿瘤获得更高的侵袭性,最终导致预后不良。本研究旨在探索PTC中BRAF V600E突变与免疫调节分子及浸润性免疫细胞的关系,从而总结BRAF V600E突变与否的PTC中存在何种肿瘤免疫微环境特性,为相应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方法: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0例PTC患者组织芯片进行BRAF V600E和免疫调节分子PD-L1、PD-1和VISTA及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CD3、CD8和Fox P3的检测,分析BRAF V600E表达与免疫调节分子及浸润性免疫细胞的关系。同时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BRAF V600E与PTC临床病理参数及免疫特征的相关性。结果:BRAF V600E突变率为61/108(56.5%)与TCGA数据库中59.1%的突变率,有较好的一致性。BRAF V600E突变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88.5%vs 44.7%)和VISTA(75.4%vs 53.4%)高于BRAF WT(野生型)患者。相反,PD-1在BRAF WT肿瘤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14.8%vs.21.3%)。虽然高CD8表达在BRAF WT标本中更为常见,但差异不显着。此外,BRAF V600E和BRAF WT肿瘤中CD3和Fox P3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基于TCGA数据分析显示,BRAF V600E和BRAF WT肿瘤中PD-1、VISTA及CD8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D-L1、Fox P3及CD3在BRAFV600E组表达量的平均秩次均高于BRAF WT组(P<0.05)。此外,BRAF V600E组中PD-L1、Fox P3均低表达时,患者总生存期更长,预后更佳。BRAF V600E突变虽然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但与TNM分期有关,这与组织芯片提供的病理信息分析一致。并且还与肿瘤有无复发或进展、腺体外侵犯及病理分型有关(P<0.05)。结论:BRAF V600E突变的PTC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免疫状态受到抑制,导致宿主免疫监测功能遭到破坏,从而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我们通过分析其与免疫调节分子和浸润性免疫细胞的潜在关系,或许能为相应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同时为靶向治疗BRAF V600E突变患者挖掘出新的靶点并提供理论依据。
丁芸[3](2021)在《PLXDC2与胃癌预后及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PLXDC2(Plexin domain containing 2)是一种跨膜蛋白,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和参与巨噬细胞的调控,在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肝癌等癌症中都有研究。然而,PLXDC2与胃癌预后和免疫浸润的关联性仍不清楚。目的:分析PLXDC2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价值,并挖掘其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PLXDC2在胃癌中发挥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我们通过Oncomine、GEPIA、Kaplan–Meier plotter以及UALCAN数据库检测PLXDC2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关系,并从TIMER和GEPIA数据库评估PLXDC2与胃癌免疫浸润之间的相关性,在GEPIA数据库中还分析了PLXDC2与YAP1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LXDC2在胃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临床病理信息和随访数据挖掘PLXDC2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调控PLXDC2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后观察YAP1以及PD-L1表达变化并发掘PLXDC2在胃癌中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生物学信息学在线数据库分析结果提示PLXDC2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其高表达与患者总生存负相关;另外,PLXDC2的表达与胃癌微环境中的CD4+T细胞、CD8+T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水平正相关,且与多种免疫细胞不同亚群标志物表达显着相关,此外PLXDC2与YAP1的表达显着相关。免疫组织化学表明PLXDC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YAP1表达、PD-L1表达、CD8+T细胞浸润正相关;临床病理信息和随访数据分析提示PLXDC2表达与胃癌组织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显着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PLXDC2高表达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更短,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PLXDC2是影响胃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不良因素。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PLXDC2在胃癌细胞株的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株;PLXDC2的表达被下调后,检测到YAP1和PD-L1的蛋白质水平也随之下降。结论:本研究证实PLXDC2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提示预后不良。PLXDC2表达影响胃癌微环境的免疫浸润,并且这一作用可能与CD8+T细胞水平浸润相关,PLXDC2可能通过YAP1-PD-L1信号轴调节从而影响免疫治疗。因此,我们得出结论,PLXDC2可能作为胃癌预后性生物标志物,并且可能为免疫疗法提供一个有用的潜在靶标。
吴晓[4](2021)在《联合免疫相关标志用于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预后分析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C)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因其恶性度高、进展快、转移早、预后差而越来越受重视。目前PESCC尚未有统一规范的临床分期、治疗措施及预后判断标准,基于TNM分期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不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寻求新的标志物构建更精确的预后模型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对延长PESCC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PD-1/PD-L1免疫检查点的治疗为小细胞肺癌等小细胞癌的治疗开辟了新前景,而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相关标志的表达不但影响了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拮抗剂的应答,还影响着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预后。研究表明,肿瘤“干性”的表达不但与免疫相关标志存在着交互作用,还可能影响PD-1/PD-L1拮抗剂的应答。因此,研究PESCC的TME中免疫相关标志和肿瘤细胞“干性”表达以及潜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课题旨在寻找可用于构建优于传统TNM分期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分析PD-L1表达潜在的调控机制,为PESCC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H&E、IHC、IF和Multi-IF等技术对PESCC和ESCC的TME状况以及PESCC肿瘤“干性”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利用统计学分析PESCC的肿瘤“干性”与TME中免疫相关标志之间的关系,并筛选出独立预后因子,最后通过R语言构建更精确nomogram预后模型。结果:1)入组的81例PESCC多发于中老年男性(61/81),发病晚(48/81)、预后差(平均OS为18.3个月),TNM分期及肿瘤坏死情况与患者预后相关;2)33.33%(27/81)的PESCC患者出现PD-L1的表达,主要呈单纯性间质表达(25/27)。PD-L1的表达与CD4、CD8、CD163的表达呈正相关,并与患者总生存相关。对照组ESCC中30.95%(13/42)出现PD-L1表达,主要见于肿瘤细胞上(9/13),且表达于间质的PD-L1与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TIIs)浸润相关;3)与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相比,PD-L1+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20/27)多伴CD4+TILs的浸润,且PD-L1+CD163+CD4+比PD-L1+CD163+CD8+更多见;4)TME中TILs浸润以CD4+TILs为主(68/81,CD4/CD8≥1),PD-L1更常于CD4共定位。FoxP3+Tregs占CD4+TILs比例为13-27%高于ESCC组的9-13%。CD4、FoxP3、CD8/CD4和FoxP3/CD8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相关;5)在PD-L1阳性队列,FoxP3+Tregs、FoxP3/CD8及CD8/CD4与患者总生存相关;在PD-L1阴性队列中,肿瘤坏死状况、FoxP3+Treg及CD4与较长总生存相关;6)SOX2(43/81)表达是PESCC的常发事件,与临床分期和患者预后相关;7)SOX2与PD-L1表达呈负相关。且与其他组相比,SOX2+PD-L1-、SOX2+CD4+和SOX2+FoxP3+组的患者预后更差;8)TNM分期、PD-L1、CD4以及FoxP3/CD8为独立预后因素,基于此构建的nomogram模型在预测预后的精度和拟合度方面优于单纯性TNM分期。结论:1.PESCC患者生存率低下与其抑制性的TME相关。CD4+TILs特别是Tregs亚型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可能扮演着重要作用。2.肿瘤免疫相关标志PD-L1和CD4、FoxP3及CD8等是预测PESCC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基于此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可为临床上判断患者预后提供新的选择。3.SOX2的表达与PESCC的进展相关,且与TME中PD-L1的表达呈负相关。肿瘤免疫相关标志PD-L1、CD4和FoxP3等作为预后因子的价值受到SOX2的调节。4.PESCC患者中PD-L1的表达模式与ESCC等非小细胞癌不同,主要表达在免疫细胞上,研究分析PD-L1的表达、PESCC的TME状态及SOX2的表达可为临床上设计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总之,我们首次构建了一个基于独立预后变量且优于传统TNM分期模式的预测PESCC预后nomogram模型,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生存预测模型。