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的陇海大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院论文,感动中国论文,陇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人牵动一个院 高新海的故事与陇海大院密不可分,人们耳熟能详的“陇海大院精神”也与之相关。在去年4月份高新海搬到幸福路5号院之前,他在陇海大院度过了几十年难忘的时光。 陇海大院位于郑州市陇海中路与一马路交叉口的路南,紧挨郑州市101中学(原铁一中)的东边巷子。 高新海在陇海大院里出生,又在这个院子里长大。1971年,高新海和院子里的许多年轻人一起下乡,5年之后,他因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病后,他从乡下回到城里,回到他熟悉的陇海大院。他的生命从此揭开新的一页。 这一页,写满他和邻里乡亲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高新海当时面临诸多问题:看病、报销、工伤认定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人陪伴。陇海大院的邻居不约而同地伸出援手。“邻居们陪我去武汉、北京看病。一路上有他们在,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们包了,什么事都不用我操心。吃、住、联系医院、买车票……我住院的时候,邻居们谁有空谁在那儿守着我,谁能请几天假就请几天假。为了陪伴我,有的邻居不在乎被单位扣多少工资。”30多年后,高新海仍然清清楚楚记得当时的情景。 从那时起,陇海大院邻居就开始帮助高新海,一帮就是38年。 和高新海年纪相仿的樊石头回忆说,从高新海患病回院至今,一批又一批的邻居每天到他家里,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这些邻居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一直都在帮助高新海。有许多邻居年事已高,没有能力继续照顾高新海,他们的后代就接下爱心火把,继续举下去。 “他们陪我逛商场、看球赛,春天陪我赏花,夏天陪我纳凉,秋天陪我看红叶,冬天陪我到户外赏雪。还有我啥时候该吃药,啥时候换煤气罐,大家比我记得还清。”谈及这些,高新海满脸是幸福的笑容。 比高新海小5岁的赵新义是在下乡时与高新海认识的,之后他们成为莫逆之交。他印象中,高新海在患病前是一个乐观向上、喜欢助人为乐的青年,病后,他仍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这与陇海大院给予他的爱分不开。” 从年轻力壮、说走就走的健康人一下成为轮椅上的人,高新海开始有些不适应。邻居们看到他的焦躁后,就私下里商量如何让他生活得更有意义。后来,邻居们凑钱给高新海买辆柴油三轮车,“这车不仅可以成为他的代步工具,还可以让他跑跑客运,增加社会认同感。”樊石头说。 这个办法果然奏效。在以后的日子里,高新海的生活更加充实。不过,他跑了一段客运就停止了,倒是无意中发现,平时邻居有个急事去哪,他可以随时接送。“他们帮我,我也能帮助他们了!”谈到这些,高新海有些兴奋。 在他与邻居的互动中,陇海大院充满了爱意。这些爱,更多的是洒给高新海。高新海的家里,每天都有人来看看他,帮他打扫卫生,处理一些高新海没法完成的事情。 “别以为我和他是因为采访才过来的,我们几乎天天过来陪老高。”樊石头告诉记者,他和赵新义离高新海近,平时也能走得开,只要有空,就过来陪高新海。 高新海的床头有一台麻将桌,每当他闷的时候,一些老伙计就陪他打上几圈麻将。 一个女孩和她的城 陇海大院的爱心故事并不只有高新海这一桩,曾经住在69号楼的女孩赵怡君也充分享受着陇海大院给予的爱。 赵怡君是90后女孩,天生脑瘫。她在陇海大院出生,在陇海大院里长大。“我的生活离不开大家,离不开爸爸,他们给了我很多。”赵怡君说。 赵怡君说的“爸爸”是陇海大院社区主任井勇。 “很偶然吧,她叫我爸爸,我也乐得有这么一个乖巧的女儿。”井勇说,他和赵怡君非亲非故,2008年,他刚到陇海大院社区工作时,就去看望这个有生理缺陷的女孩。女孩给井勇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乐观。井勇认为,也许是陇海大院的街坊邻居一直以来对她的关爱吧,赵怡君的精神状态很好,对来看望的人非常友善,当时不知怎么就叫他“爸爸”。 在以后的接触中,赵怡君告诉井勇一个秘密:她小的时候爸爸就离开了,很羡慕别人都有爸爸,看到井勇的第一眼,她就觉得自己的爸爸就是这么英俊、善良。井勇很感动,此后也更加乐意听赵怡君这么称呼他。 把爱洒向赵怡君的不仅仅有井勇、普通的邻里百姓,还有更多的人。陇海大院社区巡防员对赵怡君也一直倾注爱心。“从她8岁开始,我们就经常照顾她,形成了一种习惯。”一名老巡防队员告诉记者,小怡君什么时候翻身下床、什么时候该晒太阳等细节,巡防队员们都时时挂在心中。 由于陇海大院拆迁,赵怡君现住在郑州市的另一个小区。“但在我心里,陇海大院才是我的城。”赵怡君说,现在,原来陇海大院的一些邻居、她的“爸爸”井勇还是经常去看望她。 陇海大院的魅力 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2008年,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受陇海大院的爱心影响,许多社会团体、学校里的志愿者经常到陇海大院献爱心。比如与陇海大院毗邻的郑州市101中学,许多学生在周末到陇海大院当爱心志愿者,一些原来的下乡知青也经常自发组织起来定期看望高新海。 不过,陇海大院的历史本身也充满魅力。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当年,负责陇海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的比利时专家和中国专家,从四面八方会集到这里,詹天佑就曾以陇海铁路建设工程项目顾问的身份在此工作过,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解决有关铁路桥梁修建的一些难题。 新中国成立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 2014年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剧本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2015年1月15日,陇海大院的几个老邻居围在高新海床前异口同声说。 2013年年底,根据城建规划,原陇海大院要进行拆迁改造,陇海大院的几百户人家不得不暂时分散在郑州市内各个地方。在拆迁前,他们最先考虑的是把高新海、赵君怡等人先安顿好,然后他们才考虑自己。 这些老邻居们还有一个约定:等新陇海大院建成后,他们都要回迁,再做今生的好邻居、相亲相助! 人物感言: 付出爱,社会就充满爱;人帮人,这个世界就更美好。 ——陇海大院居民樊石头龙海“摸中国”化合物_感动中国论文
龙海“摸中国”化合物_感动中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