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提问权”还给学生——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培养学生论文,浅谈论文,能力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状
在一次外教给某班小学生上的一堂英语课上,教师鼓励学生与之大胆交流,学生对外国人非常感兴趣,但是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多是“What's your name?”“Do you like...?”等,很难提出其他问题。但是在回答外国老师的提问时,只要对方放慢语速,用比较简单的词语,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回答。对此,这位外籍老师感到不理解:“中国有许多非常聪明的学生,为什么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他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什么可问的。”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反思:学生为什么能大致听懂、回答外教的提问,却很难提出具有个性化的问题?说明学生很多英语语句只是从书本上学来,大多显得生硬而单调,甚至千篇一律。这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学生在日常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自主提问提得太少,更缺乏主动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锻炼,所以在想用英语提问的时候却问不出来。
二、促进学生主动提问的策略
语言的社会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学英语”就一定要“用”英语、“说”英语,英语教学一定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小学生会话的能力。学生除了要理解会话,还要学会会话,更重要的是要说好会话,掌握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而首当其冲就是学生要学会提问。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大胆地将“提问权”交给学生,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活跃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为他们提供动脑、动口、交际的机会,从而培养他们主动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充分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为他们进一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宽松氛围,让学生“敢问”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存在很多顾虑,他们害怕一不小心就会犯下诸如语法、语音、句型、时态等错误,而导致不愿开口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追求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参与,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句型:“Is she/he...? Yes,she/he is.No,she/he isn't.”时,我以自己的实际为例引导学生提问:“Let's talk about my mother.Do you know what's my mother like?”学生回答了“No.”“You can guess.”学生很有兴趣地展开了提问:“Is she tall/strong/quiet/...?”当学生问“Is she have long hair...?”“Is she like sing...?”时,我及时引导他们改正语法错误:“We should say:Does she have long hair? Does she like singing?”接着我又让他们问我father的样子。学生们对老师以及老师的家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一个个热情高涨,在好奇中毫无顾虑地提问,一点也不害怕问错。之后我又让他们同桌、同伴间互相询问朋友、家人的模样。
总之,我们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敢问”。
(二)提供提问机会,让学生“想问”
学生的问题能否提出来,还取决于教师是否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师问生答”似乎天经地义。然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思路和意愿等来设计的,教师关心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往往并不一致。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提问机会,让学生提出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关心的问题。
1.设计情景,引发提问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言语情境或模拟情境中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境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并想方设法去寻求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
例如,在教“A birthday party”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一张Sarah的朋友为她庆祝生日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看图片提出与birthday party有关的问题。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How many people can you see? Where are they? How old is Sarah? What gifts does she have?...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给予回答,而是先请同学回答,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讨论并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2.创设信息沟,按需而问
“信息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信息的不可预见性及交流双方存在信息差距。有了这个信息差距,学生就能带着好奇心积极主动地进行提问。
例如,在学习句型“Is/Are there...?”以及“What's in/on/near...?”时,有位教师设计了两张不同的卧室图,并将其分发给同桌的两个学生。学生展开了如下对话:
A:Hi.What's in your bedroom?
B:There's a bed,a desk and a bookcase.
A:How many books are there in you bookcase?
B:About 150.What's in you bedroom?
A:Guess?
B:Is there a doll on the bed?
A:No,there isn't.
B:Are there any clothes on it?
A:Yes,there are.
两个学生因不知道对方图中的具体内容而产生了互相询问对方图中内容的欲望,使得整个对话过程充满了“交际味”。
3.抓住教学生成,促成新的提问
语言的交流要体现互动性,切忌僵硬的一问一答。我们应让师生的交流在新的语轮中继续,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若能抓住教学生成,巧妙地引导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进行新的提问,就会避免一问一答的僵硬局面。
如在教学PEP五年级上册Unit 1“I have a new teacher”的句子“What's she/he like?”时,有位教师如此引导学生提问:
T:I have a new friend in our classroom.Can you guess,who is she?
S1:What's she like?
T:What's she like? Can you guess?
S1:Is she tall?
S2:Is she short?
S3:Is she active/...?
T:Yes./No.
S4:Is she near A(a name of a student)?
S5:Is she wearing a yellow skirt/...?
S6:What does she like?
…
在这里,当一开始学生问“What's she like?”后,教师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说:“Can you guess?”把问题再一次抛向学生,抓住教学生成,调动学生大面积地参与了提问,不仅充分巩固了本课所学句型,还很好地体现了已学知识在交际中的运用,真正体现了双方交流的互动性。
(三)指导提问方法,让学生“会问”
在教师给予学生提问机会的基础上,学生会不会问呢?敢问了,有问题问了,会不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问题呢?有时候学生学过的语言知识只要经老师一点拨,就能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挥出来,由此联想出相关的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引导学生提问,让他们“会问”。
1.引导学生根据实物、图片进行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图片对学生的吸引远远超出老师干瘪的口头引导,因为直观的视觉会给课堂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What does he/she do?”的句子时,教师先出示一张放大的外籍教师的照片,学生马上开始了提问:Who is he? Is he your friend? How old is he? What's his hobby? Is he a student?