研究肿瘤细胞SOX2的表达以及TME中免疫相关标志的表达可为临床上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贾文玉[5](2021)在《基于巨噬细胞亚型分析探讨猪苓多糖对膀胱癌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在临床样本中探讨膀胱癌肿瘤微环境中M2亚型巨噬细胞与肿瘤分期及恶性程度的关系,通过动物实验及细胞实验探究均一猪苓多糖(HPP)调节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从而发挥抗膀胱癌作用,在巨噬细胞亚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猪苓均一多糖活化巨噬细胞抗肿瘤的免疫分子机制。方法:第一节:膀胱癌组织中M2亚型巨噬细胞浸润与膀胱癌恶性程度的关系研究收集29例确诊为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病理分级)和膀胱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膀胱组织中M2亚型巨噬细胞膜表面分子CD163、CD206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的表达,分析M2亚型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与膀胱癌的分级、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的关系。第二节:均一猪苓多糖对BBN模型膀胱癌大鼠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的影响收集课题组前期采用BBN膀胱癌模型大鼠进行HPP药效研究的膀胱癌组织石蜡块,取空白组、模型组、HPP处理组及卡介苗处理组,将石蜡组织切片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膀胱癌大鼠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膜表面分子CD163、CD206、CD16、CD86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的表达情况,探讨HPP干预的膀胱癌大鼠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亚型的变化情况。第三节:均一猪苓多糖活化的巨噬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直接作用研究将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用不同浓度(0,10,20,50,100,200 ng/mL)的佛波酯诱导为巨噬细胞,通过细胞形态、细胞黏附能力的变化及细胞膜表面分子CD14、CD68的表达情况判断出最佳的诱导浓度作为后续实验中的巨噬细胞模型。提取的均一猪苓多糖(HPP)对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进行干预,采用RT-PCR法研究HPP对巨噬细胞中IL-1β、IL-6、TNF-α以及INOS mRNA表达情况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膜表面分子CD86、CD16、CD40和CD23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HPP干预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72 H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24H,收集活化的巨噬细胞上清,按照巨噬细胞上清:新鲜培养基1:1的比例处理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24 H和48 H的细胞活力变化,EDU增殖实验检测膀胱癌细胞48 H的增殖情况变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癌细胞增殖能力和成球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48 H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以及通路分子JAK2-STAT5/NF-κB蛋白的表达。JAK2抑制剂AZD1480给予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处理后,检测P-JAK2的表达情况及膀胱癌细胞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第四节:基于亚型分析对HPP活化的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探讨用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均一猪苓多糖10 μ g/mL、T24肿瘤细胞上清:新鲜培养基1:1进行处理,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检测细胞膜表面分子CD209、CD301、CD172 α、CD36、CD163、CD16、CD23 及 CD206 的表达情况。细胞因子的检测是在刺激剂活化巨噬细胞72 H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收集细胞上清,采用液相悬浮芯片技术检测 TNF-α、IL-6、IL-10、CCL2、IL-1 β、CCL18、CCL24、CCL22、CXCL9、CCL17、IL-23p40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TGF-β的表达情况。整理数据,根据上述细胞因子及细胞膜分子的表达情况,分析HPP活化巨噬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肿瘤进展的机制。结果:第一节:患者的基础资料(年龄、性别)与膀胱癌的浸润程度以及病理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M2亚型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163、CD206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均高于非浸润性膀胱癌(P<0.05),在高级别膀胱癌中的表达均高于低级别膀胱癌(P<0.05)。CD163、CD206在膀胱癌组织中的浸润程度均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s>0),与CD206相比较,CD163和Ki-67表现出了更强的相关性(P<0.001)。第二节:与空白组大鼠相比较,BBN膀胱癌模型大鼠肿瘤组织内CD163和CD206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CD16和CD86显示出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较,BCG组和HPP组的CD163和CD206的表达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只在CD163表现出显着性(P<0.05),CD86和CD16的表达量均表现出来升高的趋势,但未表现出来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BBN膀胱癌大鼠的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大鼠(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BCG和HPP干预后肿瘤组织中Ki-67明显减少(P<0.05)。第三节:HPP在0-100 μg/mL浓度范围内对人单核细胞系THP-1未表现出细胞毒性(P>0.05);50 ng/mL PMA是THP-1诱导为巨噬细胞的最佳浓度;HPP能诱导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IL-1 β、IL-6、INOS、TNF-α mRNA的表达升高(P<0.05)、上调细胞表面分子CD86、CD23、CD40、CD16(P<0.05)。HPP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够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的细胞活力,并伴有时间依赖性(P<0.05);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的克隆形成能力,阻断细胞周期进程,使得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减少肿瘤细胞向S期过度,从而抑制肿瘤增殖(P<0.05);促进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细胞凋亡,主要表现为促进晚期凋亡,细胞凋亡时伴有细胞体积的皱缩,并伴有凋亡抑制蛋白Bcl-2水平下降(P<0.05);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细胞迁移能力,抑制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上调E-cadherin的表达。HPP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够下调人膀胱癌细胞系EJ、T24细胞中通路分子 JAK2-STAT5/NF-κB 的表达(P<0.05);JAK2 抑制剂 AZD1480 能够抑制 JAK2磷酸化蛋白P-JAK2的表达(P<0.05)、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的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P<0.05)。第四节:HPP上调细胞因子TNF-α、IL-1 β、IL-23 P40、IL-10及细胞膜受体CD16、CD86、CD23、CD40、CD36 的表达,下调了 CCL2、CCL24 及 CD209、CD301、SIRPα 的表达,对于 TGF-β、IL-6、CCL22、CCL17、CCL18、CXCL9、CD163、CD206 无明显影响;肿瘤细胞上清能够上调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TGF-β、IL-6、IL-10、CCL2、IL-1 β、CCL18、CCL22、CCL24 及细胞膜表面受体 SIRP α、CD36、CD16、CD86、CD209、CD163、CD23 的表达,下调 TNF-α 表达,对于 IL-23、CXCL9、CCL17、CD40、CD206、CD30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1、膀胱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M2亚型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与肿瘤的肌层浸润程度、病理分级及恶性程度有关。2、HPP能够下调膀胱癌大鼠肿瘤微环境中M2亚型巨噬细胞的表达,上调M1亚型巨噬细胞的表达,促进肿瘤微环境中M2亚型巨噬细胞向M1亚型极化,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3、均一猪苓多糖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够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系T24、EJ的细胞活力及增殖能力,阻断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HPP活化的巨噬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是通过JAK2-STAT5/NF-κB通路实现的。4、均一猪苓多糖活化的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炎症因子杀伤肿瘤细胞,并通过减轻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来发挥抗膀胱癌作用;肿瘤细胞通过诱导TAMs分泌炎症抑制因子及免疫抑制分子诱导免疫系统的失活,从而促进肿瘤的进展。
