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型工业化中的主导产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导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504(2003)04-0052-05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我国经济处于转轨过程之中。经济的转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我国将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再是指我国将由农业经济为主转为工业经济为主,即实现工业化。这就是说,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转轨的过程不仅是体制转变的过程,而且也是工业化的实施过程。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是,尽管我国的工业化的起点低,农业经济比重相当高且十分落后,但是已经步入21世纪的工业化所处的时代不同了,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工业化的最主要的力量,这将使我国的工业化能够抛开传统的模式跨越性地实现。因此,本文拟以转轨经济为背景,结合信息化的作用,探讨我国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一、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的工业化必须直接进入高新技术领域,不能再以发展传统工业为主攻目标,一定要跟上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因此,我国需要在计划的制定、产业的调整以及教育的准备等方面把握新型工业化的特征,以避免受到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惰性影响。
1.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导引的工业化。已发达国家是在实现工业化之后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的。1999年,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在发达国家中,信息技术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平均贡献为35%,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平均贡献为50%;其中美国1997年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约为1.1%,信息技术投资的贡献为55%[1]。而发展中国家不能同发达国家一样进入信息化时代,它只能是在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带领下进行工业化,这种工业化是以信息化为导引的,各个工业产业部门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是工业化的支撑点,这构成现代工业化最明显的特征。这是发展传统工业产业的传统工业化不具有的内容,也是现在各个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引进发达国家信息技术的根本依据。
2.新型工业化是排斥夕阳工业产业的工业化。在现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不能在21世纪再复制出来一个20世纪工业兴国的模型。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些工业产业已经成为了夕阳产业,如烟草工业、火柴工业、搪瓷工业、电子管工业、酿酒工业、罐头食品工业等等,其发展前景暗淡,生产规模均在收缩之中。而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阶段,这些工业都曾经辉煌过。所以,现代的工业化不能再继续依靠这一类产业支持。目前,我国的烟草工业仍是利税大户,受到各地的重视,发展欣欣向荣,这是背现代化的要求而驰的,是必须痛下决心改变的。现代工业排斥夕阳产业是从社会总体效益上认识的,每一个正在为实现工业化而努力的国家都必须理性地认识这一点,都必须排斥夕阳产业发展,自觉地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3.新型工业化是工业比重下降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施工业化的年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逐步上升的,工业化与比重上升是同步的,因而工业的强盛表现出国家经济的强盛。但是在现时代,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并极大地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时代,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工业的比重都受到了产业结构优化的约束,不能再占有国民经济中绝对大的比重。目前,发达国家的工业比重一般不超过30%,这与它们当初实现工业化是有很大反差的,而这正是信息化时代的工业特征。因此,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也受到工业比重限定的影响,只能是在相比传统工业化的工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的前提下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这也是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不同之处。
4.新型工业化是技术值升高的工业化。传统的工业化是只强调工业化,不要求高技术附加值的工业化。所以,在传统的工业化实现后,存在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系数产业。如过去的煤炭工业,只是挖煤、洗煤、炼焦,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虽进入工业化行列,但经济上没有翻身,成为了工业上的贫困户。这样的工业化在现代是没有意义的。新型工业化要求工业化的同时必须有现代技术的跟进,即必须深化产业的技术开发,如煤炭工业必须向煤炭化学工业开拓。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对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5.新型工业化是人本与资本可对峙的工业化。在传统的工业化中,资本的力量是一统天下的,没有其他生产要素能与之抗衡。不仅资本家可以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拥有解雇工人、压低工资的权力,而且企业经营的利润也滚滚如潮般地流进资本家的腰包。工业化造就了资本家的富足,也造就了工人的贫困。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时代,不是资本家发善心要照顾工人,而是人力的作用大为提升迫使资本不得不与之和睦相处,不再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力。这就是说,信息化为主导形成了人本与资本的对峙,工业化的实现不再主要是依靠资本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要的是依靠人本的力量。虽然目前人本的力量主要体现在管理层和技术人员身上,并不表现为企业的所有雇员参与,但是这已经具有了代表性,构成了新型工业化中的又一特征。
6.新型工业化是伴随城镇化实现的工业化。传统的工业化是伴随城市化实现的工业化,而今城市化的作用与城市化的弊端同时显现,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发展而言,没有城市的兴起和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绝对不行,但是高度的城市化造成人口过于密集也带来更多的不经济因素,甚至可能出现人为的灾难,只就特大城市讲,仅供水就是一大困难,更不用说一旦发生能源危机,整个城市就要瘫痪。所以,新型工业化的解决办法是,既发扬城市化的作用,又抑制城市化的弊端,以城镇化代替城市化去实现工业化,不再一味扩大城市规模,而是将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的同时安排城市人口主要居住在城镇。这样更有利于人们享受现代生活,也有利于提高工业化的效益。
二、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我国的工业化在经济转轨中实现,必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不能再延续传统工业化的做法,不能是搞工业就列入支持与发展的范围。而更进一步地说,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也仍存在路径选择的问题,即新型化的工业发展也并非只有一个模式,只有一条路可走。从目前看,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可以选择以下路径。
