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和学生的观点有什么不同?_校服论文

管理者和学生的观点有什么不同?_校服论文

管理者和学生的视角差异究竟有多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多大论文,管理者论文,视角论文,差异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2)07-0021-03

一、35%的吻合度:我们和学生看问题的差异究竟有多大?

我们如何看待学校?如何看待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管理者的视角与教师的视角是否一样?成人的视角与学生的视角是否一致?成人和学生的视角差异有多大?

有一件事让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按照学校的惯例,2012年元旦,学校发布了2011年马鞍山二中十件大事,这是官方的发布,主要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总结过去一年中的大事。

不久,校学生会在全校学生中评选“我心目中的2011学校十件大事”,并公开发布。

前后对照,我们发现,两者只有35%基本吻合。很显然,学生关注的是和他们相关度大的事、他们印象深刻的事;学生觉得是大事的我们也许觉得是小事,我们觉得是大事的他们却未必不在意。我们之间的差异居然有这么大!

二、视角不同:我们与学生之间看问题有差异的原因

上述差异引发了我的思考:学生关注的事究竟是大事还是小事?

比如“自由着装日”。我们从上学期开始,规定学生周一着正装校服参加升旗仪式,周二至周四着运动装校服,周五为“自由着装日”。这在我们看来是小事一桩,只是一项接受学生的合理化建议而作的微调。但在学生看来,他们的着装权得到部分尊重,他们的爱美之心得以表达,他们的个性化要求得到满足。所以这一条被学生选为2011年头条大事,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又如无人监考。这是我们推行诚信考试的一项尝试,学生可以自行申报参加诚信考试,编入无人监考考场。实践证明:这些无人监考考场的考风端正,不仅节约监考人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激发、自律精神得到褒扬。所以这在学生心目中是大事。

再如元旦文艺汇演。这是学生的节日,是他们狂欢的时刻。2011年的元旦活动完全由学生们策划、组织、实施,从广告宣传到舞台搭建,从节目安排到邀请嘉宾,从拉赞助到选服装,整个流程的所有事宜均由学生会独立操作。他们还别出心裁,向家长限量出售100张嘉宾票,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学校爱心社,用于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们发现,学生策划组织的活动充满着青春的气息、时尚的元素、大胆的创意,为学生们所喜爱,为我们成人所不及。

是什么造成我们和学生之间看问题的差异?究其根源,乃是我们视角不同。管理者的视角更多的是俯视,是远观,是自上而下,有时甚至可能是偏视、漠视。学生们看问题是从内向外,他们的视角更多的是内视,是平视。在管理者眼中,我们可能觉得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还不错。但在学生眼中,也许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是生活在其中,冷暖自知,他们的感受最具体,也最深切。我们与学生之间的差别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位置不同,因此对问题的感受也不同。

三、放下身段:借用学生的眼睛改进学校管理

能不能把学生关注的事引入我们的视野?能不能借用学生的眼睛打量学校、改进管理?去年我们采取了一项措施,聘请学生做校长助理。经过半年的发动、竞选,最后我聘请了两位同学做我的助理。他们的工作方式有多种:每个双周二的上午大课间,我和他们一起讨论工作;每周五中午,他们在学生事务中心接待学生,设立学生校长助理接待日,面对面与学生交流,收集问题和建议;通过校园网和学生事务中心收集学生意见建议;对一般性问题通过学校职能部门予以解决;对学生反映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度调研并提出解决办法,参加学校行政会专题汇报,集体研究解决;列席学校涉及学生问题的各种会议等。学生校长助理与学生会之间的工作有分有合,学生会的定位主要是学生的自治机构,在团委指导下依托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校长助理主要是为校长提供学生对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并通过调研提供相关的决策参考,是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学生参加学校民主管理的尝试。

学生校长助理任职后的第三个月,他们经过调研,向学校行政会提交了关于十个问题的报告。问题涉及很多方面:学生电动车充电问题,食堂小卖部商品明码标价问题,学生午休时间调整问题,阴雨天大课间调整问题,校服不合身问题,图书馆及相关馆室开放问题,厕所异味重问题,教学区域学生热水饮水问题,校内设置指引地图问题,实验班校本课程设置问题。这些问题均为学生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学校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最后除了阴雨天大课间调整问题以外,其他问题均得到解决,解决方案由学生校长助理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公开回复。

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然已有时日。但是一直没有人提交到行政会讨论,似乎也没有引起管理者足够的重视。也许在管理者眼中,这些并不是什么大事,也非重要问题,或者长久如此,熟视无睹。在学校行政会上,学校管理干部与学生校长助理热烈讨论、交锋,有些问题双方也有不同意见和答案。比如对于教师上课拖堂问题,教师觉得是想多讲一些知识,是为学生好,而学生觉得,教师占用了他们的课间休息时间。比如校服问题,学生觉得校服春秋装的裤子面料不好,走起路来有“沙沙”的摩擦声,建议可不可以用同样深色的裤子代替,或者对下装不作要求,他们甚至愿意放弃周五的“自由着装日”来换取这一项诉求。而学生管理部门不同意学生们的要求,但承诺与厂家联系,做下一年新校服时进行必要的改良。

我们和学生意见相左时,有没有缺乏同理心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在其中,不知其味;有没有怕麻烦的问题?因为有些问题的解决必然要增加管理的工作量;有没有管理者的面子问题?因为有些问题恰是我们管理者制造的。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究竟是什么样子,学生在学校的真切感受是什么,校长、教师在学生心中是什么样子,这些我们的确都不太清楚,这并不仅仅是代沟和隔膜问题,也是视角不同所致。我们做教师时间长了,早已忘记了当年自己做学生的心理状态;我们做管理时间长了,早已忘记当年自己是普通教师的心理状态。我们已久不做学生,早已不太习惯用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学校的一切。

就让我们重新放下身段,借用学生的一双慧眼,重新打量我们的学校,改善我们的管理。

标签:;  ;  

管理者和学生的观点有什么不同?_校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