黄超[6](2021)在《肺癌肿瘤微环境的系统解析及靶向中药发现》文中指出实体肿瘤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团癌细胞,而是嵌入于一个由浸润和驻留宿主细胞组成的肿瘤微环境中。肿瘤微环境并不是沉默的旁观者,而且是癌症进展的积极推动者,并且是肿瘤治疗的关键靶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它通过恢复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力,在多种晚期癌症中产生了持久甚至治愈的治疗效果。然而,仅有少部分的患者能从中获益。因而需要新的技术和方法来阐明肿瘤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以发现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响应的标记物、新的微环境靶点和药物。在此,以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癌症——肺癌为例,通过整合高精度的单细胞测序数据和大规模转录组数据,构建了一个高精度的肺腺癌和肺鳞癌的肿瘤微环境细胞图谱,涵盖了1141个样本的39个细胞类型的丰度。借此,阐明了各细胞类型与肿瘤临床特征、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了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和免疫治疗响应的生物标记物,构建了以肿瘤微环境细胞图谱为基础的肿瘤预后模型,最后通过整合系列药理学分析技术形成了一个新的系统药理学方法,明确了苦参靶向肿瘤微环境抑制肺腺癌的作用机制。具体内容包括:一、为了在高精度水平下解析肺癌肿瘤微环境与预后等临床特征以及免疫治疗的相关性,利用一个先进的贝叶斯模型以高精度的单细胞测序数据为先验信息,从1141个肺腺癌和肺鳞癌转录组数据中解析了39个细胞类型的丰度,形成了一个全面的肺癌肿瘤微环境细胞图谱。借此开展了系列分析,包括:1)关联了不同细胞类型与肺癌的临床特征;2)分析了MAGEA3疫苗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失败的原因以及PD-1/PD-L1通路阻断治疗响应的生物标记细胞。结果表明,构建的肺癌肿瘤微环境图谱不仅能够解释已知的关于肺癌微环境的知识,还发现了系列新的细胞类型与肿瘤发展及治疗的关系。二、构建了一个以肿瘤微环境细胞图谱为基础的肿瘤预后模型(TMERS),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肺腺癌和肺鳞癌的预后,并且证明TMERS独立于经典的肿瘤预后因素(肿瘤分期、年龄、性别、吸烟行为、常见的基因突变)。该项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的细胞组成是影响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TMERS可作为一个肺癌预后预测的有效补充。三、最后,整合肺癌肿瘤微环境细胞图谱、系统生物学和药理学方法形成了一个新颖的系统药理学方法来发现增强PD-1/PD-L1阻断治疗的多靶点天然产物。以此明确了苦参中氧化苦参碱促进CD8+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浸润和协同PD-L1抑制剂抗癌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ADME参数评估,筛选了苦参潜在的活性成分的;2)预测潜在活性成分的靶点,明确了靶点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方面的潜在作用;3)基于靶点与肺腺癌的临床特征以及免疫表型关联,明确了氧化苦参碱增加肺腺癌CD8+T细胞浸润的潜在作用;4)动物实验验证氧化苦参碱可以增强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的浸润协同PD-L1抑制剂抑制小鼠肺腺癌生长的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利用单细胞测序数据来研究肿瘤微环境及其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高精度的肺癌肿瘤微环境图谱,为指导癌症疫苗治疗和免疫检查点疗法的有效性提供参考,并为预测肺癌预后和治疗药物提供重要资源。
王宇驰[7](2021)在《CSF-1R抑制剂载体的构建及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恶性肿瘤在常规治疗后的复发率极高,难以从患者身上根除。就其治疗而言,经典的方法仍然是根治性病灶切除术联合放化疗,但这些手段常不能彻底去除残留或转移的肿瘤细胞,达到理想的根治效果。目前,免疫治疗正在逐步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辅助性手段。近年来,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逐渐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TME与机体正常组织器官的局部生理环境在细胞及细胞因子构成,营养物质代谢,组织供氧,p H值及氧化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互为因果,共存共生。TME中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陷,这也导致了TME的复杂和多变性。大量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对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耐药和协助转移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肿瘤免疫治疗除了辅助常规治疗外,还应具有持久的免疫监测作用,通过重塑肿瘤微环境,以避免肿瘤复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是最丰富的肿瘤组织浸润性白细胞之一。TAM在肿瘤微环境中主要表现为抗肿瘤的M1亚型和促肿瘤的M2亚型。M1型细胞抗原提呈能力强,并能分泌TNF-α、IL-12、IL-23等促炎细胞因子。相反,M2型细胞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可以释放IL-4、IL-10和IL-13等,抑制T细胞活性。因此,理想的免疫治疗策略是增加TME中M1细胞亚型,减少M2细胞亚型,以重塑肿瘤微环境,增强抗肿瘤免疫。集落刺激因子I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属于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CSF-1R及其配体CSF-1的过表达广泛存在于各类实体肿瘤中,在恶性肿瘤的增殖、转移和微环境的调控等方面起着促进作用。CSF-1R信号通路对巨噬细胞的分化与存活十分重要,常通过诱导TAMs的分化达到免疫抑制作用。BLZ-945是一种高选择性CSF-1R抑制剂,可有效抑制CSF-1R活性,减少TAMs或改变其表型,促进CD8+T细胞浸润,最终抑制肿瘤生长。但由于BLZ-945存在肿瘤靶向效率低、生物药效差、不良反应多等缺点,如何提高其在靶点位置的有效蓄积,减少不良反应并增加治疗收益则有待进一步研究。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 drug-delivery system,NDDS)已被证明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显着优势,而构建肿瘤微环境敏感性药物递送系统对于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非常重要。研究表明葡聚糖能与M2巨噬细胞的CD206受体特异性结合,但CD206受体在体内分布广泛,尤其是肝脏组织。这使得以葡聚糖为基础的靶向药物在机体非特异性分布,经过体液循环后,常在肝脏中大量蓄积并被代谢清除。以细胞膜为基础的药物递送系统优势性显着,与传统的药物载体相比,其具有长循环、低免疫原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而红细胞-肿瘤细胞杂化膜能更好的兼顾免疫逃逸和同源靶向性,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药物的有效释放能直接影响抗肿瘤效果,因此载体到达肿瘤靶点后,如何顺利突破细胞膜并充分释放药物,则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我们联想到肿瘤微环境的特殊性,即弱酸性的特点。因为肿瘤细胞生长迅速,而异常的脉管系统无法满足其高代谢的氧需求。长期的乏氧状态使肿瘤细胞进行无氧糖酵解并产生乳酸;而异常的脉管系统亦不能将代谢物乳酸有效运输;同时由于质子泵加速酸性物质向细胞外转运,致使肿瘤组织p H值低于正常。基于肿瘤微环境特点设计的p H响应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稳定的结构,而在肿瘤微环境低p H条件下响应性地释放药物,进而增强肿瘤部位的药物递送效率。综上,本课题设计并构建了针对肿瘤微环境中TAMs的p H响应型红细胞-肿瘤细胞杂化膜包覆的聚合物胶束。通过红细胞-肿瘤细胞膜介导的主动靶向与“EPR效应”介导的被动靶向相结合,利用肿瘤组织局部弱酸性的p H变化及“质子海绵效应”使药物BLZ-945在靶细胞准确、快速、高效地释放,有效提高了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进而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达到抗肿瘤疗效。研究目的:本课题将免疫学、材料学、药剂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并与药物免疫治疗技术、纳米技术相综合,优势互补,拟针对TAMs构建红细胞-肿瘤细胞杂化膜包覆的仿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以体外细胞学、体内动物模型为研究方法,从细胞毒性、细胞摄取、组织分布、生物安全性、抗肿瘤效果、免疫学指标等方面综合评价红细胞-肿瘤细胞杂化膜包覆的胶束复合物。本研究为构建针对肿瘤微环境的特异性靶向药物递送系统探索可行性方案;为临床抗肿瘤药物提供高效、低毒的载体;为重塑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治疗开拓新的方向。第一部分杂化膜包覆胶束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研究方法:采用共挤出法制备红细胞-肿瘤细胞杂化膜包覆的p H敏感型TAM靶向共聚物胶束。首先合成葡聚糖-g-聚组氨酸共聚物(Dextran-grafted-poly(histidine)copolymer,DH),并通过疏水作用力将BLZ-945包载于胶束疏水内核中,最后在DH表面包覆红细胞-肿瘤细胞杂化膜(Erythrocyte-cancer cell hybrid membrane,ECm),制备成载药DH@ECm。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法(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对DH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胺凝胶电泳法(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对细胞膜包覆效果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DH和DH@ECm的包封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对载药DH和DH@ECm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对比;利用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对各组载药制剂在不同p H条件下的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表征;利用透析法考察各组载药制剂在不同p H条件下的体外释药行为。研究结果:1H-NMR表征显示DH成功合成,SDS-PAGE表明杂化膜成功包覆在载药DH的表面。DH和DH@ECm的包封率分别为82.1%和81.5%。TEM显示载药DH和DH@ECm均为尺寸均一、形状规则的球状粒子,并且能在DH表面清楚的观察到“核-壳”结构。空白的DH、包载BLZ-945的DH和包载BLZ-945的DH@ECm,粒径分别为163.4 nm、172.1 nm和194.3 nm,且各组制剂的Zeta电位均约为-20 m V。载药DH和DH@ECm在p H 6.5条件下的累计释放度在65%以上,体外释放行为相似,呈现一定的p H依赖性。研究结论:1.本章节成功合成了介质共聚物DH,并提取了红细胞及肿瘤细胞膜;成功地制备了药物载体DH@ECm,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制剂学表征。2.所制备的药物载体DH@ECm在肿瘤酸性微环境中可快速释放药物,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其发生潜在的“膜逃逸效应”,需在后续实验中进一步验证。3.