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前教育论文,香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历史沿革(20世纪40—70年代)
(一)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本世纪早期,香港的幼儿园和附设在小学的幼儿班,为数很少,香港学前教育的发展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由于移民的涌进、人口的膨胀、妇女就业率的提高等因素的冲击,产生了进一步创办托幼机构的需要,多种幼儿保教机构应运而生了。
从教育系统自身发展而言,由于这一时期小学教育不能满足所有适龄儿童入学的需求,不得不举行入学考试。所以,许多父母都把幼儿园作为进行小学入学考试的准备阶段,致使各类幼儿园教育机构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二)学前教育的师资与管理
1950年,香港首次在小学教师培训机构中,对幼儿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进修课程。由于学前教育机构发展速度较快,这种培训受训人数较少,难以满足对教师的需要,师资队伍水平较低。
1975——1976年,港府发布了《儿童保育中心法令和法规》,在注册、操作、安全、卫生,特别是职员培训方面作出了规定,要求儿保工作者在工作的第一年里就要完成一个认可的培训课程。至此,香港政府开始依法对学前教育进行管理。
二、改革现状(本世纪80—90年代中期)
香港学前教育的机构以幼儿园(教育署分管)为主,托儿所(社会福利署)分管为辅。港府除了对正常儿童进行教育以外,还注意在特殊教育中心对身、心残缺儿童进行专门的补偿训练、矫正治疗,或在普通的学前教育机构中与正常儿童一起享受正规教育。
教育署、社会福利署每年都要对托幼机构的收费标准进行核定、审查。每隔3年,公共事业处或房管处还要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检查,要求活动室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有适当设备与空间。此外,妇幼卫生保健机构还要对幼儿进行入园体检、预防接种、定期测身高与体重,并记录在每个幼儿的健康簿上。可见,众多部门都参与了对学前教育的监控工作,这有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香港学前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幼儿在社会、情感、智力、体力、语言、艺术欣赏与评价等方面得到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正确的思想和态度、灵活的头脑、合理的知识与技能。
学前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编排的,包括健康与安全、体能活动、儿童文学、社会、语言训练、儿童音乐、美劳活动、数学、自然科学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幼教工作者对幼教内容不断进行补充、调整、更新。例如,时至90年代中期,在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时,特别强调环保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香港幼教工作者首先注意科学地安排幼儿的一(半)日活动,把它视为幼儿发展的基本途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相互结合,室内活动、室外活动相互交替。其次,幼教工作者还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舒适、轻松愉快、充满刺激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再次,幼教工作者还注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香港学前教育教学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综合教学法:幼教工作者把语文、数学、音乐、美劳、自然科学等科目知识综合起来,按照教材统整的原则,让幼儿从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成长,(2)设计教学法:教师辅导幼儿,并与幼儿一起讨论,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课题,让幼儿在做中学。(3)单元教学法:幼教工作者围绕主题,结合季节、气候、天气,来组织教材,进行教学,使幼儿获得全面的知识。(4)螺旋式教学法:对同一主题,教师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材安排教学活动。
(三)学前教育的师训与规格
香港幼儿园保教人员主要有三类:(1)许可教师,取得香港教育证书,即等同于学校9年教育程度。(2)注册教师,完成了香港教育证书,且有10年教育经验;有大学学历,并有3年教育经验或有一个教学证书。(3)园长。
为了培训合格的教师,港府实施了两种在职培训方案:(1)教育署督导处为具有等同于9年教育程度的教师提供12周的部分时间课程,培养合格的幼儿园助理教师;(2)教师培训学院为那些具有更高教育程度的教师提供为期2年的部分时间课程,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即注册教师。
托儿所和儿童保育中心保教人员主要也有三种,港府为托儿所和儿童保育中心的工作者也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方案。
三、未来趋势
(一)学前教育的中国化特色愈来愈浓
自1984年12月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年4月“一国两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以后,特别是香港回归祖国进入倒计时状态以来,越来越多的香港爱国幼教工作者大声疾呼学前教育应把母语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语言,让幼儿从小学说普通话,而不是只教粤语,更不是只教英语,使幼儿的语言得到正常发展,尽早掌握祖国的文字语言,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培养爱国的情感,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二)学前教育的管理逐步统一完善
多渠道、多形式培训教师,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使在职培训和职前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协调幼儿园教师和托儿所教师的培训方案、课程设置,促进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横向流动,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港人的关注。
优质教育从幼儿开始。港府正逐渐加大力度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综合整治、统一管理,试图在不远的将来扭转幼儿园与托儿所由不同部门管理的分割现象,把师幼比率控制在1∶12(3岁幼儿)、1∶15(4岁幼儿)、1∶25—30(5岁幼儿)之下,以加强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三)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
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都是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三方面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实现教育的最优化。这一教育观念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港人的认同。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教师不仅重视园教,而且还注意和父母配合,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比如,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帮助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据香港1996年初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认为送子女入园的主要目的已不再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或提高孩子的读、写、算的学习能力,而是为了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学会照顾自己,掌握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建立自信心等。
与此同时,一些幼儿园还注意调动家长参与园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为幼儿服务。比如,邀请身为警察的家长,穿制服到幼儿园里来,给幼儿讲讲自己的工作,告诉幼儿有困难时可求助于他们等等。
此外,幼儿园还注意到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如儿科医生、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儿童文艺工作者、玩具商、出版商、建筑师、律师等)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使幼儿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
中国将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继续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香港的学前教育一定会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