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督在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浅析论文_赵江平

质量监督在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浅析论文_赵江平

东阳市水库管理站(东阳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 浙江省东阳市 322100

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其质量监督管理极其重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有利于避免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出现重大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国家资金的有效使用,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因此,针对我国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缺陷,要积极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质量监督;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有效措施

1现代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特点及形式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了两种主要形式,一种为资源型综合管理方式,另一种为工程型管理方式。资源型管理方式相较于工程型管理方式来说,其出现时间较早,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现阶段我国主要的水利工程主要以资源型方式进行管理。借助于资源型管理方式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现阶段水利工程在设计开发与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在进行水利资源的科学开发与有效利用的同时,实现水利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水力资源的使用需求。资源型水利工程综合管理在进行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两方面的要求,在进行水利资源开发的各个阶段,要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在保证水利资源合理开发的过程中,实现了环境的有效保护。

工程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实现需要从水利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从多个层面上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从项目角度出发,进行集约化水利工程施工的进行。工程型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较早,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水利工程开发的主要方式,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水利资源的消费需求,实现了水利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工程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以技术为导向,其管理活动主要集中于技术应用与革新方面,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促进水利工程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我国水利项目的开发建设能力。但是也存在着技术发展过于单一,管理能力较低,难以真正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

2我国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

质量监督管理过程复杂,涉及内容非常多,实际工作量较大,然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分水利部总站和流域机构分站以及各省中心站、地区、市、县质量监督站管理,虽然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但是缺少专业的人员负责行业管理,监督管理机构功能还不完善,不利于其承担起监督质量管理的责任,不利于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2.2监督管理的人员编制、人员及经费问题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是代表政府对在建水利工程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所以应从国家的层面明确质量监督机构的编制及性质。质量监督机构必须明确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的独立的部门,而不应是挂靠在其他部门的不具有独立编制和人员的非专业的队伍。还有目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经费严重不足,这样就将必然减少了检测开支以及必要的差旅费开支,不利于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阻碍了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2.3监督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

虽然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中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依照投资性质划分了职责范围,明确了各级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但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自身存在的流域性、区域性、地域性的特点,在具体执行中引发了诸多问题,比如说,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的相关部门比较多,容易出现权责不明的现象,当水利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时,各部门相互推诿,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方面没有良好的长远规划,不利于水利工程项目总体质量的提高。

3提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质量的建议

3.1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性质应为纯公益性(或参公)的事业单位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是代表政府对在建水利工程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具有政府的行政职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重要性如下:一是从水利工程项目利国利民,以兴利除害为主,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二是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水利工程项目投资主体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这一点在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中更为突出;三是水利工程一旦出现事故,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财产和人身危害,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质量监督机构在从政府行政职能部分分离出来时,要明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为纯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这样做有利于质量监督机构对受监督工程的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2重新界定各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职责

首先,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地域性、流域性、区域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因此,要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不再单纯的根据投资性质来划分各级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责,要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恢复行政执法主体地位之后,着重把精力投放在管理上;其次,要从根本上规范质量监管机构的职责,从而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职责界定上要维护部门规章的法定性和权威性,使流域分站、各省级中心站以及地、县级监督站的职责界定分明,使行业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有利于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水平的提高。这方面可以参照《浙江省关于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事权划分的意见》进行明确。

3.3加强工程开工前的质量监督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水利工程开工前没有按照相关合同规定。因此,在工程开工之前,主要管理人员要积极担起责任,及时召开工程质量监督会议,要求管理人员熟悉相关的要求,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质量控制细则,进行工程质量监督交底,科学的制定管理方法,积极探讨有效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的策略。

3.4加大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资金投入

加大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资金投入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质量的重要支撑,保持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强制性,树立监督管理机构的权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科学合理的预算经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运行经费必须全额足额拨款,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的资金支撑。

3.5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的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的考核制度有利于保证相关部门和职员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形成职责分明,权力明确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二是科学合理的开展施工技术,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控制;三是在落实施工技术之后发现意外的问题要及时对施工技术做出调整,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3.6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要积极引进专业技术强的人才和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要定期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职员进行培训和交流,促使职员之间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提高职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以更好的提高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质量。

3.7提高质量检测行业服务水平

现阶段大部分检测机构都能严格执行质量体系,公正、有效地进行机构运行。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有些检测机构经验不够丰富,需要在运行过程中吸收经验教训,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此外,检测机构还要根据当地实际,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持续提高管理能力。

4结论

我国水利工程规模与数量的不断增加,要求相关部门与施工企业在开发过程中,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现实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施工项目进行必要的优化与调整,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加强质量监督的力度与水平,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日常生活的同时,切实有效的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开发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涵,李珂.浅析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和管理的改革[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5:208.

[2]王翠平,董雪君.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科技风,2016,01:140.

[3]周凌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水利技术监督,2016,03:6-7+21.

[4]赵成国,于艳红.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工作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247.

论文作者:赵江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  ;  ;  ;  ;  ;  ;  ;  

质量监督在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浅析论文_赵江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