该实验结果为后续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杂化膜包覆胶束复合物的体外细胞学研究研究方法:本章在细胞层面对胶束复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性、细胞摄取及其对靶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以4T1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考察各制剂组在不同p H条件下对两种细胞的细胞毒性。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别定性和定量地考察了不同p H条件下不同制剂组中M2型巨噬细胞的摄取行为,并验证葡聚糖介导的主动靶向作用。构建TAMs的M1和M2亚型,利用共培养技术分析不同p H条件下制剂的靶向性。通过免疫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测定不同制剂在不同p H条件下对CSF-1R的磷酸化水平(Phospho-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receptor,p CSF-1R),进而评估对CSF-1R的抑制能力。采用细胞共培养技术分析和测定不同制剂组对4T1和M2型巨噬细胞的作用。研究结果:MTT结果显示,空白DH@ECm载体作用于两种细胞后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80%,表明复合物胶束载体的细胞毒性较低。采用WB法测定M2型巨噬细胞中p CSF-1R含量,结果表明:在p H 7.4条件下,BLZ-945对CSF-1R存在显着抑制作用,DH组对CSF-1R的抑制作用高于单独给药BLZ-945组,DH组对CSF-1R的抑制作用高于DH@ECm组;在PH 6.5条件下,DH组与DH@ECm组对CSF-1R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DH@ECm组,在PH 6.5条件下对CSF-1R的抑制作用显着高于PH 7.4条件。此结果与本章的体外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相一致。M1和M2型共培养的细胞摄取结果还表明,DH具有靶向M2型巨噬细胞的能力,DH@ECm在酸性环境中具有靶向M2型巨噬细胞的能力。4T1和M2型细胞共培养结果显示,制剂组对于M2型巨噬细胞有明显的耗竭作用,然而对于4T1细胞没有显着的凋亡诱导现象。研究结论:1.DH@ECm没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2.在酸性环境中,DH@ECm具有p H响应特性和独特的“膜逃逸效应”。3.葡聚糖残基能促进制剂被TAMs识别和内化,并耗竭TAMs,具有M2型靶向性。4.包载BLZ-945的DH@ECm仅对TAMs有耗竭作用,对肿瘤细胞无作用。5.DH@ECm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第三部分杂化膜包覆胶束复合物体内抗肿瘤药效学研究及免疫学评价研究方法:以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亲脂性细胞膜绿色荧光探针(Di O),结合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考察了Di O标记的各胶束复合物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循环情况、组织器官分布情况和代谢清除情况,评价其体内肿瘤组织靶向蓄积能力。利用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IFT)对离体切片进行染色等处理,综合瘤体变化、抑瘤率、存活率等指标,重点进行了胶束复合物在体内抗肿瘤药效学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在C57BL/6小鼠体内对胶束复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以小鼠体重和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的主要组织石蜡切片损害程度的形态学改变为考察指标,评估了DH和DH@ECm两种制剂的体内生物安全性。研究结果:活体成像结果显示,随着循环时间延长,与Di O溶液相比,Di O标记的胶束复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肿瘤组织靶向能力,其中DH@ECm组的肿瘤组织荧光强度最强,表现出显着的长循环效果和肿瘤靶向性。药效学结果显示,与游离的BLZ-945组相比,DH@ECm组能明显地抑制肿瘤生长,是由于DH@ECm具有p H响应性,能够在肿瘤酸性微环境中快速发挥“膜逃逸”作用以增加TAMs靶向性,同时特异性释放BLZ-945达到高效耗竭TAMs。瘤体变化、抑瘤率、存活率等指标均表明DH@ECm组在荷瘤小鼠体内具有良好的抗肿瘤药效。免疫荧光实验表明,DH@ECm组能增加CD8+T细胞浸润,激活抗肿瘤免疫。ELISA检测表明DH@ECm显着提高了IL-12p70的表达;降低了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逆转了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对制剂组进行安全性研究显示,两组胶束复合物无明显的脏器毒性,小鼠耐受性良好。研究结论:1.DH@ECm可高效靶向肿瘤组织,靶向TAMs,降低药物在机体正常组织的分布。2.DH@ECm能够协助BLZ-945,充分发挥抗肿瘤活性及药效。3.包载BLZ-945的DH@ECm可有效重塑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生长。4.包载BLZ-945的DH@ECm没有对机体造成显着的非特异性损伤,是安全有效的药物递送系统。结论:1.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包载BLZ-945的红细胞-肿瘤细胞杂化膜伪装的p H响应型共聚物胶束(DH@ECm),通过靶向并耗竭TAMs,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以达到对恶性实体瘤的免疫治疗。2.此仿生纳米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细胞毒性以及体内长循环的特性。3.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包载BLZ-945的DH@ECm可通过靶向M2型巨噬细胞耗竭TAMs,同时引起CD8+T细胞浸润,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实现免疫治疗。4.本研究为实体瘤的靶向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宋彦奇[8](2021)在《局部高危前列腺癌中医证型与分子分型及复发分层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探讨局部高危前列腺癌中医证型与分子分型的关联性,将中医学理论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研究病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证型的微观辨证实质,分子分型及相关免疫组化表达情况的差异可能作为前列腺癌证型客观化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为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治、预后判断等提供新思路;2.观察局部高危前列腺癌中医证型的演变与生化复发的关系,探索局部高危前列腺癌中医证型的变化规律,为指导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的中医临床辨治提供参考,并便于尽早应用中医药去干预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疾病进展并推迟其生化复发的出现,同时,为建立完善、全面、规范化的前列腺癌中医辨证体系进行有益探索,为前列腺癌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思路和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且行根治性切除术的局部高危前列腺腺癌患者50例,收集其术后病理报告及免疫组化指标(P504S、CK34βE12、P63、PSA、CD56、Cg A、Syn、Ki-67、CK7、CK20),并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湿热蕴结证、瘀毒内结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后分别在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对入组患者进行生化复发情况随访,研究终点为生化复发或研究结束,对随访时间内患者按照是否生化复发进行分组,并根据其研究终点的症状再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通过临床数据与分子分型进行比对,建立该阶段患者分子特征,并运用SPSS 22.0软件分析,探讨前列腺癌分子分型与不同中医分期辨证的相关性,以及中医证型的演变与生化复发的关系。结果:1.50例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平均年龄(71.96±7.56)岁,70-7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与其余年龄组相比,P<0.05),年龄呈正态分布;2.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免疫组化表达情况中,Ki-67、Cg A和Syn与预后相关,其中Ki-67高表达为最常见情况,与Cg A和Syn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D56、CK7和CK20表达情况在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证及肝肾阴虚证为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最常见证型(P<0.05);湿热蕴结证与Ki-67高表达、Cg A阳性有相关性(P<0.05),与Syn阳性无相关性(P>0.05);瘀毒内结证与Ki-67高表达、Syn阳性有相关性(P<0.05),与Cg A阳性无相关性(P>0.05);肝肾阴虚证与Ki-67高表达、Syn阳性、Cg A阳性无相关性(P>0.05);气阴两虚证与Ki-67高表达、Syn阳性、Cg A阳性无相关性(P>0.05);3.在已生化复发的患者中,由湿热蕴结证转化为肝肾阴虚证的患者生化复发率最高,说明出现证型演变的患者更易预后不良(P<0.05);最终证型演变为肝肾阴虚证的患者较气阴两虚证的患者多,说明出现此种证型转归更易预后不良(P<0.05);患者初始中医证型与一年内出现生化复发与否无相关性(P>0.05)。结论:1.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分子分型具有关联性。前列腺癌病因病机多责之于膀胱湿热及正气亏虚,故中医证型以湿热蕴结证及肝肾阴虚证多见。湿热蕴结证、瘀毒内结证患者多存在神经内分泌分化,预后较差,且细胞增殖活性较高,肿瘤恶性程度增加,增殖迅速,易进展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从而耐受ADT治疗,在西医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应加强中医抗肿瘤治疗的力度;2.在局部高危前列腺癌中医证型演变中,湿热蕴结证转化为肝肾阴虚证的患者及最终证型演变为肝肾阴虚证的患者生化复发率较高,考虑为患者经西医内分泌治疗后,体质较弱,激素水平及脏器功能衰弱所致,故当患者出现小便不通、小便点滴不爽、排尿乏力、尿细如线等症状考虑疾病演变为肝肾阴虚证时更应加强中医抗肿瘤治疗的力度,改善症状,尽早干预以延缓疾病进展,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吴孟闱[9](2021)在《基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胰腺癌预后模型构建及RNF138对胰腺癌恶性表型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基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胰腺癌预后模型的构建研究背景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早期便出现局部侵袭及远处转移。胰腺癌细胞高度侵袭和转移的特性是导致胰腺癌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介导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深入探究介导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分子机制,筛选胰腺癌中异常表达的转移相关基因有望解析胰腺癌高度侵袭转移的特性,为胰腺癌分子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此外,转移相关基因能直接反映胰腺癌易转移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潜能。