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探讨论文_徐超群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探讨论文_徐超群

江苏文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丹阳 212300

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工程建设行业的投入力度,建筑业取得显著成就。受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限制,高层建筑发展越来越快。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专业性强,资金和人员投入量大,并且存在许多工序交叉现象。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受力结构较为复杂,对结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较高,施工周期长。要想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管理,认真研究建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建设施工中的应用,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作业,把握施工细节,减少质量漏洞。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应用

引言

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下,建筑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眼下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现代都市中主要存在的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的施工水平是一个国家整体建筑行业水准的重要体现,眼下城市化进程正在逐渐推进,高层建筑的数量将越来越多,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1 高层建筑地施工现状

1.1高层建筑带来的问题

高层建筑在施工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保障建筑拥有较强的硬度,这对延长建筑的使用时间具有重要影响。此外,高层建筑需要有坚实的地基作为基础,但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地基的勘察还存在不少问题,还会遇到原材料运输的问题等。

1.2我国对高层建筑的研究

我国建筑行业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建筑技术上进行相应的创新,现在的建筑企业在对高层建筑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带动了我国高层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

2 高层建筑关键施工技术

2.1后浇带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在浇注完成之后,由于水分的蒸发、混凝土徐变等因素引起的混凝土变形,使混凝土产生裂缝,严重影响钢筋混凝土质量,因此在施工中常常会在浇注混凝土时留有施工缝或后浇带,以此来控制钢筋混凝土的变形。也正因为这种原因,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中为了建筑外形的美观,常常会用到主体和裙房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但是由于主体结构承受更大的荷载,在相同的地基上会发生不同的沉降,因此在地基处理的时候应按不同的设计需要进行设计,同时在基础施工时为了避免建筑物后期由于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基础破坏常常需要留有后浇带,同时,在基础混凝土刚刚浇注完成时,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容易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因此后浇带常常在基础混凝土浇注完成后两个月左右在浇注混凝土,以此减少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收缩变形。

2.2逆作法施工技术

逆作法施工要求满足一定的条件,逆作法施工适用于常规的施工方法。而逆作法施工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也主要集中在地基基础的施工,高层建筑需要更深的基坑来做基础,运用逆作法施工技术现做好基坑的支护,而后由上到下开挖,这种施工需要考虑很多影响因素,包括基坑降水、支护、开挖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些问题不仅是关系到施工的质量,更多关系到施工的安全,是施工前首先而且必须考虑的问题。逆作法施工包括半逆作法和全逆作法。

3 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3.1地基处理复杂

高层建筑工程为确保整体结构稳定性,基础埋深不得低于建筑总高度的l/12。如果采取桩基施工技术,基础埋深应不低于建筑总高度的1/15,至少要有1层地下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埋置深度通常为地面以下5m,部分超高层建筑甚至超过20m。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难度大,导致工程造价高、施工周期长。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3.2施工技术要求高

现阶段,砖混结构在国内低层建筑、多层建筑中应用较为普遍。高层建筑则不同,结构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会应用到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相关的施工技术。目前,现浇混凝土应用较为普遍,建筑施工企业应将研究重点放在结构安装、钢筋连接以及混凝土模板技术等方面。

3.3建筑功能多样

在设计高层建筑时,许多设计师已经舍弃过去外观雷同的方盒子建筑,建筑色彩、立面造型以及平面结构越来越多样。现代高层建筑要想顺利达成建设目标,必须利用先进建筑施工技术。与普通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工程在立面处理、消防设施、防水工程等方面都提出更高技术要求。除此之外,高层建筑涉及多种设备,装饰装修复杂,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加以重视。

4 钢筋工程施工

4.1施工标准

钢筋进场之后正式开工之前,应该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钢筋抽样并且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检验,确保其质量能够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尽可能的将加工偏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要确保钢筋的品种、规格以及数量都能够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其锚固长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小于300mm。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厚度应大于钢筋的直径。像如墙、板、侧壁的分层筋保护层的厚度应为10,若是基础无垫层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则应该为70。

4.2钢筋制作绑扎的注意事项处理

有关于钢筋设计的问题时,应该保持一定的前瞻性。特定的内容需要与设计院以及建设单位联系核定,以此来保证翻样工作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钢筋制作绑扎时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所有的钢筋下料单以及翻样处理都需要交由专业的技术部门审核批准;对于钢筋制成的半成品要进行挂牌验收,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清料,质安组的人则需要对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5 混凝土工程施工

5.1混凝土的浇筑

建筑工程每层楼的混凝土都应严格遵循二次浇注的标准,第一次是浇筑土柱,第二次则是浇筑梁板。混凝土柱的浇筑高度一般在3m左右,首先是在模板的两侧开设门子板,并将混凝土由门子板的斜槽处灌注到模板的内部,再将高频率的振捣棒深入到模板内部对其进行振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着重控制浇筑的高度以及振捣棒的深度和顺序,应该让料斗内持续保持有20cm厚的混凝土,避免因空气进入使得混凝土出现逆流而导致堵塞。在之后的泵送工作中也要定期更换水洗槽,其更换周期为两小时为宜,期间还应该及时检查泵缸的行程状况及泵送效果,一旦出现变动应及时地进行调整。

5.2混凝土的泵送

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泵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若泵送混凝土的距离达到400m,且垂直距离大于90m,就必须借助于高压混凝土输送泵来完成混凝土的长距离运输。设备安装中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弯头数量,减小弯头角度,以降低摩擦,提高实际的泵送效率。

6 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措施

6.1加强钢筋的工程建设

钢筋分布较多的部位位于转换层,较多的钢筋可以起到支持作用。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与转换层钢筋的施工布置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转换层的钢筋在施工的时候需要仔细严密的进行,在准确的位置下尽可能地保障钢筋密度。

6.2混凝土工程建设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制定准确。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纹的情况要添加合适的缓凝剂以及膨胀剂,可以使混凝土的收缩能力降低,避免出现裂纹情况。

(2)混凝土烧筑紧密。高层建筑的转换层钢筋密度较大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插捣,此外浇筑要做到有均匀的受力,在第一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的标准后在进行第二层的混凝土浇筑,采用这样的浇筑方式可以让混凝土变得更加坚固。

结语

总的来说,高层建筑地建设发展如火如荼,但是相应的建设技术也要有相应地提升,将更多的建筑施工技术移植到高层建筑中,能够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在建筑材料方面,质量一定要过硬,施工方面,监管一定要负责,不能出任何的差错和不规范操作,要保证整体施工得质量,设计不仅要有观赏性,更是要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参考文献:

[1]张强.关于地基防水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204.

[2]陆明川.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的转换层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173.

[3]梁德成.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J].科技风,2012(24):149.

[4]王海波.滑模施工技术及在高层建筑中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4):254.

[5]刘春强.大模内置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J].天津建设科技,2012,22(01):23-25.

论文作者:徐超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探讨论文_徐超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