1.以资本市场扩展带动民营企业普遍发展,实现工业化。我国是在改革之后才建立资本市场的,以资本市场扩展带动工业化,就是以金融为催化剂,促使我国提升现代工业水平,渐次达到现代工业化目标。至于工业怎样发展,完全是市场化地进行,资金流向哪里,哪里就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如果资本市场不给予支持,那么企业就自然要回避相关产业的投资,服从资本的导向。这是一种看似自然,实则受资本市场控制的发展方式,可以借助这种方式实现我国的新型工业化。但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存在严重的缺陷,国债市场发行对象是居民个人而不是规范到位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债券市场狭小不起主要作用,股票市场上市的公司很少民营企业,借贷市场毫无活力。所以,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去实现工业化,必须积极地改造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不是治理投机多少的问题,而是必须使上市公司全部转换为民营企业。若没有这种力度,资本市场起不到带动实现工业化的作用[2]。
2.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带动实现工业化。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曾确立了主导产业选择的“筱原基准”,即需求的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这一理论是可以为现代工业化选择主导产业发展模式提供指导的。根据筱原三代平提出的基准,我们可以确定信息产业为新型工业化中的主导产业,以信息产业发展为支柱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实现现代化。在现时代,国民收入增长提高的同时,会促进人们对信息产品的消费,即人们的收入越高,社会的信息消费程度也越高,这是正相关的,符合需求的收入弹性基准。而信息产业也确定无疑地是今后生产率上升的产业,所以,按筱原基准衡量,只能确定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这种主导产业的发展是没有别的产业能与之相比的。信息化主导的时代,必然形成信息主导产业,这不仅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现实,而且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会做出其特殊的贡献。
3.以资源开发为动力带动新型工业化实现。这是资源大国实现工业化的捷径。我国虽然人均占有资源水平不高,但人口众多,资源的绝对量大且多数没有开发。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中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开发资源,因为我国有80%以上的资源是在中西部,只有开发出这些资源,我国才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大步前进。但这种开发也已经属于新型工业化的开发,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化开发,不能只是进行资源开采,必须同时有技术提升,必须就地进行资源的深加工。走资源开发之路是可行的,只要加入新技术的作用就可以确保成功,而且建立在资源开发基础上的工业化可保持长久的发展后劲。
4.以基础产业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资源开发与基础产业建设是并行不悖的,但是,从目前的社会分工讲,基础产业建设是政府的责任。如果由政府挑起重担,负起进入市场推动工业化的责任,那么就肯定是走以基础产业建设带动发展的路子了。我国的基础产业薄弱,至今才有6万千米铁路,才有几十个通航的机场,在这方面加快建设步伐是十分必要的,西部大开发的部署,战略启动点就是基础产业建设,所以,走建设基础产业推动工业化发展的路径是现实的,有客观的条件和主观的需求,应是可以选择的。只不过,能否以此为工业化的核心,还需要与其他方面的可能性进行比较,并非一定要以此为选择结果。但有一点应肯定,这就是不论工业化的路径选择是什么,我国的基础产业建设都需要加快,都需要政府投入力量真正启动起来,无疑,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实现必须要有基础产业的大力度建设相配合。
三、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
相比选择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进行工业化建设,对于我国来说,以资本市场的扩展带动工业化就略显份量不足了。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的资本市场必须发挥融资和资源配置作用,并要在作用加大的过程中完善功能和整顿秩序。讲工业化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是不论怎样分析,都是紧密的且重要的。没有资本市场的扩展,就不会有工业化的实现,这是毫不夸张的,是确实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的。只是,以资本市场的扩展为实现我国的工业化的路径选择,确实不如选择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这样的发展路径更为有力。因为现在是全球进入了信息时代,虽然我国经济很落后,但是发达国家已经走向信息化了,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受其带动的,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将直接使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进入我国经济的核心部位,起到强劲的助力作用。所以,我国需选择主导产业发展战略,以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由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而不能选择差一等的扩展资本市场的方式,只能是以资本市场的扩展辅助信息产业的主导作用发挥,还是需走以主导产业带动工业化之路。
如果不是在现时代,不是信息化的时代,那么我国的工业化实现,肯定也会像有的国家那样,走上开发资源进而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也就是说,通过资源开发,推动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在我国的自然条件下,是行得通的,可以取得成功。但是,时代不同了,对于我国来说,实现工业化,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相比较而言,确立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带动实现工业化,比走资源开发之路有更高的效率,不仅强度大,而且实现工业化之后能够顺利地与现在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联接,获得更好的共同发展的条件。信息产业是新兴产业,创造的产值高,带动的经济活跃范围大,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必然趋势,顺应这种客观要求,工业化就能够顺利地实现,如果不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仍像几十年以前那样去开采资源,那么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新兴的信息产业效率,虽有成就,但事倍功半,成本高且水平低。因此,我国的资源开发也只能是辅助信息产业的发展。
基础产业的加快建设,也是促进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路径。美国实施工业化的过程,就是政府不断投入基础产业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我国现在仍是一个基础产业发展滞后的国家,发展基础产业,以其带动工业化,不可否认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所以,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出现,不是在今天这样一个高科技时代,可以想像我国也可以像美国那样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去实现工业化。并且,相隔这样久,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比那些发达国家当年做得更好。可是,只要我们将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效率相比一般的铁路建设、机场建设、港口整备、电力建设等基础产业投资的效率,就必然会得出新的结论,在现时代应该而且只能走信息化导引工业化的发展之路。
