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建筑设计创新是一门新兴的设计学科,其理论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更多地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如何利用可拓思维来实现我国建筑设计创新的突破,是该学科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的建筑设计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可拓思维的基本模式出发,对建筑设计创新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思考,以期为改进和提高我国建筑设计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理念;可拓思维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日益提高,对于生活的品质需求也越来越多。现阶段,人们对于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的需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物质生活的保障,而对于设计、创新等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建筑企业要想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先机,就必须要改进发展策略,将精力投入到建筑设计创新的推动当中,不断地满足客户对于建筑的新要求,使建筑更加利用生活和管理。随着我国建筑设计的更新和发展,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的研究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受到建筑学界广泛的关注。在设计领域中,可拓性思维并不是一个新鲜词,但如何发挥可拓思维在建筑设计创新当中的作用,是当前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可拓思维的基本理念
可拓思维模式,指的是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以解决矛盾问题。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可拓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有效性方面,即通过可拓思维有效地处理好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从而被认为是可拓思维在构思、灵感、创意以及经验的结果;其二是无助性方面,即由于缺乏相对应的科学依据进行验证,当可拓思维无法很好地解决矛盾时,就会使人们感受到挫折和无助。可拓学中的创新思维模式对建筑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论模式,其中创新思维模式主要分为四种方式:逆向思维模式、菱形思维模式、传导思维模式以及共轭思维模式。这里,笔者将针对这四种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主要模式
(一)逆向思维模式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换位思考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逆向思维表现,也是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处理多人间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建筑设计领域中,逆向思维作为可拓思维的一种,被广泛运用在建筑设计和创新环节。当遇到正向思维无法克服的难题时,通过逆向思维的使用,人们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建筑设计的问题和引发的困难,从而激发出更多的设计灵感,推动建筑设计创新发展。在这种可拓思维的具体运用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必须要努力克服传统规范式设计理念的束缚,将自己的思维放飞出去,在广阔的设计空间中去发现新的设计角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对老年公寓或者住宅进行设计时,建筑设计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行动方便,然而如果在建筑内部设计便利性的扶手时,不仅有碍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完善和局部美观,还可能会使一些老年人产生负面情绪,伤害他们的心理,因此可以考虑在住宅中需要为老年人设计扶手的位置,加装一些小型的储物柜或者装饰性的支柱或者框架,使建筑整体符合美学标准的同时方便老年人的行动。
(二)菱形思维模式
所谓菱形思维,就是包括了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在内,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多级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和创新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运用“发散——收敛”的循环往复思维模式,对建筑进行拓展性地设计与规划。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菱形设计的特殊性,不断地变换思路和方法,避免采用规矩的菱形思维,使建筑设计落入俗套。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建筑设计创新方案的可行性,避免创新设计沦为一番空想。此外,菱形设计不能只顾发散不顾收敛,始终要保持明确的建筑设计目的性,将创新的发展方向牢牢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例如,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其整体布局并没有局限了该馆本身,而是借助于水面的空间,将博物馆与拙政园、忠王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建筑的设计创新理念更加地发散,围绕博物馆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的建筑群,不仅突出了博物馆的重要地位,还深刻诠释和继承了拙政园和忠王府的建筑风格和理念,最大限度地将自然与建筑融合在一起。
(三)传导思维模式
在可拓思维当中,传导思维模式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思维模式,其概念叙述也是比较的繁琐,即由一个事物所发生的一些改变,对另一个事物产生的伴生的连锁反应,从而形成一种传导的状态。通常来说,当人们遇到棘手的问题,并且通过直接处理的方式无法加以解决时,就可以借助传导的方式将矛盾转移出去,使不同的问题之间发生改变,最终实现矛盾的解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通过传导思维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促进建筑设计的创新,使设计的理念与渠道有了新的变化。例如,我国江西省南昌市的天域国际,就是充分发挥了传导思维的设计作用,没有固执于天域国际建筑本身,而是将周边地区进行同步开发,增设了餐饮、文化、娱乐、商业为一体的步行街,以及人工湖以及住宅小区的建设,使该地段成为一个以天域国际为中心的重要商住地带。
(四)共轭思维模式
所谓共轭思维,指的是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虚实、软硬、潜显、正负四对共轭部,且这四对共轭部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能够对这四对共轭部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有效地处理好各种各样的难题,促进人们对于事物本身的深入认知,从而更好地推进工作的开展。共轭思维模式以事物的共轭分析原理和共轭变换原理作为依据,更全面地分析在事物中出现的有利的、不利的、显现的、隐藏的、直接的、间接的问题,分析事物的优缺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共轭思维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在建筑设计的整体环节,需要以共轭思维来规范整体布局,而且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共轭思维也随时可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当建筑设计面临特定的环境时,建筑设计师需要考虑的事宜十分的多且繁杂,开始时往往会陷入束手无策的状态。通过共轭思维的运用,设计师可以从整体的角度对该特殊环境及其对建筑设计的特殊要求进行统筹规划,结合建筑现场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一些具有特殊形状或者特殊用途的建筑。这种建筑设计不仅帮助设计师完成既定的设计任务,还可以使该建筑在当地形成一种标志性的风采。
三、结束语
现代建筑设计创新,对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创新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如何在确保建筑安全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提高建筑的观赏指数和公众认可程度,是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议题。在设计创新过程中,可拓思维模式为建筑设计师引进了许多全新的想法和灵感,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了许多困惑和难题,要求设计师和建筑设计界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总结,不断提升设计创新的能力,努力推动我国建筑设计创新的发展和进步,为建筑设计行业的创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张伟,王琛.关于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00295-00295.
[2]赵倩,刘波.解析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3(15):20-21.
[3]李新亮,李洪飞.景观建筑设计中的色彩表达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
论文作者:胡林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思维论文; 思维模式论文; 建筑论文; 共轭论文; 菱形论文; 事物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