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加速西南水电开发的投融资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融资论文,政策论文,水电开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加速西南水电开发进程,既有政治经济需要,又有人力物力可能,缺少的只是钱。而现代的钱不再是金银,不再是物质,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所以钱的多少余缺取决于政策。
一、从货币理论说起
(一)现代货币的构成和形态
现代货币是多层次的。
第一层次为现金加活期存款,通称M1。
第二层次加入定期存款和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称为M2。
第三层次再加入债券和商业票据,称为M3。
第四层次包括进股票、投资基金和保险金,可定义为M4,是最大范围的广义的货币。
考虑建设资金问题时所讲的“钱”,是最高层次上的货币,把上述各种钱都包括进去了,都是可以争取使用的资金。
上述各种钱的载体只是少量的纸张、磁卡及其上面印刷、手写或存储的数字,所含自然物质不多。
(二)现代货币供给者
那么,现代货币是如何供给的呢?说明这个问题需要从供给者谈起。
现代货币供给者是债务人,持有者为债权人。持币者有债权,也就是拥有金融资产,俗称“有钱”。他们的钱是由相对应的债务人供给的。
上述第一和第二层次的货币,以银行(包括中央银行)作为债务人,供给者为银行系统。
第三层次中新加入的货币,以政府和企业作为债务人,供给者为政府和企业群体。
第四层次中新加入的货币以股份公司和基金会、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负债者,同时也是供给者。
总之,一切有能力、有资信负债的人,都是广义货币的供给者。
现代社会资信最高、负债能力最强的是银行系统(特别是中央银行)和中央政府。其次是地方政府、市政府和大企业。只要他们肯于负债,钱的供给是不成问题的,可以说需要多少,就有多少。
(三)现代货币的供给机制
现代货币以银行货币为主体,辅以政府货币、企业货币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
1.银行货币的供给机制
以现金和存款为主要形态的银行货币是通过发放贷款、给商业票据贴现、认购和收购国债、公司债来供给的。
银行系统每发放一笔贷款,立即增加等额的银行存款和现金投放,即增加等额的银行货币。每购买一笔国债、公司债或商业票据,同样要立即给出售者记录等额的银行存款。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总是平衡的。从供给机制的技术环节看,银行货币可以无限量供应,并不存在客观上的“最大储量”。
2.政府货币的供给机制
以国债、地方债和市政债为主要形态的政府货币,需要利用银行货币来购买。但是,购买了政府债的银行货币并不消失,依然在社会上存在,并且加快了流通速度。譬如张家动用2 万元到期的定期存款认购了国债,立即增加2万元中央政府活期存款, 此项财政存款的流动性高于居民定期存款。
在上例中,银行货币未增未减。然而,从全社会看债权债务规模扩大了,货币总量供给出来了。因此,各级政府发债,就是供给政府货币,它并不减少原有的银行货币量。
3.企业货币的供给机制
以商业票据和公司债为主要形态的企业货币的供给机制可以划分为两种情况。其一,商业票据由企业自己签发,凡有较高资信、所开期票能够被他人接受的企业,都可以根据商务需要随时提供票据形态的企业货币。其二,公司债形态的企业货币的供给机制类同于政府货币,其供给也不减少已有的银行货币量。
4.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供给机制
以投资基金和各类保险基金为主要形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是通过发行基金和拓展保险业务供给的。由于这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都要把吸收来的钱存在银行,或者运用出去由其他企业存入银行,因此,各种基金类金融资产的扩大并不减少已有的银行货币量。
本世纪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大规模地进行水电、火电、核电以及通讯、路桥和城市地铁等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渠道供给货币,特别是国家举债、公司招股以及居民积极参与各种基金,尤其是养老基金。
(四)现代货币的有效供给原则与合理需求标准
虽然从技术环节说现代货币可以无限量供给,但在实践中却不能敞开供应。货币供给应当是有效益的,只能满足合理的需求,对不合理的需求,则不应当供给(尽管难于彻底实行)。
满足合理需求的供给是有效供给,有效供给必须提供给合理的需求。有效供给与合理需求是从不同角度讲的同一回事。
从宏观角度看,现代货币的有效供给必须遵循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财富拥有量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有效的货币供给还具有缩少地区间和阶层间收入分配差距的功效。
从宏观角度看,对现代货币的合理需求应当符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闲置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标准。
从微观角度看,每一项有效的货币供给与合理的货币需求都应当能够给供求双方带来利益。
