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andford论文_鲍娅

 六安市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 安徽/六安 237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急性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手术治疗的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完成支架置入,夹层原发破口全部封闭,手术成功率为100.00%;全部患者均全部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手术完成后1例患者出现正中神经损伤;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围手术期行全面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深入理解配合疾病治疗过程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支架 围术期护理 效果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属于一种心血管急症,其具备较高的死亡率,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临床相关科室认识的不但深入,使得急性主动脉夹层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1]。本次研究就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手术治疗的患者32例,探讨急性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手术治疗的患者32例,全部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均为人工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其中男28例,女4例,年龄30~74岁,平均(50.3±4.6)岁。全部患者均存在胸背部疼痛或腹部疼痛,其中27例患者为剧烈疼痛,5例患者为轻微疼痛。合并症:冠心病4例,高血压29例,肾功能障碍1例。

1.2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麻醉过程中行DSA监视。穿刺点选择为患者机体左上臂肱动脉,然后将导管进行插入,直到患者机体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为患者开展降主动脉造影检查。将机体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及夹层破口位置标出,对各项解剖学参数进行测量。一般情况下,介入路径选择为股动脉,将动脉进行切开,采用超硬导丝进行插入。然后置入支架,使机体收缩压不超过90mmHg,对支架进行释放,使其处于预定位置,对主动脉破口进行隔绝,最后开展造影检查,观察是否存在内漏以及移位情况。

护理方法为: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疾病健康宣教工作,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致病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有所了解,使患者内心因未知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得以缓解。同时以成功案例鼓励患者,使患者的疾病治疗信心得以增强;指导患者家属为其提供家庭支持,从而使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得以增强。(2)有效监测机体心率、血压:当患者机体血压较高时,可能导致夹层出现分离破裂,由此引发出血性休克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患者的血压开展有效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机体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尤为重要。在手术开展前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所采用的药物应为血管扩张剂,血压控制目标为100~200mmHg/50~70mmHg。同时需使患者的心率控制为60~70次/min,从而避免夹层血肿出现再次延伸,心率控制药物为β-受体阻断剂。术后护理:(1)密切监测穿刺部位:手术完成后,需对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存在出血、渗血以及血肿进行密切观察,若出现上述情况则需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采取肱动脉进行穿刺很容易导致隐匿性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可能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所以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患者接受穿刺一侧的下肢,需对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情况以及皮肤温度颜色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和未接受穿刺一侧的肢体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开展处理。(2)开展有效的血压监测:手术完成后可采用硝普钠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并对患者的机体血压开展定时测量,避免血压出现过于剧烈的波动。在对患者的机体血压进行药物控制时,需对其机体出现的头痛、恶心、呕吐、嗜睡、震颤、昏迷等不良反应进行有效观察,若有不良反应发生,则可能发生氰化物蓄积,应将相关情况及时告知给医生,同时建议对治疗药物进行更换。(3)预防截瘫的护理:为了使截瘫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就需要手术医生进行良好的术中掌控,在手术开展的过程中,尽可能对3对以上的肋间动脉或腰动脉进行覆盖,尽可能使移植物的远端在患者机体胸7节段以内。(4)并发症预防护理: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发生一过性发热,患者的机体体温通常情况下不超过39oC,同时会导致患者的机体红细胞、血小板以及白细胞出现轻度降低,而C反应蛋白水平会出现升高,可能是由于采用支架进行植入后,患者机体出现异物反应,机体受到造影剂的影响,红细胞受到支架破坏等,因此需为患者采用解热镇痛药物开展相应的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得分越高则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2]。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治疗效果

全部患者均一次完成支架置入,夹层原发破口全部封闭,手术成功率为100.00%;其中1例患者的机体左锁骨下动脉被完全封堵,手术完成后,1例患者发生机体左上肢乏力,但未采取任何处理措施,随后乏力症状自行消失;2例患者接受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治疗,7例患者动脉为不完全封堵,不存在脑缺血以及左上肢缺血;全部患者均康复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手术完成后1例患者出现正中神经损伤,开展理疗以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得以改善。

2.2 本组患者干预前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

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如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急性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开展治疗的主要方法为腔内血管外科治疗,由于急性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情较为复杂,因此为了使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就需要多学科和医护之间进行高效配合[4]。尤其是在对患者开展围术期护理时,护理人员需对急性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疾病相关知识有足够的掌握,从而能够对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处理,同时对临床治疗过程充分理解,使得在对患者开展护理监护的过程中,当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时,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保障治疗的顺利有效开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开展全面围术期护理后,本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治疗,全部康复出院。这也和前人的报道相符[5]。

综上所述,急性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围手术期行全面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深入理解配合疾病治疗过程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颖倩, 王美灵.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截瘫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16(2):101-102.

[2]刘贵芳, 付焱, 赵云仙, 等.对行支架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性护理的价值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7,11(23):3678-3680.

[3]胡经文, 阮慧琴.2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24(13):1551-1552.

[4]毛玉琴, 夏萍, 熊剑秋.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7,33(18):2272-2274.

[5]杨小红.优质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术后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27(4):619-621.

论文作者:鲍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  ;  ;  ;  ;  ;  ;  ;  

急性Standford论文_鲍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