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有赖于个体化的系统性治疗,临床亟需能更为有效而个体化地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系统,以辅助临床决策。临床目前常用以评价胰腺癌患者预后的是基于临床病理学参数进行评估的分期系统。然而,传统的分期系统无法跟随患者病情的进展进行动态地评估,也不能基于分子层面反映患者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因此,有必要建立能更为精准和个体化评估胰腺癌患者预后的模型。近年来,随着癌症基因组学大数据的不断积累,利用癌症相关基因转录组数据和有效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建立包含数个特定关键基因的基因模型已被证明是癌症患者诊断、预后和疗效评估的重要评价手段。鉴于转移相关基因与胰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相关性,鉴定胰腺癌中影响预后的转移相关基因,基于此建立预测胰腺癌预后的基因模型可能是开发更为精准的胰腺癌预后评估系统的有效策略。研究目的本部分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应用转录组数据挖掘并结合临床和随访数据筛选胰腺癌中影响预后并呈差异表达的转移相关基因,基于此筛选关键基因,建立基因模型,并进一步整合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建立更优的胰腺癌预后评估系统。研究方法在本部分研究中,为了于胰腺癌基因芯片样本中得到可靠的、具有代表性的表达谱数据,首先,基于GEO数据库,我们下载并整合了四套胰腺癌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集:GSE15471,GSE16515,GSE32676和GSE22780,并使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了一系列处理,鉴定胰腺癌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我们进一步从人类癌症转移基因数据库获取转移相关基因列表,分析他们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差异分析结果取交集,获得胰腺癌中差异表达的转移相关基因(DE-MTG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进一步在TCGA-PAAD数据库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队列中基于生存分析筛选预后相关的DE-MTGs,基于LASSO回归筛选关键基因,建立基因预测模型,计算风险评分。我们使用Xtile软件确定风险评分的最佳介值将胰腺癌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中的log-rank检验,判断不同风险组间胰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采用R语言软件包timeROC构建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曲线下面积(AUC),预测胰腺癌患者的1、2、3年的总生存率。并进一步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使用Delong等描述的方法判断不同预测模型的AUC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在外部数据集GSE62452及PACA-AU中进行外部验证,评估该基因预后模型在外部验证数据集中的预后预测效果。我们还使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进一步挖掘DE-MTGs基因模型与胰腺癌不良预后相关的潜在分子机制。使用ESTIMATE和CIBERSORT生物信息学算法,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评估胰腺癌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并使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DE-MTGs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本部分研究在胰腺癌中共鉴定出36个与预后相关的DE-MTGs,并基于此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建立基因模型,以预测胰腺癌预后。该基于DE-MTGs的基因模型包括 RACGAP1、RARRES3、TPX2、MMP28、GPR87、KIF14和TSPAN7,可以准确预测胰腺癌患者的总生存。基于DE-MTGs的基因模型能够鉴别出预后显着较差的高风险胰腺癌患者,其预后预测效能在训练集和外部验证数据集中分别得到了验证。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基于DE-MTGs的基因模型是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组胰腺癌的分子改变与多个肿瘤学相关途径有关。此外,肿瘤免疫微环境分析显示,高风险组胰腺癌的卵泡辅助性T细胞和M0巨噬细胞浸润水平显着高于低风险组,而幼稚B细胞,CD8+T细胞,单核细胞和静息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水平显着较低。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与多个DE-MTG的表达水平呈显着相关。最后,我们进一步整合了基因模型和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参数以进一步优化预后模型的预测效能,并以列线图的形式可视化地进行展示。验证结果提示,与常规分期相比,该列线图具有更优的预后预测效能。结论本部分研究中,我们所鉴定的DE-MTGs与胰腺癌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是潜在的治疗靶点。基于DE-MTGs的基因模型和列线图相较传统预后评估系统具有更优的预后预测效能,有益于辅助临床决策。第二部分:RNF138对胰腺癌恶性表型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研究背景胰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预后极差,早期即发生局部侵袭及远端转移。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有望根治胰腺癌的手段,但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术,80%以上的患者仍易复发。常规应用单药或多药联用化疗方案并未大幅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晚期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仍小于1年。目前,免疫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以及某些类型的实体瘤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其在胰腺癌中的治疗效果尚不令人满意。RFN138 E3泛素化连接酶(Ring finger protein 138,RNF138)在癌与正常组织中呈差异表达,可能通过调控细胞生物学过程促进肿瘤生长、参与肿瘤微环境(tumourmicroenvironment,TME)的调节并抑制抗肿瘤免疫。但RNF138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与肿瘤微环境调控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初步提示RNF138在胰腺癌中发挥着促癌作用。因此,阐明RNF138在胰腺癌中的促癌作用及其下游分子机制将有望加深对胰腺癌高度侵袭转移的特性与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了解,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潜在的新靶点,有助于胰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提高及预后的改善。研究目的明确RNF138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探索RNF138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组成等胰腺癌生物特性的调控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经由的信号通路。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的研究方法,在胰腺癌、配对癌旁和正常组织样本中初步明确RNF138的表达情况;分析RNF138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对比RNF138高表达或低表达胰腺癌肿瘤免疫细胞的浸润数量与种类;利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RNF138在各胰腺癌细胞系和正常胰腺细胞系中的RNA和蛋白表达谱;采用PANC-1细胞株瞬时敲减RNF138,于体外水平初步明确干扰RNF138表达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慢病毒系统转染PANC-1和BXPC-3细胞株,筛选并建立RNF138敲减稳转细胞株(RNF138KD);利用划痕实验检测明确RNF138对胰腺癌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利用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明确RNF138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利用克隆形成、细胞增殖实验、凋亡检测、和细胞周期实验检测RNF138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RNF138KD PANC-1进行裸鼠皮下成瘤模型,进一步验证RNF138敲低对胰腺癌体内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转录组测序联合IPA与GO富集分析检测PANC-1细胞株敲低RNF138后基因表达谱和关键信号通路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及qRT-PCR研究其下游IFN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表达与其内源性激活情况,进一步明确RNF138表达变化对于外源性IFN α与IFNγ刺激反应的影响;转染野生型RNF138质粒于RNF138KD PANC-1细胞中,进行重表达和功能挽救实验,探索RNF138是否为STAT1表达与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关键调控因子;探索RNF138在胰腺癌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的关键上游调控机制,明确C-myc与RNF138转录的正相关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研究 RNF138 与 p53 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 RNF138对于微小核数量的影响;构建RNF138各功能结构域的突变型质粒转染于稳定低表达RNF138的PANC-1细胞,明确胰腺癌细胞中的RNF138是否依赖其泛素化功能域发挥功能;最后构建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的胰腺癌PDX模型,于此进行si-RNF138与PD-1单抗的联合治疗,并进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分析以明确RNF138抑制对于胰腺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改善与治疗价值。