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不小大教学——浅谈微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丛江日

微课不小大教学——浅谈微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丛江日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蒿泊小学 264200

随着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改革理念的出现和普及,微课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微课创建了一个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使科学学习变得更加容易,课堂教学的效率越来越高。

一、微课的课前应用为科学课堂预热

从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需要按照一定的“次序”与“程序”。现在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微课,让学生对新授课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初步的学习,之后有目的性地进行预习或资料的整理,由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地球内部有什么》一课时,教师先制作一个微课放在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课前进行观看和学习,通过将鸡蛋、荔枝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与地球的内部结构进行对比,让学生先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整理地球内部各部分的特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充分的知识储备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产生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从而很快梳理出结论。同时,为了提高学生课前自学的效果,教师要合理地设置主题明确、内容精练、目标明确的学习任务单。微课和学习任务单的共同使用,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趣、轻松且有重点,学生的预习有了很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学生课前的学习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也为课堂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微课的课堂运用,使教学活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微课的优势是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将微观世界表现得放大化、宏大宇宙呈现得微观化、变化过程展现得动态化、操作技术或方法的展示清晰化。

例如《生物繁殖新技术》一课,“克隆”这一复杂的复制过程,涉及了“供体细胞”“受体细胞”“胚胎细胞”等概念以及“克隆”的复杂操作,单靠教师的讲解或学生的自学,对大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可以制作微课,利用动画的形式演示“克隆”的过程:如何将白面母绵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成为“供体细胞”,如何将黑面母绵羊的卵细胞去除细胞核成为“受体细胞”,“供体细胞”的细胞核与“受体细胞”的无核“卵细胞”结合形成“胚胎细胞”,再植入另一只黑面母绵羊的子宫内,最后形成小绵羊多利。将非常复杂和抽象的内容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展现出来,不仅直观易懂,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学生学习起来简单而且兴趣盎然,化难为易,提高了学习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演示实验、实验操作是科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以往的实验操作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观看。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往往只有前排的学生看得清,教室内大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机会看到,从而失去了实验操作的教学价值。而微课的使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使内容的讲解更清楚,展示得更形象、生动,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例如在讲授《苹果为什么落地》一课时,需要让学生学习“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师提前录制一段视频,通过镜头的切换、放大与缩小,将“使用测力计时要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处、每个测力计的最大量程、计数时视线与指针要相平”等重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要比教师在讲台上的演示清楚得多,学生掌握起来也容易得多。

三、微课的课后应用,使学生知识得到巩固和提升

一节课时间有限,科学课堂的教学容量又比较大,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停地接受着新知。怎样提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如何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利用微课设计作业就成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微课时间短,一般在十分钟以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内容简练有趣,学生容易接受;学生可以借助网络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而且没有教师的督促压力和外部干扰,学生自行掌握学习的速度和程度,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懂的可以快进略过,没懂的可以反复观看或暂停思考,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

例如《四季更替》一课,教师用“手电筒”或“灯光”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让光照射在地球仪上,让地球仪保持好倾斜角度绕灯转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同一地点接受的光照情况,以此来理解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认知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的学生很难通过这种实验真正理解四季更替的原因。这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微课,通过图片、文字、声音等方法将四季更替的原因进行小结,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但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这时教师就可以把微课放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课后进行观看。这样,在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的学生可以利用微课灵活地进行再学习、再思考、再掌握。同时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通过观看微课以及查阅资料,了解我国24节气的制定与地球的公转有什么关系?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几个节气,地球接受太阳的照射情况是什么样的?将科学探究活动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微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一个符合自身水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搭建在线交流的平台,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融合,真正发挥微课的作用,使小微课变成大教学,让微知识、微学习变成大道理、大智慧。

论文作者:丛江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微课不小大教学——浅谈微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丛江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