T:He isn't a student.So what does he do?
由此引出了句子“What does he do?”的学习。
就是这样一张吸引眼球的图片,让每个学生都有了想提问的欲望。当时学生个个都自告奋勇,原因在于老师找了一张很典型并且很帅气的男老师的照片作为她学生提问的素材。
2.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例中提问
英语教学要体现生活,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并试着从生活中寻找问题。
例如,在一节英语课上,教师穿着一身新衣服,学生的目光全部聚集在老师的衣服上,有学生还私下表示惊叹:“Wow,how beautiful!”教师及时抓住这一瞬间,让学生围绕老师的新衣服展开话题讨论:
T:Ok,any questions?
S1:Miss Wu,your clothes are so pretty! (T:Thank you.)
S2:How much is your sweater? (T:Can you guess?)
S2:Is it one hundred? (T:No.)
S2:Is it...?
S3:Do you like jackets?
S4:How much are your jeans/shoes?
S5:What colour are your socks?
S6:Where did you buy them?
S7:When did you buy them?
S8:Did you go with your friend?
…
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
如此,学生不需要刻意去思考如何提问,而是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滚动旧知,重组成新的语言,体验一次真实交际。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发散性提问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扩充知识,还要通过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培养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提问时应重点增加激发思维的开放性问题。
例如,我在五年级下册教学与主题season相关的单词时,课前让学生观看了有关春天的很多图片且由感受weather一词引导学生利用“五官”来提问。
S1: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S2:What can you wear in spring? (I can wear...)
S3:What can you see in spring? (I can see...)
S4:What can you eat in spring? (I can eat...)
S5:What can you listen to in spring? (I can listen to the birds...)
S6: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I can plant/climb/fly...)
这样的提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使得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之后,在教学summer,fall和winter的时候,学生顺其自然地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生把生活实际和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就能得到发展,真正达到语言的综合运用。
4.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问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检测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点上的提问,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相当重要,而且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训练的过程。
(1)展示性提问
展示性提问多半是操练性提问或学生在课本中能找到现成答案的提问,思维水平较低,适合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初期使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提出一些答案为“Yes”或“No”的简单问题。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Unit 2“My Favourite Season”第5课“Read and Write”这篇短文时,学生可以提出问题:Zip likes summer,yes or no? Zoom likes winter,yes or no?这样的问题看似幼稚,但学生能提问能答问,至少说明他看懂了课文内容,这样的问题也有一定的价值。
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有关when.where、who、what、which、why的问题。同样这一课中,学生经过进一步学习,提出了以下问题:Which season does Zoom/Zip like? What's Zoom's/Zip's favourite season? Why does Zoom like winter? Why does Zip like summer?
(2)咨询性提问
咨询性提问是指尚不知道答案,要经过寻找、思考后才能知道答案的提问。它有利于学生进行交际性的语言实践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学生提问的思维渐渐形成,已经能够脱离最简单的yes/no问题的问答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有关why的问题。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授五年级下册阅读故事“The Emperor's new clothes”时,学生的提问完全超越了故事本身,他们提出了“The Emperor is clever or stupid? Why?”“Why does the Emperor like new clothes?”等问题,而回答更是精彩:“I think the Emperor is stupid because he didn't wear anything.The liars are clever but they are very bad.”“The Emperor likes new clothes because he wants to be beautiful.He is very ugly.”
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语言错误。但只要学生敢于尝试,并说出问题,即使表达出错了,教师也不要纠缠于语法和语言表达,只需把正确的表达法重复一次即可。
(四)做好积极评价,让学生“乐问”
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同时更应保护学生提问的欲望,让学生树立提问的信心。教师应采取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提问的乐趣。
对优秀学生的评价应尽可能客观,使他们能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防止他们滋长骄傲情绪;对后进生则多采用肯定性评价,表扬优点,使他们常常觉得自己在进步,激发他们的成功的情绪体验。即使学生反馈错误信息,教师也应“艺术”地予以某种肯定,再婉转地指出问题,使对方乐于接受有关他失误的信息。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提问比赛,看哪个小组或个人提的问题多且质量高;还可以开展精彩的问题上黑板的活动,精彩的问题可以到讲台去“亮相”,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和自我欣赏的机会;还可以是教师口头言语反馈,如“Good/Excellent/I think your question is very useful/Thanks for your question...”等;也可以是学生互评甚至学生自评;教师还可以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肯定,包括热情的笑容、兴奋的神情和期待的眼神等非言语行为。
总之,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难是易、或深或浅,教师都应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并且表现出充满激情的真诚赞扬,使学生能从提问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问是深入的阶梯,是前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促进小学生主动提问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提问,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主体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被点燃,产生碰撞,并进发出绚烂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