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退耕时代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论文_吴亚珍1,史斌侠2

后退耕时代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论文_吴亚珍1,史斌侠2

1洛川县退耕还林办公室 陕西洛川 727400;

2 洛川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陕西洛川 727400

摘要:退耕还林主要是指将耕地面积改成林木建设,我们都知道种植林木对防风防尘有着重要作用,退耕还林也是通过恢复林草植被进而改善目前生态环境的一项举措。然而退耕范围广、且农户多半是以耕地种植为生,退耕后农户如何生存、耕地周围经济条 件相差大等因素会制约退耕还林进行。本文先介绍后退耕时代现状,然后就后退耕时代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后退耕时代;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现状分析

一、后退耕时代农户退耕还林现状分析

退耕还林是我国目前开展的一项用作恢复林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后退耕时代农户退耕还林相比政策刚出来时要比较积极,但由于已经有部分农户同意退耕还林,所以后期退耕时代退耕还林发展较缓慢,并未表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在政府的推动与引导下,退耕还林进展从总体来说是比较顺利的,但仍存在部门农户对退耕还林决策还犹豫不决,导致退耕还林工程难以进行。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近十年来对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农产业用地结构模式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劳动力转变上遇到了瓶颈,农户补贴结束后农户将如何生存这是一个难题,这个问题也抑制了退耕还林工程进行,是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遇到的一个威胁。

二、后退耕时代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

后退耕时代农户退耕还林意愿被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又分为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不同农户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也是影响因素的一个方面。下面就具体类别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2.1外在因素

影响农户退耕还林的外在因素主要有政府提供的补偿政策以及政策的执行力度与政策参与程度。下面就具体外在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2.1.1政府提供的补偿制度

一般来说,如果政府提供的补偿制度优厚,能够保证满足农户的日常生活,农户是同意退耕还林工程施行的。如果政府提供的补偿制度低于农户耕地所得的经费,农户基本上会毫不犹豫的拒绝退耕还林,生活能否得到保障是决定因素之一。

2.1.2政府补偿政策执行力度

确定了政府补偿制度还不够,补偿政策的执行力度也是影响农户意愿的外在影响因素。如果补偿政策颁布的及时,农户在自身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会愿意退耕还林,但是如果政府的补偿政策一拖再拖或是延期补偿,会削弱农户退耕还林意愿。

2.1.3政府参与程度

政府若是深入参与进农户生活中,为日后农户将如何生存考虑,给农户提供其他养殖种植机会与条件,农户退耕还林的意愿是会很强的。反之,政府只利用一笔补偿金打发掉,不为农户未来生存做考虑,容易引起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动摇。

2.1.4政府参与方式

一般采用强制参与方式是会遭到农户抵制的,如果是向农户征求意见,并提供一定补偿金,让农户在充分了解政策补偿情况下做出意愿选择,农户退耕还林意愿会坚定一点。农户在详细了解退耕目的与具体补偿政策内容,按时受到补偿金后基本都会同意退耕还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5土地机会成本

如果土地机会成本上升,农户很难再找到其他土地进行耕植,难以满足今后的生活需要,往往会削弱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农户在认为农业补助多,农业收入高,种植农作物也能为自身提供粮食的情况下,也很难坚定退耕还林意愿。

2.1.6耕地土地面积的人均收入

如果耕地面积中人均收入较高,一般农户退耕还林意愿不强,若人均收入不高,农业种植与政府补贴这两者变动会直接影响农户意愿决定。

2.1.7退耕地环境因素

如果退耕地为贫瘠地,种植收益不高,农户退耕意愿强。反之,退耕地较肥沃种植收益很高,农户退耕还林意愿较弱。另外,退耕地离公路距离、离家距离、是否为坡地、退耕地比例等因素都会影响农户意愿。

2.2内在因素

影响农户退耕还林意愿除了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也很多方面会产生影响,比如农户的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内部模式等,下面就针对不同方面进行探讨。

2.2.1农户的文化程度

农户文化程度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如果文化程度高,那会了解退耕还林的意义所在,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这对不仅是全社会还有自身都有着重要意义,也关乎到今后自身的安危,若是没有退耕还林,从而缺少种植林木的土地,导致未来发生水土流失等破坏性自然灾害,这将付出巨大的代价,了解这点的农户会同意退耕还林。反之,文化程度低的农户不懂生态环境、水土流失这方面的道理,会重点关心自身未来该如何生存,可能意愿会不强烈。

2.2.2农户家庭结构

若是农户家庭结构中有在外出工作的,在退耕还林之后,农户家庭也有地方可去,能够找到工作的情况下退耕还林意愿会强一点。如果农户一家都只会耕地种田,不会其他生存技能,对耕地依赖较大,经济条件不乐观,将种植业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类家庭结构的农户意愿较弱。

2.2.3农户家庭内部模式

农户家庭内部模式包括农户家庭人数与农户家庭劳动力。如果家庭人数多,可劳动力少,这时候会考虑补偿政策如何,补偿政策优厚能维持一家人正常生活,那意愿会强一点,补偿政策少那就是不用考虑了。农户家庭人数不多,劳动力适当,对种植依赖也较少一点,则退耕还林意愿就会比较无所谓。

2.2.4农户生产经营特征

如果农户生产经营多元化、生产经营方式多,对耕地种植依赖小,那退耕还林意愿会坚定一定。相反,农户生产经营主要以耕地种植的方式进行,那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比如退耕后改变生产经营方式该如何进行、改变后经营效果如何等。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影响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因素主要是政府的补偿政策,以及关乎到农户自身利益的方面,政府要针对不同农户家庭结构、生活水平,充分的重视农户生存发展,优化出合理的政策制度,确保农户应该得到的经济补偿,另外,鼓励农户发展其他生产经营行业,提高农民保护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林德荣;支玲;;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问题研究——基于退耕农户机会成本视角的动态博弈模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徐晋涛;陶然;徐志刚;;退耕还林:成本有效性、结构调整效应与经济可持续性——基于西部三省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3]王磊;宋乃平;陶燕格;刘艳华;;宁夏原州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4]杨坚;訾跃平;;优化抄纸助留体系 促进企业效益提高[A];'2010(第十八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及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2010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论文作者:吴亚珍1,史斌侠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后退耕时代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论文_吴亚珍1,史斌侠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