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县祁家学校 甘肃 临夏 731506
【摘要】低年级数学课堂活动式教学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计相关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活动式教学;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如儿童思维的形象性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与课堂教学的形式、空间、时间之间的矛盾。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对长度、重量等计量单位的名称及各计量单位间的进率背的滚瓜烂熟,却估算不出一支铅笔的长度、一只鸡蛋的重量;有的学生认识直角却不知道怎样用一张纸折出直角;还有的学生考试遇到形式稍有变化的题竟责怪教师没讲过。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呢?我想,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使他们想学、乐学,并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活动式教学方法正适应了这一要求。
所谓活动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计相关的活动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它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活泼、好动的特点,更符合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活动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简单地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通过多看、多听、多动手,使其主动地去获取数学知识和方法,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积极主动地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运用活动式教学方法,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为学生准备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活动材料;二是为学生创设活动的情境。以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为例,可以让学生准备若干枚(张)不同的钱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眼看、手动、脑想、口述等一系列感官活动,逐一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相互间的关系。元与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如果创设一个兑换钱币的情境,一角一角地换,换得10个10分,这样,学生对1元=100分就会理解深刻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之后,还可通过“小小售货员”等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并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数学。教师还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活动式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是,在运用活动式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对学生活动的目的要明确,是为帮助学生理解某一概念,还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数量间的关系等。在活动时,考虑到低年级儿童有意注意差的特点,还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避免其它因素的干扰。
二、活动要与发展思维和语言相结合
常见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也安排了让学生活动的环节,但不让学生动脑、动口,过早地让学生收起学具,看教师操作,听教师讲解。显然,这样的活动并没有真正发挥活动本身的作用。我们在教学某一部分新知识时,常要求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活动过程,把外部物质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最后把思维过程比较完整地叙述出来,做到活动、思维、语言有机结合。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可先让学生按要求摆学具,学生操作完毕,教师可让学生看着学具,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1)△和○谁多?(2)△可以分成哪两部分?(3)如何求△的个数?
让学生在摆一摆,看一看的过程中解答出来,这样做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活动要人人参与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坚信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会不断提高。因此,教师组织活动时,要鼓励人人参与,为每个学生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
总之,低年级学生好动、活泼,他们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总是管不住自己,学习数学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枯燥无味。作为数学教师,应在课堂上解放学生的手、脑、眼、耳,让他们多动手,多动脑,多看、多听,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这个课堂有秩序的动起来,使得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上好低年级的数学课。
论文作者:孔得红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式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思维论文; 《成功》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