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客车文化,流动文明风景_风景论文

富阳客车文化,流动文明风景_风景论文

阜阳公交车厢文化,一道流动的文明风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阜阳论文,车厢论文,公交论文,风景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1年以来,安徽省阜阳公交把推广车厢文化作为扩散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运用图文并茂的宣传方式,努力推行“一车一景观,一车一主题”的车厢文化,率先把车厢内的商业广告转化成文化宣传阵地,把车厢文化建设成为颍州大地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注重四个突出,丰富车厢文化内涵

一是突出公益性。阜阳公交公司把公益广告的制作发布作为车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车厢内部的商业广告进行了全面调整转化,舍弃广告收入,自筹资金,对阜城357台车辆进行合理的布局安排,设计制作了涉及“讲文明、树新风”通稿、阜阳名胜风景、“六大名片”、传统美德、中国文化遗产、生活小常识、低碳生活、二十四孝、励志成语、论语、三字经、历史人物简介、公交服务规范等近百余项内容的公益广告作品,为乘客提供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被广大乘客形象的称为“流动着的道德讲堂”。

二是突出主题性。为进一步增强车厢文化的生命力,增强宣传内容的可读性和针对性,车厢文化建设按照“一车一景观,一车一主题”的方针,对不同线路的主题文化进行了探索。在试点阶段,首先选择了安徽省劳动模范“喻明车组”,以“喻明线路服务标准”为主题,以打造“喻明车组”服务品牌为出发点,在营运的过程中让喻明服务精神更好地为乘客所知,同时提醒喻明线路的驾驶人员再接再厉,更好地为市民服务。这种宣传方法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乘客的广泛好评,喻明车组试点成功后,又相继打造了多条主题线路,例如,针对途经中小学校较多的线路,打造“道德礼仪安全教育”主题文化;针对途经党政机关较多的线路,打造“时事政治廉政教育”主题文化;针对途经老城区市民居住地多的线路,打造“阜城历史名胜古迹”主题文化等。这一“因车制宜,因路制宜”的有效举措,增强了车厢文化的宣传效果,激发了广大市民互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是突出时代性。车厢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统一,与各级党委政府的舆论导向相统一,与各项中心工作的宣传需要相统一,全面突显时代新特征、新内涵、新成就,车厢文化的宣传内容通过党报党刊摘要、主题实践教育、市民群众建议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整理,结合颍州历史文化传承和新鲜的时尚元素,经过专业设计人员、企业主要领导和车组一线职工的协商讨论,定稿后制作发布。宣传内容的更换周期维持在三个月左右,确保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四是突出服务性。为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延伸车厢文化内涵,在车厢内部陆续添置了棉坐垫、小盆景、晕车药、针线包、书报袋等便民利民的小物品,供乘客免费使用,车厢玻璃和座椅周围的窗花贴纸、小树叶等装饰与车厢内的文化宣传交相辉映,有效的美化了视觉效果,衬托了文化主题,

二、强化保障措施,提升车厢文化品位

经过近两年来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提高,车厢文化建设的路子越走越宽,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机制。一是专门设立车厢文化和企业文化工作室,2011年,推行车厢文化的工作思路确定以后,阜阳公交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车厢文化和企业文化工作室,并固定专业人员和办公场所。作为车厢文化建设的主要谋划者与实施者,每个文化专题从策划、设计、定稿到制作、发布、更新都需经过工作室的严格把关,在车厢文化的推广中,还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择优选取高质量的广告公司参与进来,有效保障了车厢文化的进一步拓展。二是保障资金投入,公司已累计投资200万元专门用于车厢文化建设,截至目前,一共发展主题车厢文化651台,包含30条线路及7个优秀车组,实现了所有线路的全覆盖,今年将继续加大投资,逐步把公交车厢内扶手上的商业广告更换为公益广告。三是不断提升技术层次,在车厢文化的建设推广中,阜阳公交不断提升技术层次,始终保持技术更新,一方面提升展板质量,采用铝制扣板,轻巧易安装,方便后期更换;另一方面陆续启用LED灯箱展板等节能环保材料,努力坚持打造高品质可持续的车厢文化。

三、实现以文化人,车厢文化绘文明风景

阜阳公交公司自推行车厢文化以来,在打出企业文化品牌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乘车环境,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互动,车厢文化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多重效果。

一是乘车环境得到改善。优雅温馨的乘车环境使乘客和驾驶员心情舒畅,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各种矛盾的发生,在卫生环境改善的同时,更有效地改善了乘车秩序,乘客从上车到下车,步伐随着一幅幅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展板向前移动,直至到站下车。既有效消除了部分少年儿童放学途中在车厢内打闹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使广大乘客在行车途中得到熏陶,有所收获。

二是乘客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广大乘客在“二十四孝、三字经”等传统美德的耳濡目染下,身体力行、互帮互助,粗言秽语、乘客司机发生矛盾争执的现象基本消失,让座让位、拾金不昧、搀扶老弱病残上下车等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市民群众每天都在这些流动的“道德讲堂”中洗礼熏陶,文明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是深受社会广泛欢迎。三年来,这一做法不仅受到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各类新闻媒体单位也多次报道给予好评,中央文明办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上刊发了其典型做法,市民网友在阜阳168论坛、阜阳新闻网多次发起表扬帖。2011年,在对公交的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中,评议结果由原来的第10名提升到第6名,2012年又上升到第2名。在政风行风热线上线解答群众问题的节目中,热心市民打进的第一个电话,就是积极称赞公交车厢文化工作。

四是企业凝聚力明显增强。车厢文化建设推广以来,广大乘务人员以创星级服务为工作目标,主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甚至自掏腰包制作窗花、坐垫,积极参与到车厢文化宣传推广中来,迅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有力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车厢文化”已成为阜阳公交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车厢文化建设带来的品牌增长和延伸,全面打造服务品牌、提升公交形象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标签:;  ;  

富阳客车文化,流动文明风景_风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