(五)现代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流行观点认为扩大货币供应量必然促使物价上涨。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会导致货币政策失误。
横向对比,日本、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的货币供应量很大,人均拥有的各种钱(金融资产)比我国多得多,相对于人均GNP 的倍数比我国大得多,但80年代以来他们比我国的物价上涨率低得多,比俄罗斯更低。
纵向对比,进入90年代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法国的人均金融资产(各种钱的总和)比70年代增加很多,但他们9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却远远低于70年代。1960年至1962年,我国的人均金融资产少得可怜,可以说人们普遍没有多少钱,但物价涨得惊人。
因此,在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率二者的关系上,不能简单化地只讲一种可能性,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很多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上升并不是由投资引起的,而是另有原因。我国1994年以消费价格为主要指标的通货膨胀率升高,就不是由于货币政策和投资行为引起的,因为生产资料特别是建筑材料的价格指数是下降的。
二、开发西南水电属于合理需求应当获得有效货币供给
(一)加快西南水电开发既有需要又有可能
1.电力工业发展需要
为实现“西电东送”,优化能源构成,需要加快开发西南水电。开发西南矿产,发展西部经济,更需要加速开发西南水电。
2.发展川西滇西农林渔业并改善交通条件的需要
川西和滇西的大部分地区属于立体性气候,终年四季常在,夏有雪山消暑,冬有烈日驱寒。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和怒江建成阶梯电站,将有力促进该地区农林渔业发展,并显著改善其交通条件。
3.在21世纪把滇川康横断山地区建成我国最大能源矿产基地的需要
在21世纪,把川西、滇西和藏东横断山脉地区的水电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出来,把该地区建成一个新兴的繁荣的经济特区,具有极大的政治经济意义,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有助于改善我国的人口分布,可以缩小东西部差距,能够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在此项开发中,需要水电先行。
4.从人力和技术力量看完全可能加快
从人力和技术力量看,在西南地区比目前规划再增加1 倍水电建设项目完全是可能的;增加2倍也没有什么问题。进一步说, 如不加快西南水电建设,却要造成极大的人力和技术力量浪费,使很多高级科技人员的有效生命折半。
5.从物力和发电设备看可以加快
加快西南水电建设不仅在物资供应方面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反面会有力推动西南地区以水泥和钢材为主的建材工业发展,为该地区在21世纪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快西南水电开发有助于缩小东西部收入分配差距
规划中的西南各流域阶梯电站大多数位处深山峡谷,属于贫困地区。在那里建设电站、开通道路,可使当地农民参与工程施工,卖出自产蔬菜,使当地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很快脱贫,具有很好的社会分配效应,社会效益很大。
(三)增加西南水电开发投资对我国35个大城市的通货膨胀率影响甚微
目前我国经济界最关注的是35个大城市的通货膨胀率,并且往往把其上升原因首先归结于投资规模失控,进而成为控制铁路、公路和水电站等有效投资的一个强硬理由。
从根本上说,我国大城市通货膨胀率较高是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结构剧变引起的。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经济特区的带动下,以攀比行为作杠杆,城市各阶层的工资性收入轮番上升,货币收入总额年增长率甚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物价不上升一些,特别是农副产品适当调价,不仅城乡差距会进一步扩大,而且城市居民的储蓄率也会升高到无法想象的水平。如果二、三百元就够一个城市家庭一个月的消费支出,那么剩下的一、二千元甚至三、四千元派什么用场呢?少数人如此是难免的,多数家庭都这样怎么得了。因此,抑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是制止滥发钱物的行为,严格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合理调节分配。
然而,收入攀升的过程既然已经开始,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停息下来。因此,我国大城市物价上涨率较高将是一个相当长时期的不可避免的现象,与西南水电投资多少关系不大,并不会因减少水电投资而降下来。如果以城市物价上涨为依据控制投资规模,那么我们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就将受到长时期阻碍,坐失良机。
