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镇中心卫生院;黑龙江宁安157400)
【摘要】目的:观察对脑梗死患者予以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3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措施,观察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且不良反应的产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针对脑梗死的患者而言,予以循证护理将住院时间缩短,将不良反应产生率降低,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 循证护理;脑梗死;应用效果
脑梗死属于临床心脑血管常见类疾病之一,血管阻塞以及脑组织产生缺氧为病发的主要原因,具有较急的发病速度和严重的病情,以极高致死率或致残率为主要特征。然而,循证护理,为护理者依照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和患者主观的意愿及其临床经验制定出具有合理性护理整套方案[1]。本文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30例作为临床对象,予以循证护理获取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缩短了住院的时间,降低了不良反应的产生,提升了护理满意程度,其具体结果如下所述。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30例作为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15例。所有患者以及家属都是在知情的状况下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对照组中有9例为男性、6例为女性,年龄集中在42到65岁间,平均年龄约(51.24±1.33)岁;在观察组中有10例为男性、5例为女性,年龄集中在41到67岁间,平均年龄约(52.02±1.11)岁。比较两组临床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和年龄及病程等),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进行干预,主要是依照患者自身实际状况与科研重要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相结合,对护理问题予以提出,依照提出的所有问题,经多种途径找寻解决的可行方案,如:报刊,书籍,网络。与依照病情所设计的护理方案进行结合,且依照实际状况进行实施。与此同时,在治疗前、中、后具体实施为:(1)心理护理,因脑梗死临床患者具有较急的发病速度,严重的病情,一般状况下患者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如:焦虑或是不安,故需要护理者积极与患者间展开友好沟通,对患者予以心理上的疏导,将不良情绪消除或是缓解。此外,经常在他们的病房播放具有舒缓性的音乐进行辅助治疗,将其心理压力减轻[2]。(2)饮食护理,主要是依照临床患者基本状况和喜爱事宜制定出具有健康性、合理性饮食规划,选取流食类食物进食,协助患者在治疗期间养成规律性饮食的良好习惯,多食用水果及蔬菜或是含粗纤维类的事物,确保每日能够定量的进行饮水,秉承“少食多餐”原则进行饮食[31]。(3)生活护理,若患者存有意识性障碍,需要令患者取平卧位,与此同时,予以扣背,协助患者予以翻身或是辅助性呼吸,对其腹部实施按摩,促使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蠕动[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且记录患者对循证护理实施的满意度,对比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的产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分析的数据由SPSS19.0软件完成相关处理,使用(±s)去表示临床中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以%表示临床中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若P<0.05则表示该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
结果
2.1比较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产生率
经实施不同护理干预之后,如表1所示,从数据中可知,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且不良反应的产生率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
3.讨论
循证护理主要是遵循护理的证据开展或实施,对于临床当前的经验予以正确运用,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在实际的应用之中,将科学作为核心的依据,不只是对临床经验进行依赖,而是在没有针对患者予以护理之前依照其在实际中的状况对护理计划予以准备或是设计,在具体实施中与切实需求、临床实践经验相互结合,其护理的依据为科学依据[5]。
脑梗死在当代的临床中具有较高致残率或是患病率,严重威胁其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故在予以循证护理实际操作中,应该对有关资料的证据予以寻找,广泛且实时更新临床的理论知识,将护理效果进行整体的提升。作为有计划性、有针对性护理的一种方式,更加注重患者实际状况和科研的成果理论知识以及护理者在临床上的实践经验,将其结合制定出具有完善性护理的总方案,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最大程度改善,将治疗效果增强[6]。
在本次研究之中,予以循证护理的观察组不良反应产生率、住院时间、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其对照组。并且经统计学的分析,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这预示着循证护理在临床应用中获取了确切的效果,该结果和有关文献的研究报道相同,故在临床上具有推广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的治疗之中予以循证护理,能够与患者基本状况相结合,将治疗的效果提升,将不良反应产生状况减少,将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进而促使患者早日实现康复的目标,因此,基于以上存有的优势,可以较好的应用在临床上。
参考文献:
[1]李军莉.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7):90-92.
[2] 倪忠梅.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8):33,35.
[3] 张小萍,姜宇,孙玉粉等.脑梗死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6):155-157.
[4] 胡安.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4(17):527-527.
[5]党静文,宗文娟,李慧萍等.脑梗死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46,148.
[6]孙芦菊.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药前沿,2014(31):296-297.
论文作者:马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患者论文; 效果论文; 脑梗死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状况论文; 时间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