因而,在信息化时代,尽管我们对于实现工业化可以有多种的路径选择,但是相比之下,只有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路子是最为恰当的选择。这就是说,我国没有进入信息化社会,也一样要以信息化为经济生活的主导,以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为立国之本,为推动工业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在确定信息产业是主导产业之后,我国需围绕这一主导产业建设,迅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适应信息产业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带来的变化。现在,我国只是强调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尚没有明确要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通过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加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进程。”这表明,从信息化带动到确立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这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理论界的研究是超前的,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通过不断地向各界呼吁和向决策层建议,以尽快将我国的信息产业的主导地位树立,使信息产业的发展能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能满足带动国内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四、主导新型工业化的信息产业特点
如果对于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缺乏深刻的认识,那么是难于将信息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的。相反,如果能够从世界的角度看我国工业化中的信息产业作用,那么将这一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并以此调整产业结构和更新资源的配置,就是有希望的。因此,我们现在应积极地认识信息产业在目前复杂的社会经济运动中的特点,并更进一步探讨信息产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1.信息产业不仅可以是新型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主导产业。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过去只是在各个国家有主导产业,而且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主导产业也不尽相同。有的国家是以钢铁产业、重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有的国家是以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为主导产业,还有的国家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各有各的合理性。只是从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一个各个国家都认同的主导产业。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是在现时代;出现这种国际性的主导产业,只能是信息产业。现在,不是哪一个国家将信息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而是客观上信息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起到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应服从国际主导产业的导引,不能是对此视而不见,只低头走自己的路。信息产业的控制能力是极大的,当今信息产品的变化会很快影响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拒绝信息产业的导引作用。即使没有确立信息产业为国内主导产业,像我国一样,那些正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都是自觉地使本国经济的发展服从信息化的带动。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国应该以主导产业的地位确立来对待国内的信息产业。
2.信息产业是新型工业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联接点。21世纪是合作和发展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新型工业化,而大多数的发达国家正在努力推行经济全球化。现在工业化的目标已经很高了,不是过去有几个工厂有一些笨重的机器就可以进行工业生产,所以,没有信息产业的主导作用或带动作用,无论哪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无法完成新型工业化的任务。而发达国家推行经济全球化,试图以全球为自己的经济扩张范围,也要依赖于信息产业。只有网络才能将全世界连在一起。信息产业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发达国家的利益向同一方向引导。也可以说信息产业将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使之能够跟上发达国家推行的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要保护本国利益,不能被动地闭关锁国,只能主动地发展信息产业,通过改变整个产业结构,达到维护本国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从而才能使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站住脚,不至于损害本国利益。
3.信息产业的发展将拉开同非信息产业的差距。这一问题目前已见端倪。小小的芯片能储存极大的容量,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而信息技术再往前发展,将会是更为神奇的。这将使信息技术渗透到许多可以应用的产业中去,从而极为显著地提高这些产业的生产效率。而同时,这也就将信息产业扩大了并使其同非信息产业拉开了差距。在世界经济范围内,这种产业调整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因为这意味着将来不能吸纳信息技术的产业将逐渐萎缩,至少在市场上已经失去了往昔的竞争力。其实,也正是因为信息产业有如此巨大的功能,发展中国家的新型工业化才能依赖于这一产业而获得迅速的成功。面对信息化的挑战,非信息产业将来的生存是困难的,虽然社会还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非信息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还有市场存在,只是这些产业的效率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信息产业的。这种差距的拉大,也是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之一。
4.信息产业本身仍在加速度地向高新技术拓展。20世纪开始的信息革命,将在21世纪发生更为重大的变化。这是一个最新的产业,也是技术变化和技术提高最快的产业。从横的方面讲,信息技术将不断扩大应用面;从纵的方面讲,信息技术的超微化已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了。发展中国家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走向新型工业化,是跨越式发展的惟一现实途径。其实,信息化与传统的工业化不同,也与现在的某些工业工艺和管理不同,但信息化之后才是真正的工业化。或者说,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再发展之后,人类才能真正看到工业化的曙光。从这个角度讲,信息化是真正的工业化,信息产业是塑造现代工业的产业。我国要从技术上研究信息产业的建设,也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信息产业的发展,这是需要凝聚现代社会最高智慧的领域,重视这一领域的作用,我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完成新型工业化的使命是可以顺利地实现的。
标签:新型工业化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信息化农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