千百年来,我国在封建制度束缚和三座大山压迫下落后于西方。解放后快速发展了几年,又受到政治动乱干扰和僵化经济体制制约,进一步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内外关系都理顺了,机会千载难逢。如果自己对自己以一个不明不白的理由控制必要的投资,限制水电开发,让地铁掘进机停止转动,使铁路和公路施工队伍闲置,虽然主观心愿(控制通膨)是好的,但客观效果却对国家、对民族极为不利,有可能使我国象以往那样再一次失去机会。
(四)增加西南水电开发投融资符合硬道理
把以上三点结合起来,可见增加西南水电投融资,加快西南水电开发,有百利而无一害,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能快则快、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应当坚定不移地给予信用支持,提供有效的货币供给。
三、加速西南水电开发的投融资政策选择
鉴于我国目前的投资体制和电力管理体制,加速西南水电开发应当按以下顺序选择投融资政策。
(一)扩大国家开发银行筹资与贷款规模,增加大型水电站政策性信贷投入
这是目前情况下最简便易行,同时又最有效力的办法。在中央银行协调下,各家商业银行和所有吸收存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认购开发银行金融债,并不减少他们整体的信贷资金自主支配量。这是因为认购的开行金融债在未被项目建设单位实际支用之前,它以企业存款或开行存款的形态存放在商业银行系统;实际支用之后,则以施工企业、建材企业、设备制造厂家、职工家庭以及商业企业等的存款和所持现金的形态,成为等额的新的银行货币。因此,这样做并不减弱商业银行系统的支付能力。
大型水电站投资效益高,我国水电价格在进入21世纪后必定能够调整到合理水平,偿还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本息毫无问题,一点没有风险。
(二)扩大建设银行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基本建设贷款规模,增加大中小型水电站商业性贷款发放额。
这是我国目前情况下非常简便,同时又十分有效的水电开发投融资办法。国家开发银行成立后,建设银行的基本建设贷款年度新增规模被削减三分之二,但建设银行的分支机构储蓄网点一个也没有减少,职工人数没有减少,客户没有减少,吸收存款、筹集资金能力不仅丝毫没有削弱,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反而还有所增强。这是一个矛盾,是一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使建设银行的信贷资金剩余成为一种长期态势。
为了解决建设银行自身的资金剩余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加快国家建设,中央银行应当给建设银行补回原有的基本建设贷款规模。为了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在近期内可以要求建设银行继续把大部分基本建设贷款用于支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从中拿出一部分追加给西南水电项目。
(三)其他政策措施
从便于操作的角度看,只要前面两项措施用足力度,就能够基本上满足加快西南水电开发的融资需求。因而,从理论上说,以下几项措施都属于辅助性质的。然而,从现实情况出发,由于各方认识不同,短期内上述两项措施不可能用足力度,甚至未必能够被采用。因此,这些理论上的辅助措施很可能需要在实践中担负起主要作用。
1.发行政府担保水电开发债券
由于水电站建设造价每年平均以很大的幅度上升,因而,即使用较高的年利率发债也要提早开工建设。这样做,与晚开工的电站相比还是划算的。
发行政府担保水电开发债券要在全国范围进行,要做好宣传工作,把加快水电开发的好处讲给全国人民听。再辅以较高的利率,每年几十亿元债是不难推销的。而且,只要利率适当,商业银行也有积极性认购一部分。
水电发债并不影响铁路、公路和城市地铁等其他方面的建设资金筹集。从现代货币的供给机制看,只要发债人不是傻里傻气地把筹集来的钱偷偷销毁或用于垫床,而是支付出去用于建设,那么,社会上的钱就不会减少,反而将越来越多。因此,在必须建设的各个领域,只要有闲置的人力和物力存在,都可以发债,只要发债时间错开二、三个月,都能够销售出去。
2.发行水电开发公司股票
水电价格总有一天会调整到合理水平的。所谓合理水平,其重要标准之一是能够给出资者带来应有的回报率。因此,发行股票是集资途径之一,可选择效益好的电站首先试行。
3.利用外资
从西南水电开发的实际建设过程看,需要使用一定量的外汇购买若干先进仪器和设备,但占总投资的比重并不高。因此,按最理想的方案,本无必要借用很多的外资开发水电。借国内的钱,债权人为国内的自然人和法人,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这些钱花在国内,越花国内的钱越多。
但是,这种看法在国内一时还不容易被有关方面接受,未必肯提供国内信用。作为一种被逼无奈的办法,为了加快实际建设,暂时还必须退而求其次,把利用外资作为一条重要措施,千方百计加以吸引,能够吸引来多少就利用多少。
*本文系作者1994年11月4日至8日在四川乐山“西南水电开发研讨会”上的发言要点。
标签:银行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通货膨胀率论文; 金融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货币论文; 经济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