所使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 Student’s t 检验、Mann-Whimey U 检验、Kaplan-Meier 生存分析、Cox 回归检验以及Pearson检验。P值<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胰腺癌中RNF138的预后价值IHC染色显示,RNF138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癌旁组织(P<0.005)。胰腺癌组织中RNF138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及病理分级呈显着正相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RNF138的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P<0.05),高表达RNF138的胰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显着短于RNF138低表达的患者(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进一步表明,RNF138的高表达是胰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65,P=0.00291)。此外,肿瘤组织RNF138的高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水平及PD-L1的表达呈显着负相关(P<0.05)。2、RNF138对胰腺癌恶性表型的调控Western blot证明,RNF138在胰腺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在正常胰腺细胞系中呈低表达。瞬时敲减RNF138可以在体外水平改变PANC-1细胞的细胞周期(P<0.05);在稳定敲低RNF138的PANC-1和BXPC-3细胞株中,RNF138敲低能在体外显着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并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但是,RNF138敲低对胰腺癌细胞的体外运动以及侵袭转移能力无显着影响(P>0.05)。体内实验表明,RNF138敲低的PANC-1细胞在裸鼠皮下不成瘤。3、RNF138对胰腺癌恶性表型调控的分子机制利用转录组测序联合IPA分析基因表达谱和关键信号通路的变化,发现PANC-1细胞稳定敲低RNF138表达后STAT1的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富集分析提示IFN γ通路激活状态增加(P<0.05)。在PANC-1和BxPC-3细胞株中,RNF138稳转敲低时,STAT1与IRF1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下游的 IFN 标志基因 STAT1、IFIT1、IRF1、HLA-A、及 CD274(PD-L1)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而STAT1第701位点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相对不变。RNF138敲低后的PANC-1细胞增殖受外源性IFNγ刺激的抑制明显增加,而IFN α的作用较不明显。在RNF138KD的PANC-1细胞株中重表达野生型RNF138能有效降低了 STAT1的蛋白表达并挽救了细胞增殖能力的降低;RNF138不影响STAT1 mRNA的转录后稳定性,而是抑制其转录;生信预测与细胞实验均提示c-myc与RNF138的转录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可能是RNF138的转录诱导因子。RNF138预测的泛素化靶标蛋白为p53,免疫共沉淀进一步明确了RNF138与突变型p53之间存在分子相互作用,且RNF138敲低后胰腺癌细胞系中微小核数量明显减少;重表达各个功能域突变的RNF138提示RING与UIM功能域对于其抑制STAT1的功能至关重要。以上结果表明RNF138通过其泛素化修饰功能抑制STAT1表达以及IFN下游基因的激活,介导了 RNF138促进的胰腺癌发生发展以及免疫抑制的生物学现象。我们进一步探索了 RNF138抑制对于胰腺癌的治疗作用,在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的PDX胰腺癌模型中联用si-RNF138与PD-1单抗有效抑制了肿瘤的生长速度,且流式分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提示RNF138抑制可增加CD8+细胞浸润。结论1.胰腺癌中RNF138的预后价值(1)RNF138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胰腺癌旁组织,而在正常胰腺中几乎不表达。(2)RNF138高表达组胰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明显短于RNF138低表达组患者,且是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RNF138高表达与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呈负相关。2.RNF138对胰腺癌恶性表型的调控(1)RNF138促进了胰腺癌细胞体外增殖与细胞周期进展,抑制细胞凋亡。(2)RNF138敲低可抑制胰腺癌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的能力。(3)RNF138不影响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能力。3.RNF138对胰腺癌恶性表型调控的分子机制(1)RNF138敲低后STAT1蛋白表达与IFN下游信号通路激活明显增加。(2)c-myc诱导RNF138 mRNA转录与蛋白表达。(3)RNF138与p53结合并依赖突变型p53发挥对于STAT1与IFN的抑制功能。(4)RNF138依赖其泛素化连接酶功能域对STAT1与IFN信号通路进行调控。(5)si-RNF138抑制剂于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PDX胰腺癌模型中联用PD-L1可增加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浸润与CD8/CD4 比值,有效减缓肿瘤生长。
李攀[10](2021)在《基于基质细胞浸润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进展机制的探讨》文中指出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基质细胞浸润水平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临床进展的关系,探讨其生物学作用,筛选出与基质细胞浸润相关的预后标志物。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ESTIMATE算法、TIMER工具的MIBC转录组、临床特征、基质评分、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等数据,分析MIBC样本的基质评分与临床特征、基质侵袭性分子、免疫抑制分子、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关系。利用R软件中DESeq、cluster Profiler包筛选高、低基质评分样本的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对筛选出的DEGs通过基因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出与临床进展相关的关键模块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并将模块中DEGs导入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进而利用cyto Hubba插件中的5种拓扑分析方法、Kaplan-Meier总生存分析,筛选出关键基因,并分析其与x Cell包计算的不同基质细胞的富集分数、TIMER计算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相关性。构建临床特征、基质细胞富集分数相关的Cox比例分析模型,筛选出与临床预后相关指标。最终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Oncomine数据库、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人类蛋白质组织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HPA)验证关键基因与MIBC侵袭性的关系。结果:高侵袭性(T3-4、Stage III-IV、非乳头状癌、高级别癌)样本的基质评分显着高于低侵袭性(T2、Stage II、乳头状癌、低级别癌)样本(P<0.05),基质侵袭、免疫抑制分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在高、低基质评分样本中具有显着差异,并具有相关性(P<0.05)。研究中获得3890个DEGs,GSEA分析发现其主要参与调节白细胞活化、细胞迁移的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以及参与PI3K-Akt、Rap1、MAPK以及细胞因子受体间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WGCNA筛选出5个与临床相关的关键模块,联合PPI、cyto Hubba算法识别出16个中枢基因。生存分析发现中枢基因中7个DEGs的高、低表达样本以及TME中5种基质细胞的高、低富集分数样本的总生存时间具有显着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关键基因表达水平与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等基质细胞以及CD4+T细胞、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浸润水平显着相关(P<0.05)。Cox风险比例分析发现患者的高年龄、高临床分期、非乳头状亚型及样本中内皮细胞、肌原细胞的富集分数越高,患者总体生存时间预后越差。利用GEO、Oncomine数据库发现ACTA2、COL5A1、DCN、LUM、PRRX1等5个关键基因在不同侵袭性(MIBC与NMIBC,T3-4与T2)BC样本中的表达具有显着差异(P<0.05)。基于HPA中免疫组化结果,相比较与低级别癌,ACTA2、COL5A1、DCN、LUM等4个关键基因在高级别癌中呈高染色。结论:基质细胞的浸润与MIBC的临床进展、生存预后显着相关,可能通过基质侵袭性分子、免疫调控、关键通路等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的进展。筛选出的年龄、临床分期、组织亚型及样本中内皮细胞、肌原细胞富集分数指标可共同用于评估患者预后。筛选出的ACTA2、COL5A1、DCN、LUM、PRRX1等5个关键基因对肿瘤侵袭性的改变可能成为抑制MIBC进展的潜在靶点。
二、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及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及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环状RNA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irc RNA与免疫检查点疗法 |
1.1 Circ R NA影响CTLA-4的表达 |
1.2 Circ R NA影响PD-1的表达 |
1.3 Circ R NA影响PD-L1的表达 |
2 Circ RNA与过继性免疫治疗 |
3 Circ RNA与肿瘤疫苗 |
4 Circ RNA与溶瘤病毒 |
5 总结和展望 |
(2)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与免疫微环境特性及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组织芯片的免疫组化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与免疫微环境特性及临床特征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组织样本 |
1.1.2 实验仪器 |
1.1.3 实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免疫组化检测 |
1.2.1.1 免疫组化步骤 |
1.2.1.2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
1.2.2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
