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世界观正确理想信念_世界观论文

坚持科学世界观正确理想信念_世界观论文

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正确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观论文,理想信念论文,不动摇论文,坚持科学论文,正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共产党人正确的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最根本的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不动摇,也就是说,科学的世界观对于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具有强根固本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推动全党同志真正把理想信念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基础之上”。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从理论上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间的科学关系,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政治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科学基础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科学世界观,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是以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为理论前提和思想资源的。马克思恩格期作为这一科学世界观的创始人,为此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劳动。这一科学世界观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完备最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最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包括了科学的自然观、社会观和意识观,即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意识和根本观点,共产党人正是在这些观点之上,建立起科学信念、社会理想和政治信念、人生理想和人生信念以及理论信念。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理想信念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多层次的系统。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与共产党人的科学信念。

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它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它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立场是:一是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强调自然界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反对形形色色的蒙昧主义、唯心论和有神论。二是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性质,强调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客观规律,同认为“自然界绝对不变”或是由超自然力量所控制的形而上学的和唯心主义的自然观相对立。三是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即人的思维同自然界具有同一性反对不可知论,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正是人们对发展着的自然界的认识成果。

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强调建立正确的科学信念,根本的原因是近代以来一切最伟大的自然科学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观确立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它的最好佐证。其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创造崇尚科学的好风气,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人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自然观奠定科学基础。这是因为,科学最尊重客观事实,倡导一切从现实出发的唯物论和求实精神;科学反对愚昧,不信鬼神,重视人的实践及其经验,主张无神论和实践精神;科学反对迷信和盲从,否定所谓既定的权威,坚持探索,勇于创造,弘扬创新精神;科学真诚地信仰和服从真理,敢于修正错误,憎恶虚假伪劣,推崇为真理而奋斗的献身精神。可见,科学及其科学精神,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的根本立场是完全一致的,弘扬科学精神,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无神论,反对唯心主义和有神论;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实践观,反对形而上学和轻视实践的主观主义;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和献身精神,反对迷信、保守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与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信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科学地回答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的防空洞和避难所中驱逐出去,使唯物主义一元论得到彻底的贯彻,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并正确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科学地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指出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并最终解放自己的光明大道。因此,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信念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之上的,是对历史发展规律和自身历史使命自觉意识的集中体现。

一个半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不断地把共产主义运动推向前进。近八十年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在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引导下,中国社会产生了两个历史性巨变和两次理论上的飞跃。实践证明,建立在科学社会历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战胜千难万险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永葆革命青春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与共产党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信念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人格是人生观的具体体现。所以,历史上每一种人生学说都构画过自己的理想人格。如,中国古代先圣曾提出过“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理想人格。共产主义人生观,也就是关于真善美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理想人格及其培养的学说,它强调没有理想,没有为之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实际行动,也就没有自觉而高尚的人格。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首先必须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确立和坚定为此而奋斗的人生信念,即必须使理想转化为人生的目标和信念。其次,必须付诸实践,无论碰到什么困难也不动摇,使信念得以巩固,并逐步养成习惯。所以我们强调,共产主义的人生观理论必须通过理想、信念及其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实践,才能真正转化为德性,完成理想人格的培养。

人生观要回答的是人为什么活着、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等人生的根本问题。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价值观的核心和最高准则,也是共产党人最高的人生理想和最大的人生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和人生价值的多元化,迫切需要我们共产党人更加坚定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理想和信念,共产党员无论处于什么社会地位和工作岗位,尽管各自实现自身价值的具体途径和方式有着千差万别,只要为人民服务的最高理想和根本信念不动摇,都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和共产党人的理论信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但是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具有能动作用,能够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反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科学总结,它来源于实践,依赖于实践,同时又服务于实践,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种重要性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主义者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十分重视理论的党,始终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抱有坚定的信念。无论是革命取得胜利,还是遭受暂时的挫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信念从未动摇过。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近20年的实践,党的十五大又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总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地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作为党的旗帜、灵魂和世界观,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坚信,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的坚定不移的理论信念。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信念决不是盲目的或教条式的,而是紧紧地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要以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把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作为坚定理论信念的根本保证,强调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富有勃勃生机和永不枯竭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共产党人的理论信念才能真正做到任何时候都毫不动摇。

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全党的科学世界观和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全党的科学世界观和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为了提高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科学世界观和理想信念教育新的途径和方法,笔者以为首先必须以理论上正确认识与处理几个关系: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并回到现实,在现实中实现。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现实中汲取理想,又使理想化为现实,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人的精神由自在而自为的过程。因此,理想不论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它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只能从现实中来,是人们现实生活和主观愿望的一种反映,故任何理想都有其现实基础和价值取向。但是只有科学的理想才能最终在现实中得到真正实现,一切不切实际的空想,最终是不能实现的,剥削阶级的那些只反映了少数人的狭隘私利的所谓理想,对于人民来说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和欺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和人类的整个文明史,根据客观社会规律提供的可能性和无产阶级及进步人类的利益和愿望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合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并符合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利益的,因此,它是科学的理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具体的,理想的实现也是具体的,因此共产主义科学理想的展开和实现是一个过程,要经历许多阶段。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包括必须正确处理我们的理想境界、远大目标与现实目标之间的关系和必须正确处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与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等两个方面。对此,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上,既发生过共产党员满足于眼前利益而忘却共产主义大目标和共产党员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的革命意志衰退现象,也发生过企图超越历史阶段,“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和完全脱离现实,对全社会成员提出同样的不切实际的道德要求的“左”的错误教训。党的十五大在总结党的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后,科学地阐明了党在现阶段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根本原则,一方面强调“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努力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另一方面在思想道德上正确处理了对共产党员和普通老百姓的不同要求,强调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思想方法。

