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国民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房屋建设的质量和其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提高混凝土模块的质量以及混凝土应用的安全性,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趋势。由于建筑行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不断的出现,只有有效的处理混凝土裂缝问题才能够保证房屋工程的质量。文章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治理裂缝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对策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房屋建设质量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推动建筑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提升混凝土模块的施工质量,提升混凝土的应用安全性,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混凝土裂缝问题逐渐呈现,为了提升房屋工程质量,必须进行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有效性解决。
1混凝土裂缝分类
混凝土裂缝可以分为好多种,第一种是负荷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在受到外界压力或者自身压力的时候,混凝土自身会产生一种承载力,当外界或自身压力大于自身的承载力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外界或自身压力严重过大时,混凝土会开始倒塌。第二种是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我国北方地区年温差较大,日照时间较长,会出现大风大雨大雪等特殊而复杂的天气,这些自然因素的变化,极大程度上的改变了混凝土的内部构造。再加上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导致混凝土严重变形,出现裂纹。第三种是由于施工质量不过关引起的裂缝。由于建筑行业日益发达,决定投资建筑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也不免鱼目混杂,一些没有建筑资格的建筑企业投资建造出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建筑,导致混凝土质量不合格,而产生裂缝。
2混凝土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
2.1设计存在缺陷
一些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出现了考虑不周的问题,导致设计中存在缺陷,进而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痕。有些建筑工作人员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在设计的时候有时候不会考虑到足够的影响因素,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施工质量问题。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的断面出现改变或者由于开洞、留槽位置不合适,引起了应力集中的现象,导致裂痕出现。而在处理建筑的主体结构时,各种结构的位置设计不合理最终导致出现混凝土开裂情况。
2.2地基变形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要对建筑工程的地基问题引起重视,许多造成混凝土开裂的原因都是由于地基问题引起的。一些建筑在进行建筑选址时选在了一些土质不均匀或者土质较软的区域上,而这些区域就有可能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在进行地基建设时,由于建筑工人的失误,使得建筑物的地基深度深浅不一,这就埋下了混凝土开裂的隐患。而一些建筑在设计时设计的形状与结构不均匀,这就引起了房屋基础的沉降速度不同,而这种由于地基变形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情况,一般发生后对于建筑物的危害性都比较大。
2.3施工不当
在施工过程中造成钢筋混凝土开裂的情况有很多,以下几种情况尤为明显。首先是建筑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一些建筑施工人员在进行选取建筑施工材料时,会贪图“小便宜”,选购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建筑材料,而这些材料被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建筑质量不合格,进而引起混凝土开裂。因此,在选择建筑原材料时,要注意选择专业的建筑材料,不要因小失大。一些建筑工人在进行制作混凝土时,会在制作过程中偷工减料,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最终质量,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混凝土开裂。而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蒸发会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纹,而外界气候过于干燥,未能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就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的内外湿度不同,而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极易产生裂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温湿度的影响
当外界温度产生剧烈变化时,由于热胀冷缩原理,其建筑物的建筑结构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构变形,而这就产生了不同的受力情况,而这就是温差引起的混凝土裂缝。而当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发生变化后,混凝土的体积会产生体积收缩,若保养不当,会造成裂缝的产生。
3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治理对策
3.1设计过程中的措施
由于设计结构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而言起到了统筹的作用,因此,应不断的完善设计结构,并通过科学合理的人才应用可以防止在进行施工时所将要发生的问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对施工中所要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就可以大大降低失误率,进而可以为后期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3.2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
为了能够从源头上杜绝质量低下的混凝土材料出现,应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各类原材料,进而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另外,还应该严格的控制建筑施工中所需要的水泥以及各种辅料,因为各种辅料也能够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如果只对水泥的质量进行了严格检查,而没有对砂石进行严格的检查,不仅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还会使后期建筑发生裂缝的现象。
3.3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当混凝土进行搅拌均匀的过程中,因为原材料的配置比例不同,所以混凝土的质量也就不同。通过科学的研究发现,混凝土最佳的水灰配比是0.24~0.34之间,如果混凝土本身的水灰比不在这个范围内,不仅会使强度等级出现严重片茶,还会使混凝土发生裂缝的情况,进而会对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3.4施工裂缝的预防
受到实际施工环境的影响,混凝土产生拉裂问题的几率较大,为了降低这种问题的发生率,必须做好模板结构的润湿工作,这需要完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减少拆模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拆模作业的平整性运作。在拆模作业完毕后,需要深入落实填土施工方案,避免混凝土结构应力松弛的问题。这需要及时做好填土施工工作,进行预应力管桩构件的及时性处理。在建筑块运输中,需要进行垫木的优化使用,做好垫木的固定处理工作。如果模板展开吊装时,需要利用手架展开固定,实现加固水平的提高。为了提升施工区域的配筋率,需要做好暗梁的设置工作,切实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极限拉伸性。
3.5现有裂缝的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性处理,必须进行混凝土表面的有效性处理,这需要进行表面涂抹法、表面补贴法等的应用。表面涂抹法比较适应于不漏水的裂缝,针对不容易发现漏水位置的裂缝,需要进行表面贴补土工膜的使用。在填允法应用中,需要进行一系列修补材料的使用,其施工成本较低,施工难度系数较低。针对宽度较小的裂缝,需要进行V型槽的凿出,然后展开填充处理。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适合于大小裂缝的施工程序,其处理效果较好。为了实现裂隙的有效性填充,必须进行压送装置的使用,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
结语
总之,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会对建筑整体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对后期使用建筑的人们造成威胁。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应采用合格的建筑材料并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而且还要对建筑所选的地址进行充分的分析,防止因各种因素使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情况。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一旦发现裂缝应立即进行有效的处理,并对建筑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不仅可以降低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几率,还可以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夏立辉.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5,24(2):156-157.
[2]郑伟芳.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探究[J].江西建材,2015(19):113-114.
[3]张晓曦.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改进[J].四川水泥,2017(8):225.
论文作者:杜宜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地基论文; 成因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