2.2 BRAF~(V600E)突变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3 CD3、CD8、Fox P3、PD-L1、PD-1和VISTA的表达及H-score评分 |
2.4 免疫调节分子和浸润性免疫细胞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5 BRAF突变状态与PTC免疫调节分子及浸润性免疫细胞的相关性 |
第二部分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与免疫微环境特性及临床特征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BRAF~(V600E)突变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2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CD3、CD8、Fox P3、PD-L1、PD-1及VISTA与 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3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CD3、CD8、Fox P3、PD-L1、PD-1和VISTA在“BRAF~(V600E)”和“BRAF~(WT)”两组的表达量差异 |
2.4 基于 TCGA数据库的关于 BRAF的 Kaplan-Meier生存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甲状腺癌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PLXDC2与胃癌预后及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患者和组织标本 |
2.1.2 细胞株 |
2.1.3 siRNA序列 |
2.1.4 主要仪器 |
2.1.5 主要试剂及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生物信息分析 |
2.2.2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酶法) |
2.2.3 细胞培养 |
2.2.4 细胞转染 |
2.2.5 Western blot实验 |
2.2.6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生物信息学在线数据库分析PLXDC2 在胃癌中表达的预后价值以及与免疫浸润的关系,并挖掘其与YAP1 的相关性 |
3.1.1 PLXDC2 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预后不良相关 |
3.1.2 PLXDC2 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
3.1.3 PLXDC2 表达与胃癌免疫浸润相关 |
3.1.4 PLXDC2 表达与多种免疫细胞不同亚群标志物相关 |
3.1.5 GEPIA在线数据库挖掘在胃癌中PLXDC2与YAP1 的关联性 |
3.2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PLXDC2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及调控YAP1、PD-L1 表达的关联性 |
3.2.1 PLXDC2 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
3.2.2 PLXDC2、YAP1、PD-L1、CD8 的免疫组化染色分级 |
3.2.3 PLXDC2 蛋白与YAP1、PD-L1、CD8 蛋白的表达正相关 |
3.2.4 PLXDC2 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
3.2.5 PLXDC2 蛋白高表达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S)更短 |
3.2.6 PLXDC2 是胃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
3.3 蛋白质印迹法分析PLXDC2 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与YAP1、PD-L1表达的关联性 |
3.3.1 PLXDC2 在胃癌细胞系中高表达 |
3.3.2 PLXDC2 在胃癌细胞中调控YAP1 以及PD-L1 的表达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PLXDC2 在人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
参考文献 |
(4)联合免疫相关标志用于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预后分析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索引简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研究现状 |
2 TME与肿瘤 |
3 PD-L1 与肿瘤 |
4 SOX2与TME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溶液配制 |
2.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5 主要实验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PESCC患者信息及临床病理特征 |
3.2 TME中 TILs相关标志表达与PESCC患者预后相关 |
3.3 PD-L1与TME中免疫相关标志表达相关并影响PESCC预后 |
3.4 PD-L1~+PESCC和 PD-L1~-PESCC影响其预后的TME因素不同 |
3.5 肿瘤干性基因SOX2 是预后不良因子与PD-L1 的表达负相关 |
3.6 基于免疫相关标志构建的nomogram预后模型优于传统的预测模式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基于巨噬细胞亚型分析探讨猪苓多糖对膀胱癌肿瘤微环境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膀胱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
一、卡介苗的研究进展 |
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三、小结 |
第二节 巨噬细胞作为膀胱癌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
一、巨噬细胞的研究进展 |
二、巨噬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
三、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对膀胱癌的作用 |
四、巨噬细胞作为治疗靶点的抗膀胱癌研究 |
五、小结 |
第三节 中药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
一、中药多糖的开发与中医理论的渊源 |
二、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
三、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四、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膀胱癌组织中M2亚型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与膀胱癌恶性程度的关系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统计学分析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节 均一猪苓多糖对BBN模型膀胱癌大鼠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统计学分析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节 均一猪苓多糖活化的巨噬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直接作用研究 |
一、THP-1来源巨噬细胞模型的建立及HPP对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 |
二、HPP活化的巨噬细胞对于人膀胱癌细胞的直接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四节 基于亚型分析对HPP活化的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探讨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统计学分析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肺癌肿瘤微环境的系统解析及靶向中药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与异质性 |
1.2 肿瘤微环境的解析方法 |
1.2.1 通过原位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肿瘤微环境 |
1.2.2 利用细胞计数仪分析肿瘤微环境的细胞组成 |
1.2.3 基于基因表达谱估算肿瘤微环境的组成 |
1.3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与肺癌肿瘤微环境解析 |
1.3.1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
1.3.2 肺癌肿瘤微环境解析 |
1.4 肿瘤微环境的多通路调控与中药调控 |
1.4.1 多通路调控抗肿瘤免疫力 |
1.4.2 中药治疗与抗肿瘤免疫力 |
1.4.3 系统药理学发现激活抗肿瘤免疫力的中药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整合单细胞转录组解析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非小细胞肺癌scRNA数据收集以及细胞类型鉴定 |
2.2.2 TCGA肺腺癌和肺鳞癌转录组数据以及临床特征收集 |
2.2.3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的NSCLC肿瘤微环境细胞丰度分析 |
2.2.4 多因素组合分型生存分析 |
2.2.5 基于肿瘤微环境组成的肺腺癌和肺鳞癌的分型 |
2.2.6 统计分析 |
2.2.7 基于受体—配体关系的细胞间相互作用 |
2.2.8 细胞丰度离散程度评估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细胞图谱构建 |
2.3.2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细胞图谱概述及准确性评估 |
2.3.3 探索非小细胞肺癌基质细胞的丰度异质性以及分布特征 |
2.3.4 肿瘤微环境中细胞丰度与临床特征的关联 |
2.3.5 预测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 |
2.3.6 推断潜在的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响应的生物标记 |
2.3.7 肺癌存在着复杂的、异质的细胞间通讯 |
2.3.8 .基于肿瘤微环境组成的非小细胞细胞肺癌分类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肿瘤微环境细胞图谱的肺癌生存期预测 |
3.1 引言 |
3.2 方法与材料 |
3.2.1 TCGA肺腺癌和肺鳞癌细胞图谱解析 |
3.2.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肺腺癌和肺鳞癌多元线性Cox回归模型构建 |
3.3.2.基于微环境组成的风险指数模型对肺腺癌和肺鳞癌生存期的预测 |
3.3.3.基于微环境组成的风险指数独立于多种临床特征 |
3.3.4.微环境组成的风险指数在不同临床特征下对生存期的预测作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药理学:PD-1/PDL1 阻断组合治疗的新策略 |
4.1 引言 |
4.2 方法和材料 |
4.2.1 非小细胞肺癌微环境细胞图谱 |
4.2.3 利用网络扩散方法发现与肿瘤微环境表型相关的靶通路 |
4.2.4 评价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中基因表达的细胞特异性 |
4.2.5 药代动力学评价 |
4.2.6 靶点预测 |
4.2.7 网络图构建 |
4.2.8 RNA测序 |
4.2.9 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 |