2、理想与理论的关系。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证明, 任何一种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影响的理想(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都有其一定的理论基础,是一定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也是一种理论体系作为世界观人生观能使人们信奉并产生社会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表达的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是以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近代资产阶级所描绘的理想王国则是他们思想体系的形象表述;共产主义理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在中国,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就根据自己各自的哲学思想、理论学说提出了种种的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其中儒家提出的经过“小康”进入“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对后世影响最大。但是,中国思想史上所有的理论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实现大同理想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指出了一条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光明大道,也就是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强调的:“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的道路。同理想实现的历史道路的阶段性相一致,一定阶段的理想同样具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的实现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就是这一崇高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毫无疑义,这一共同理想的理论基础就是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理论的态度就是现阶段衡量共产党员的理论信仰和理论信念的重要标志,同时现阶段的理想教育和实现理想的伟大实践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3、理想与实践的关系。 科学的理想作为对现实的正确反映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知行统一论,即强调一种正确的认识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不仅是理想本身,人们对于理想的信仰、追求和信念的坚定性只有在把理想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证实和检验,人们追求实现理想的精神动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增强。所以,如果有了科学的理想“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无论多么崇高而美好的理想都是没有意义的。从理想到实践需要有某些中介环节,首先,理想作为一种远大的目标,是最终的目标和实践成果。因此,必须将这一目标分解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目标,这在上文已经提及。其次,理想作为一种目标系统必须转化为实践主体的责任。因为目标回答的是实践所需达到的最终结果的问题,即预期的行为结果。而责任包含着主体为实现目标而担负的具体任务及其行为方式。任何一种理想如果没有实践主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也就无法讨诸实践,责任也是理想转化为实践主体的精神动力的重要中介环节。其三,理想付诸实践,并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主体在明确目标与责任以后,必须要有正确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状态。因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内在行为和外在行为两个阶段,前者是指行为之前的内心态度、精神状态,后者是指直接付诸实践的外在行为。理想是对未来美好而崇高的追求,实践理想的行为从总体上来说必然具有探索性、开拓性和创造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开拓进取和求实创造精神正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最好的精神状态。其四,理想付诸实践必须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因为理想付诸实践是一个从理想到实践,再到理想,再到实践的丰富生动的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无论是从理想到实践过程中对于理想实现程度的检验,还是从实践到理想的过程中,理想目标的修正、完善和丰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

4、理想与人格的关系。人格是知、情、意的统一, 理想人格是实现了理想的个性,因此,培养理想人格也就是通过教育与实践的锻炼,使人们的知、情、意等心理素质都得到提升和完善,逐步达到与接近理想人格。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人是真、善、美的统一,即具有较高的科学认识、道德实践和审美修养的水平,也就是邓小平强调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就理想信念的坚定性而言,当然同一个人的科学世界观,尤其是对理想的科学认识程度有关,但决不能忽视情感、意志品质本身,因为意志的最大特征就是同人的目的性和克服困难实现目的有关。我们有些同志理想信念的动摇,就是因为意志品格的薄弱,因此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和困难与风险的考验。江泽民同志最近特别强调把“在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大力加强革命气节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培养和弘扬高尚的人格品质”,看作是新形势下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建设任务,这是对理想信念教育中加强意志品格培养的高度重视与肯定,它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政治意义,而且,也是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论的重大创造性发展。

加强科学世界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认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的正确思想、正确观念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也不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而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当然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他可以通过自己参加社会实践直接获得,也可以通过他人的实践经验间接获得。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科学世界观及其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巩固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学习科学理论和知识;二是直接投身社会实践,向实践学习。总之,要坚持科学世界观和理想信念不动摇,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具体地讲至少应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要认真刻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察处理问题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首要的和根本的一条。从树立科学世界观意义上说,尤其应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因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科学思维的能力,提高政治的鉴别力、洞察力和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这是从根本上而不是从枝节上解决问题”。

第二,要重视学习现代科学知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正确总结和概括,科学知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也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基础之一。同时,科学世界观也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的,所以,努力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助于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第三,要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在实际运用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因为,“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要善于在实践中直接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地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努力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掌握和运用,不断地达到历史的新高度和新水平。这种实践,也包括思想政治斗争的实践,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包括共产主义的科学理想正是在同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斗争中坚持和发展的。

第四,要坚持加强党性锻炼。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我们党在运用科学世界观指导工作和为理想而奋斗的长期实践中,经受了严峻的历史性考验,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它们是我们进行科学世界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财富。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地进行党性锻炼,学习、继承并在新的实践中发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努力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不动摇。

标签:;  ;  ;  ;  ;  ;  ;  ;  ;  

坚持科学世界观正确理想信念_世界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