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有机融合
◆邱玉华
(福建省宁化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
【摘要】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来活跃自己的思维,所以会有更多的社会交往。青少年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如果不运用到实践中,那么即使在校成绩第一,在社会中也会被淘汰。所以,青少年的实践能力与文化能力必须相结合。通俗的来说就是,校内校外的教育要衔接起来,只有同时对青少年进行锻炼,才可以全面提升青少年的能力。所以校内教育很重要,校外教育更重要。
【关键词】 校外教育 校内教育 融合
一、校内外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握教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青少年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传承民俗文化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提高青少年对民俗文化的喜爱程度,以达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目的。
一个工程的完成不仅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还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因此,为了保证工程最大限度、最完整的建设,在施工的每一环节都应进行记录,且由具体负责人和验收人签字。对表现良好的施工技术人员,应进行相应等级的奖励,对出现问题应承担责任的人员,要提出具体的惩罚措施,从而提高每一个施工人员工作态度与责任意识。在专业管理部门的测评下,对工程建设程度与相关技术人员工作完成度加以评价,做到有奖必兑、有罚必惩。
二、校内外教育活动融合的有效措施
虽然校内校外教育地位相同,但在笔者看来,校外教育尤为重要,但却往往被人忽视,导致了校外教育发展滞后。因为青少年总会有面向社会的一天,无论是谁,都逃脱不了社会大学这一课。从校外教育角度来说,如何使校内外教育实现有效衔接并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难题。对此,展开了自己的想法谈谈见解。
网络时代中微博、QQ、微信等软件的出现使得师生间、家校间以及生校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使得互动变得双向和多维,形式上的动态化提升了互联网使用的交互性。思政教育交互过程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通过交流研究问题、交换意见。如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能够通过互动解决问题,达成共识,凝聚人心,那么就达到了思政教育的最佳状态,这也是在交流过程中最关键的最难实现的。多维性的教育需要协同管理,同时也有利于交互的资源按规律合理有序的流动。
1.求同存异,达成共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对青少年来说都是可以学到知识的地方,两者都十分重要,在青少年的教育中,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无论校内教育还是校外教育,在它们的教育主体、内容及方式上各有各的优势,只有两者进行有效衔接,对于青少年的发展来说才是最佳的,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校外教育工作者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通过亲身体验等有效形式,直接深入地了解新课改在校内校外的实施情况。另外要了解为什么要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弄明白新课改的意义,通过了解校内的具体问题,来改善校外的情况。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清校内校外的优点和不足,只有搞明白哪里出了问题,才可以有效地解决它、避免它。对于优点,我们要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能不断促进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效结合。中心结合校内课程和中心资源,开设艺术、体育、科技、文化四大类的基础课程供青少年自由选择,开展兴趣特长培养。
3.挖掘优势,内外联动。校外活动对校内活动是一种补充,是为了与校内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主要针对校内局限性的活动,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以中心为主体与各小学构建基地校联动,成立了书法基地校、乒乓球基地校、足球基地校、铜管乐基地校、科技基地校,开展结合各校优势最大化开展公益活动,满足青少年的各种需求。
1.管理人员有保障。想要发展的好就必须要有优秀的领导人,所以在人员要求方面也不能马虎。首先,要得到各地教育部门的支持。各校外机构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优秀人才进行选拔;其次,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岗位锻炼等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最后,建立科学的制度。将从事校内外教育事物的工作者用实际工作效率和成绩作为考核标准,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为个人创造良好的前景。
2.发挥优势,提倡互动。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校及教师受升学的客观压力影响,使他们不得不极其重视传统的主要学科,往往忽视传统民俗文化、综合实践体验课程等活动。传统民俗文化,是指民间与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约定俗成的风俗生活和文化的统称,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为了更好地让青少年将两者顺利的结合起来,开展传承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体育教育对于增强青少年身体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体育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体育教师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体育教育质量。然而在学校体育领域,众多体育教师还保留着传统的“运动技能中心”和“运动训练模式”的思维来接受教育培训,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念并没有得到体现[1]。体育教师相较于其他文化课教师而言,其“边缘化”的地位也是显而易见的。“同工不同酬”、“由其他任课老师替代”等情况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就是体育教师职业“专业性”的缺失。因此,有必要将体育教师教育放置于一个专业化的框架中进行整体规划,促进体育教师教育发展,实现国家建立高素质专业化体育教师队伍的目标。
三、校内外教育教师衔接的互动策略
2018年初开始建设传承民俗文化体验基地,内设京剧体验室、木活字体验室、木偶戏体验室、传统剪纸体验室、书法体验室。聘请民间老艺人为青少年开展体验活动。例如京剧体验,青少年可以从零基础发展成为许多人的中等规模。学习行当包括:老生、青衣、花旦。在练习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的知识,还体会到了京剧的魅力,这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得到了很广泛的传播,同时也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传承民俗文化开展以来,结合校内传统的艺术氛围,让青少年自觉的将各项活动进行结合。不仅让青少年了解民俗文化的魅力,爱国情怀深深铭记于中、而且还让青少年得到锻炼,养成乐于助人,开阔爽朗的品德,同时也使中国文化得到了传承。
2.专业教师有共享。在辅导教师的知识结构方面,我们尽量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但是不可能每个专业都精通;另一方面中心不可能每个专业都有专职辅导教师。因此,中心坚持充分发挥专业辅导教师专长的原则,统筹协调派调专业辅导教师往各培训点及基地校开展辅导工作。以实现辅导教师资源共享。
以中心为主阵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方法多样、富于创新的科技教育活动。结合专业辅导教师资源共享原则,中心聘请高中专业科技教师为机器人WER和VEX科技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机器人工作室的设备专为青少年设计,采用模块式结构、图形化的编程语言,易于学习和入门,为青少年学习、入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此外,还聘请参加过机器人国赛的老师来中心对全县中小学科技教师免费进行培训,以发挥工作室的作用。平时组织校内学生免费到科技创新工作室参观、体验、实践操作,以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为青少年所喜爱,它已成为校外活动中心科技创新工作的特色项目之一。
四、校内外教育资源互补的互动策略
结合中心自身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对现有的校外教育物资、人力、内容、方法四类资源进行重组与开发,以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资源的效能。这里所说的整合,一方面是指对资源存量部分的充分利用和适度调整,另一方面是指对资源的增量部分的合理分配和恰当安排。其中整合与开发不是孤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整合中有开发,整合促进开发,同时开发又是对资源更好地整合。中心编写符合中心学员使用的硬笔、毛笔书法教材,让墨香在学生心中沉淀。小桔灯文学社刊物《萌动的新芽》二集顺利编印。学员习作充满童趣味、乡土味,深受读者喜爱。简报《蒲公英》编印发放,集中心大事、培训信息,各项活动、优秀作品等于一体的纸质简讯。其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具有学习、交流、欣赏的一种校园简讯,起到宣传推广作用。
五、总结
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无论是从情感道德还是价值取向都可以向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推动青少年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通过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不仅能加大教师团队,扩大教育范围,还能开阔视野,提升青少年及教师的专业水准。校内校外的有效结合使我国教育不断创新,逐渐满足青少年的需求,让我国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牛妍.学以致用,快乐成长——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融合育人的有效衔接[J].中国校外教育,2016.
[2]周俊.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
[3]周长祜.关于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德育,2012.
标签:校外教育论文; 校内教育论文; 融合论文; 福建省宁化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