4.2.10 样品制备 |
4.2.11 细胞培养 |
4.2.12 小鼠肿瘤模型 |
4.2.13 免疫荧光 |
4.2.14 肿瘤组织处理 |
4.2.15 流式细胞术检测 |
4.2.16 实时定量PCR |
4.2.1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基于肿瘤微环境细胞图谱的PD-1/PD-L1 抑制剂耐药机制解析 |
4.3.2 苦参中潜在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及其作用靶点 |
4.3.3 氧化苦参碱的靶点与肺腺癌生存预后以及CD8~+T细胞浸润密切相关 |
4.3.4 跨尺度的多细胞通路分析揭示氧化苦参碱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机制 |
4.3.5 氧化苦参碱抑制肿瘤生长并促进肿瘤微环境中CD8~+T 细胞的浸润 |
4.3.6 氧化苦参碱增敏抗PD-L1 阻断疗效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CSF-1R抑制剂载体的构建及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引言 |
1.1 恶性肿瘤 |
1.2 肿瘤微环境 |
1.3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
1.3.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来源 |
1.3.2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类与极化 |
1.3.3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泌及生物学作用 |
1.3.4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肿瘤的调控 |
1.3.5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免疫治疗 |
1.4 CSF-1R |
1.4.1 CSF-1R概述 |
1.4.2 CSF-1R与肿瘤 |
1.5 BLZ-945 |
1.6 仿生学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1.7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杂化膜包覆胶束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DH@ECm的制备方法 |
2.3.1 共聚物胶束(DH)的制备 |
2.3.2 红细胞膜和4T1 细胞膜的提取 |
2.3.3 杂化膜包覆胶束复合物(DH@ECm)的制备 |
2.4 DH@ECm的制剂学性质表征 |
2.4.1 核磁共振氢谱法 |
2.4.2 SDS-PAGE凝胶电泳法 |
2.4.3 包封率的测定 |
2.4.4 形态学观察 |
2.4.5 粒径及Zeta电位测定 |
2.4.6 不同p H条件下触发释药行为的考察 |
2.4.7 数据处理 |
2.5 结果 |
2.5.1 DH的合成及其表征 |
2.5.2 DH@ECm的制备及其表征 |
2.5.3 形态学观察 |
2.5.4 粒径及Zeta电位 |
2.5.5 DH和 DH@ECm的包封率 |
2.5.6 不同p H条件下的触发释药行为 |
2.6 讨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杂化膜包覆胶束复合物的体外细胞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细胞株 |
3.2.4 实验动物 |
3.3 方法 |
3.3.1 溶液的配制 |
3.3.2 4T1 细胞株的培养 |
3.3.3 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MDMs)原代提取及培养 |
3.3.4 细胞毒性研究 |
3.3.5 细胞摄取实验 |
3.3.6 Western blot测定p CSF-1R的表达 |
3.3.7 细胞共培养的凋亡检测 |
3.3.8 数据处理 |
3.4 结果 |
3.4.1 细胞毒性研究 |
3.4.2 细胞摄取实验 |
3.4.3 CSF-1R信号通路的抑制 |
3.4.4 细胞共培养的凋亡检测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杂化膜包覆胶束复合物体内抗肿瘤药效学研究及免疫学评价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实验动物 |
4.3 方法 |
4.3.1 Di O标记的载药胶束复合物的制备 |
4.3.2 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
4.3.3 胶束复合物在荷瘤小鼠体内分布行为研究 |
4.3.4 胶束复合物的体内抗肿瘤药效学研究 |
4.3.5 免疫荧光实验 |
4.3.6 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 |
4.3.7 胶束复合物的安全性评价 |
4.3.8 数据处理 |
4.4 结果 |
4.4.1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 |
4.4.2 胶束复合物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 |
4.4.3 胶束复合物体内抗肿瘤药效学的研究 |
4.4.4 胶束复合物对CD8~+T细胞的影响 |
4.4.5 胶束复合物对肿瘤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
4.4.6 胶束复合物的安全性评价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局部高危前列腺癌中医证型与分子分型及复发分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2 辨证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处理 |
5 结果 |
讨论 |
1 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
2 前列腺癌病因病机特点分析 |
3 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的治疗 |
4 前列腺癌的神经内分泌分化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前列腺癌中医证型与肿瘤免疫组化指标分析表 |
附录二 前列腺癌中医证候分析表 |
综述一 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前列腺癌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胰腺癌预后模型构建及RNF138对胰腺癌恶性表型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基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胰腺癌预后模型的构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RNF138对胰腺癌恶性表型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局限与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综述 Ubiquitin ligase in tumorigenesis and therapy of pancreatic cancer |
Reference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10)基于基质细胞浸润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进展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膀胱癌 |
1.2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1.3 基质细胞及肿瘤微环境 |
第二章 工具与方法 |
2.1 工具 |
2.1.1 TCGA数据库 |
2.1.2 GEO数据库 |
2.1.3 Oncomine |
2.1.4 c Bio Portal |
2.1.5 ESTIMATE |
2.1.6 TIMER |
2.1.7 DAVID |
2.1.8 STRING |
2.1.9 人类蛋白质图谱 |
2.1.10 R包 |
2.2 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DEGs的筛选 |
2.2.3 GSEA |
2.2.4 WGCNA |
2.2.5 功能分析 |
2.2.6 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
2.2.7 总生存时间分析 |
2.2.8 关键基因与基质细胞、免疫细胞相关性分析 |
2.2.9 患者总生存预后的Cox比例风险分析 |
2.2.10 关键基因表达与样本侵袭性验证 |
2.2.11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不同临床特征 MIBC 样本的基质、免疫评分具有差异 |
3.2 基质评分与侵袭性基因的表达、免疫细胞浸润相关 |
3.3 识别与基质评分相关的DEGs |
3.4 基质细胞相关基因参与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
3.5 识别与临床进展显着相关的关键模块及DEGs |
3.6 关键模块的GO、KEGG分析 |
3.7 识别PPI中的关键基因 |
3.8 中枢基因和基质细胞的总体生存分析 |
3.9 关键基因的表达与基质细胞富集分数、临床特征相关 |
3.10 关键基因的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相关 |
3.11 患者总生存期的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 |
3.12 关键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相关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细胞外基质组成与膀胱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及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环状RNA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张宸瑜,彭垒,纪敬斌,矫文捷. 中国肺癌杂志, 2021(10)
- [2]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与免疫微环境特性及临床意义研究[D]. 殷宏雨.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PLXDC2与胃癌预后及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及机制研究[D]. 丁芸. 南昌大学, 2021(01)
- [4]联合免疫相关标志用于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预后分析及研究[D]. 吴晓. 汕头大学, 2021
- [5]基于巨噬细胞亚型分析探讨猪苓多糖对膀胱癌肿瘤微环境的作用[D]. 贾文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肺癌肿瘤微环境的系统解析及靶向中药发现[D]. 黄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CSF-1R抑制剂载体的构建及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D]. 王宇驰. 延边大学, 2021(02)
- [8]局部高危前列腺癌中医证型与分子分型及复发分层研究[D]. 宋彦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基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胰腺癌预后模型构建及RNF138对胰腺癌恶性表型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吴孟闱.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10]基于基质细胞浸润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进展机制的探讨[D]. 李攀. 兰州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